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点阵激光治疗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假丝酵母...
  • 1篇隐性梅毒
  • 1篇真菌病
  • 1篇特应性
  • 1篇特应性皮炎
  • 1篇铁路
  • 1篇铁路职工
  • 1篇通路
  • 1篇通路蛋白
  • 1篇皮肤

机构

  • 6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鹏
  • 6篇薛芹
  • 5篇康小平
  • 1篇陈宏翔
  • 1篇吴志洪
  • 1篇涂亚庭
  • 1篇王胜强
  • 1篇董明国
  • 1篇石扬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女性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p38MAPK通路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女性凹陷性痤疮瘢痕的效果及对p38MAPK通路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诊治的60例女性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波长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进行治疗:A组(n=30)患者给予能量10 MJ,密度10%参数进行治疗,B组(n=30)患者给予能量20 MJ,密度20%参数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中p38MAPK通路蛋白MEK1、MEK2、ERK1、ERK2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结果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女性凹陷性痤疮瘢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B组患者治疗效果较A组好(P<0.05);同时,B组患者的水肿持续时间、VAS疼痛评分、脱痂时间及炎症后色素沉着持续时间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及IL-1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治疗后上述IL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能够有效治疗女性凹陷性痤疮瘢痕,可能与其影响p38MAPK信号通路相关。
康小平董明国龙飞薛芹张鹏
关键词:P38MAPK信号通路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我院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接诊的24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取阴道分泌物做假丝酵母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8种205株假丝酵母菌,检出率85.42%(205/240)。其中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53.7%(110/205)、19.5%(40/205)和10.2%(21/205),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药物敏感性较好,但是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差异。结论:对外阴阴道感染假丝酵母菌患者进行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对临床药物治疗方面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康小平薛芹张鹏龙飞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耐药性
湖北地区1132例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 132例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共1 293例,对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红色毛癣菌685株(53.00%)、须癣毛癣菌333株(25.75%)、犬小孢子菌31株(2.40%)、铁锈色小孢子菌37株(2.86%)、絮状表皮癣菌8株(0.62%)、石膏样小孢子菌8株(0.62%)、紫色毛癣菌6株(0.46%)、玫瑰毛癣菌6株(0.46%)、断发毛癣菌11株(0.85%)、念珠菌168株(12.99%)。结论:1 132例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患者中,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念珠菌为检出比例最高的前三种菌种,念珠菌所占比例有增高趋势。
康小平王胜强董明国薛芹张鹏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
湖北地区花粉变应原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特应性皮炎合并和不合并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情况,研究皮下注射花粉变应原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9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合并和不合并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两组,分析患者皮损情况及血清IgE水平,进行常规脱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合并组与不合并组特应性皮炎患者对花粉过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2.4615,P<0.01),常规脱敏治疗5个疗程后合并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不合并组(50.0%);合并组脱敏疗效与血清中花粉特异性IgE成显著相关,且复发率低。结论花粉在特异性皮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花粉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可用于特异性皮炎患者的治疗。
吴志洪涂亚庭陈宏翔张鹏石扬康小平薛芹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变应原
老年皮肤病患者隐性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分析武汉地区老年皮肤病患者隐性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入选对象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汉地区老年住院患者或者门诊体检者共1080例。受试者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查,并且统计显性梅毒和隐性梅毒的年度检出情况,隐性梅毒的发病特点以及科室分布。结果:统计2011年到2013年梅毒检测结果,其中确诊为梅毒阳性的患者共112例,检出率为10.4%。其中隐性梅毒的检出率为65例,隐性梅毒检出率为58.0%;显性梅毒有47例,显性梅毒检出率为42.0%。显性梅毒和隐性梅毒的检出率对比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近3年梅毒感染的阳性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中2012年显性梅毒的检出率对比2013年有明显下降,但隐性梅毒的检出率则有明显上升。隐性梅毒的发病特点是感染来源主要是来源密切接触者,占73.8%,对比显性梅毒的29.8%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发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隐性梅毒患者中有63.1%为男性患者,36.9%为女性患者;隐性梅毒患者中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中学或以下程度的有89.2%,这对比显性梅毒患者也有统计学差异。隐性梅毒患者中有72.3%患者自身具有基础疾病。妇科和体检科对隐性梅毒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分别是14.6%和12.5%,对比其他科室的隐性梅毒检出率对比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重视武汉地区老年隐性梅毒感染情况,提高对老年皮肤病患者隐性梅毒的筛查对抑制梅毒传播有重要意义。
康小平薛芹张鹏龙飞
关键词:老年隐性梅毒
斑秃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外周血免疫指标检测及其与脱发面积的关系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研究斑秃患者血清学指标及外周血免疫指标及其与脱发面积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斑秃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7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含量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1)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含量:观察组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4v7基因的含量高于对照组,CD4+CD25+T淋巴细胞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Th1和Th2细胞功能:观察组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2(IL-12)含量高于对照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因子含量:观察组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含量低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4v7基因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IL-12、TGF-β1含量与脱发面积呈正相关,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10、IGF-I含量呈负相关。结论:斑秃患者CD4+和CD8+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增强,Th1细胞功能亢进、Th2细胞功能抑制,IGFI、TGF-β1含量异常;且以上指标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康小平龙飞薛芹张鹏
关键词:斑秃辅助性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