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鹏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冻土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季节性冻土
  • 1篇EOF

机构

  • 2篇辽宁省气象服...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2篇王艳丽
  • 2篇张鹏
  • 2篇李岚
  • 2篇息涛
  • 1篇孙丽
  • 1篇赵淼
  • 1篇张丽颖

传媒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1960—2009年辽宁冬季风寒温度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1960—2009年辽宁省52个气象站气象资料,采用风寒温度计算公式和适合辽宁地区的分级标准并分类,得出近50 a历年各类别风寒温度日数。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REOF),分别针对各类别风寒温度日数进行区域划分,并分析其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辽宁省可按4个风寒温度类别分别分区,凉爽至轻度风寒可分为4个区域,而轻度、中度及重度风寒可分为3个区域;辽东半岛5个地市所在地理区域为易患风寒日数最少的地域,辽宁北部、东北部5个地市为易患风寒日数最多的地域;辽宁地区各风寒类别所在划分区域的日数变化相位基本一致;年平均易患风寒日数总体变化趋势在1986年发生突变,在1960—1985年相对偏多,1986—2009年相对偏少。
息涛张鹏李岚孙丽王艳丽
关键词:EOF
1961—2010年辽宁省季节性冻土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辽宁省52个台站的年最大冻土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1961—2010年辽宁省最大冻土深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的冻土属季节性的,最早从当年的11月下旬开始,最晚至翌年的5月上旬结束,约有5个月的时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最大冻土分布与地理纬度基本相一致,且全省最大冻土深度变化呈减小趋势,但各地减少的速度不同。
王艳丽息涛张鹏李岚赵淼张丽颖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