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锴

作品数:83 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骨折
  • 21篇缺损
  • 16篇骨缺损
  • 12篇外固定
  • 12篇骨膜
  • 11篇股骨
  • 11篇关节
  • 9篇腓骨
  • 9篇骨科
  • 8篇复位
  • 8篇闭合复位
  • 8篇长骨
  • 7篇软组织
  • 7篇胫骨
  • 7篇内固定
  • 6篇愈合
  • 6篇细胞
  • 6篇ILIZAR...
  • 5篇转子间
  • 5篇股骨转子

机构

  • 70篇滨州医学院附...
  • 14篇解放军第89...
  • 6篇滨州医学院
  • 3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堪萨斯大学

作者

  • 83篇张锴
  • 31篇杜刚强
  • 30篇王志刚
  • 27篇李朋
  • 25篇贾龙
  • 24篇杨淑野
  • 18篇张德刚
  • 17篇刘栋
  • 16篇王兆林
  • 13篇范启申
  • 12篇马明亮
  • 11篇周祥吉
  • 11篇张开刚
  • 9篇张树明
  • 8篇张新军
  • 6篇梁斌
  • 5篇张德春
  • 4篇王辉
  • 2篇刘涛
  • 2篇戚大春

传媒

  • 1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8篇滨州医学院学...
  • 5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2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HG11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0对骨肉瘤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方法检测SNHG1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证明SNHG11对骨肉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western blot筛选SNHG11可以调控的信号通路。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n=10,t=3.16,P<0.01);沉默骨肉瘤细胞中SNHG11的表达,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scramble组第1天,(0.69±0.03),第6天(2.11±0.19);siRNA1组,第1天(0.72±0.03),第6天(1.41±0.15);siRNA2组,第1天(0.67±0.07),第6天(1.53±0.28);siRNA-1,P<0.01;siRNA-2,P<0.01],而过表达SNHG11,结果相反[NC组第1天(0.25±0.04),第7天(1.83±0.16),SNHG11组第1天(0.27±0.03),第7天(2.55±0.23),P<0.01];SNHG11可以通过诱导骨肉瘤细胞周期进展促进细胞增殖,并且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加速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SNHG11在骨肉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骨肉瘤细胞的增殖。
王辉马明亮张德刚张锴贾龙刘栋杜刚强李朋吴虹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骨肉瘤细胞增殖
骨膜缺如对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节段性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骨膜缺如对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节段性骨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54例下肢节段性骨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术中观察干骺端截骨处骨膜分布情况分为两组。骨膜缺如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3~57岁,平均(38.20±9.90 )岁;股骨3例,胫骨7例;非感染性骨缺损4例,感染性骨缺损6例;节段性骨缺损范围4.0~14.0 cm,平均(6.85±2.87)cm。骨膜正常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38.90±10.10)岁;股骨9例,胫骨35例;非感染性骨缺损12例,感染性骨缺损32例;节段性骨缺损范围4.0~9.0 cm ,平均(6.09±1.54)c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骨搬移过程中疼痛进行评价。使用牵开指数、骨愈合指数、外固定指数评估两组患者牵张成骨愈合及矿化情况。应用Paley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肢体功能评价系统评估肢体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28.50±5.70 )个月。两组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满意的修复,肢体恢复原有长度,骨缺损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骨膜缺如组牵开指数[(12.29±1.04)d/cm ]、骨愈合指数[(39.00± 3.96)d/cm ]、外固定指数[(51.25±3.69)d/cm ]、VAS评分[(3.30±1.77)分]分别与骨膜正常组[(11.67±0.96)d/cm、(38.07± 4.22)d/cm、(49.74±4.25)d/cm、(3.36±1.66)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aley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肢体功能评价:骨膜缺如组,优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10/10);骨膜正常组,优3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7.7%(43/4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骨膜缺如组:钉道感染1例,对接点愈合不良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2/10)。骨膜正常组:钉道感染2例,肢体力线不良3例,对接点愈合不良6例,足下垂畸形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2/44 )。两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 )。结论干骺�
李朋刘栋王兆林王志刚杜刚强袁昊龙蒋昇源宫智浩张锴
关键词:下肢骨膜伊利扎罗夫技术
骨牵引器与牵引床辅助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经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12~21个月,平均14.2个月;对照组12~22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8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5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术后1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1年,试验组Harris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杜刚强王志刚杨淑野贾龙李朋张锴姜建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床闭合复位内固定
头颈比法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21年
背景:目前髋关节置换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式,但尚无简单、有效、可重复性好的方法降低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率。目的:探讨头颈比法在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过程中均衡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有效性。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单侧人工股骨头置换的13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8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于术中均衡下肢长度,称为传统组;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采用头颈比法于术中均衡下肢长度,称为改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②改良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传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均衡下肢长度差异上改良组(4.56±3.07)mm较传统组(6.09±3.31)mm优势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改良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92.36±3.35)分高于传统组(91.09±3.4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头颈比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法简单、有效,对均衡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宋凯凯杜刚强李朋蒋昇源宫智浩张志伟张锴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髋关节下肢不等长
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比较被引量:18
2010年
