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单克隆抗体治...
  • 1篇英夫利西
  • 1篇早期基因
  • 1篇增殖
  • 1篇诊治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失禁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联合
  • 1篇肿瘤
  • 1篇瘘管
  • 1篇骶神经
  • 1篇骶神经刺激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细胞
  • 1篇胃癌细胞增殖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4篇张诚
  • 2篇崔喆
  • 1篇朱明明
  • 1篇曹冬兴
  • 1篇叶光耀
  • 1篇夏强
  • 1篇周超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肝脏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环状激光闭合手术联合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治疗复杂性克罗恩病肛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环状激光闭合手术(FiLaCTM)联合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治疗复杂性克罗恩病肛瘘(pf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IFX和FiLaCTM治疗的复杂性pfCD患者。术前采取挂线引流和药物诱导,药物方案为IFX或IFX联合免疫抑制剂,达到CD缓解期后采用FiLaCTM进行确定性手术。术前记录基本信息,定期随访至术后24个月,评估瘘管愈合情况,记录出血、大便失禁、术后疼痛等不良事件评估安全性。术前和术后24个月分别进行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和克罗恩病肛瘘生活质量评分(CAF-QoL)。结果共纳入3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23.6(18.0,30.5)岁。术后24个月21例(70.0%)患者临床治愈;2例(6.7%)肛瘘临床改善;2例(6.7%)未愈合,其中1例经再次FiLaCTM愈合,另1例重新挂线;5例(16.7%)复发,均重新挂线治疗。术后24个月Wexner大便失禁评分低于术前[2.0(1.8,3.0)分比2.0(2.0,3.0)分,P=0.001]。术后24个月CAF-QoL评分高于术前[39.5(33.8,62.3)分比37.5(30.0,56.3)分,P=0.03]。术后未见大便失禁、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27例(90.0%)出现轻度疼痛、1例(3.3%)中度疼痛,均自行缓解。结论FiLaCTM手术联合IFX治疗复杂性pfCD有效、安全。
王晓辉钱可与张诚徐可何建朱明明张晔崔喆曹冬兴
关键词:肛瘘
骶神经刺激治疗功能性大便失禁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评价骶神经刺激术(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对无括肌缺陷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F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无括约肌功能缺陷的2例FI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骶神经刺激测试治疗(peripheral nerve evaluation,PNE;SNS的体外体验治疗)。测试过程中记录排便情况,每周FI次数减少≥50%时为治疗有效;同时进行克利夫兰FI评分表(CCF-FIS)及FI生活质量(FIQL)评分。结果:2例FI患者在测试期结束时每周FI次数均减少≥50%;排便急迫时控便时间由<1 min延长为1~5 min。2例患者的CCF-FI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5、16分降至治疗后的3、3分。2例患者治疗后FIQL明显改善。2例患者均永久植入骶神经刺激器。结论:SNS在短期内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无括约肌缺陷FI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叶光耀张诚崔喆
关键词:大便失禁骶神经刺激生活质量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张诚夏强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纤维化细胞DNA合成诊治即刻早期基因WISP-1
miRNA-14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miRNA-141对胃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细胞NCI-N87、SGC-7901、MGC-803、MKN-45、HGC-27、BGC-823及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中miRNA-141表达,脂质体将miRNA-141mimics和miRNA-141NC转入胃癌细胞中,48h后,real-time PCR法检测miRNA-141表达,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胃癌细胞NCI-N87、SGC-7901、MGC-803、MKN-45、HGC-27、BGC-823中miRNA-141相对表达水平(2.05±0.20、1.76±0.17、1.04±0.10、1.23±0.12、0.89±0.09、0.45±0.04)明显低于GES-1中(2.87±0.30)的表达水平(P<0.01)。与miRNA-141NC组比较,miRNA-141mimics组miRNA-14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CNA、c-myc、MMP-2、MMP-9、PI3K及磷酸化AKT(p-AKT)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调BGC-823胃癌细胞中miRNA-141表达水平后能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与侵袭,可能与抑制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张诚周超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