背景: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其处于应力集中部位且为松质骨,寻求一种能坚强固定且创伤小的方式一直是骨科同仁努力探索的方向,近几年文献报道解剖钢板用于转子间骨折较多,但锁定加压接骨板鲜有报道。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5-03/2008-06应用解剖钢板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其中应用解剖钢板固定62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5例。解剖钢板为德国Link公司产品,材料为不锈钢;锁定加压钢板为中国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材料为钛合金。比较两种钢板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参数及内固定后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内固定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解剖钢板组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髋内翻畸形愈合7例,不愈合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内固定后切口感染1例;锁定加压钢板组轻度髋内翻畸形愈合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锁定加压钢板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钢板组(P<0.05),且锁定加压钢板组最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P<0.05)。由此可见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较解剖钢板治疗有固定更加确切可靠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窦永峰孟涛王志刚耿晓鹏张锴李贤让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钢板髋内翻髋关节功能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髓炎伴跟骨畸形1例被引量:3
2017年
跟骨由于软组织覆盖少,对抗感染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感染,常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而发展为骨髓炎,治疗较为棘手。目前,治疗跟骨骨髓炎的方法有跟骨部分截骨、游离皮瓣、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重建等,但可能发生术后功能受限、供区损伤、移植失败及跟骨畸形不能纠正等问题。
杜刚强张锴刘栋王兆林李朋付繁刚
关键词:跟骨骨髓炎ILIZAROV牵张成骨
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对“金标准”应用的解读与思考被引量:22
2013年
背景: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伴有软组织缺损或严重感染的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解决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目的:对Ilizarov技术治疗骨不连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做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2年1月到2013年4月关于骨不连及Ilizarov外固定相关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骨不连,骨折不愈合,骨外固定,Ilizarov"或"nonunion,external fixator,Ilizarov"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37篇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伴有感染及严重骨缺损等复杂骨不连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金标准。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由于固定牢固,既能消除剪切力和旋转应力,发挥其牵张拉力和加压的作用,又具有在负重行走时的周期性轴向微动特点,能更好的促进骨的愈合。综述近年来Ilizarov外固定技术在治疗骨不连中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探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不连的优势和方法。临床应用中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选取最佳合理的治疗方法。
李朋杜刚强张锴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外固定器不愈合
骨搬移并发症对接点不愈合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背景:Ilizarov骨搬移技术是治疗长骨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但对接点的不愈合是骨搬移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目的:就Ilizarov骨搬移技术对接点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治疗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对接点、截骨端、骨缺损及骨搬移相关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对接点,骨搬移,骨缺损,Ilizarov"或"docking site,bone transport,bone defects,Ilizarov"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44篇重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对接点的愈合周期被认为是决定骨搬移治疗周期长短的关键。针对对接点的愈合困难,各临床医师有不同的侧重处理办法,有的侧重于预防,有的侧重于生物治疗,有的侧重于手术干预。目前治疗对接点不愈合的方法有生物物理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骨皮质剥脱术、关节镜下清创等微创治疗方式的出现,为对接点不愈合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如何促进对接点的骨化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
梁斌张锴
关键词:骨移植骨折骨折愈合
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微创接骨板技术(MIPO)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采用MIPO技术治疗的31例复杂骨折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17例患者采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治疗(牵引器组),男12例,女5例;年龄(50.8±14.7)岁;骨折Schatzker分型:Ⅴ型8例,Ⅵ型9例。14例患者不使用撑开器而使用手法牵引辅助治疗(手法组),男9例,女5例;年龄(48.9±9.5)岁;骨折Schatzker分型:Ⅴ型6例,Ⅵ型8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及胫骨近端内侧角等数据。结果牵引器组和手法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牵引器组和手法组患者分别获平均9.8、10.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牵引器组与手法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7.8±40.8)、(174.1±66.8)min,出血量分别为(115.6±41.7)、(184.3±91.4)mL,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牵引器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6.1°±9.3°、胫骨近端内侧角为87.8°±1.4°、后倾角为8.7°±3.8°、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26.5±2.9)分,手法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4.7°±8.9°、胫骨近端内侧角为86.9°±2.1°、后倾角为9.8°±4.1°、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25.6±3.2)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折部位均未见力线丢失。结论与传统手法复位相比,使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辅助MIPO技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便于骨折块复位。
袁昊龙王志刚贾龙王兆林张锴杜刚强李朋蒋昇源宫智浩
关键词:膝关节牵引器胫骨平台骨折
新型股骨撑开复位装置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股骨撑开复位装置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应用自行研制的新型股骨骨折撑开复位装置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治疗的8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64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6.6岁。骨折AO分型:32-A型32例,32-B型40例,32-C型1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5d(1-16d)。股骨上段骨折26例,股骨中段骨折57例,股骨中段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下段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1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实现骨折闭合复位,术中未损伤重要血管、神经。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05.5min,术中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25.8s,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09.2mL。85例患者术后获8-24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2例患者骨折不愈合;其余83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7.8周(4-12周)。术后1年随访所有患者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肢体短缩〉10mm及旋转成角〉15。畸形发生,无侧方及前后成角〉10。畸形发生。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在新型股骨撑开复位装置的辅助下,比较容易实现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顺行髓内钉固定,避免了应用牵引床复位的不便及潜在并发症。
王志刚王兆林刘栋张德刚贾龙张锴张德春马明亮杜刚强
关键词:髓内骨钉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