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

作品数:14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蛋白
  • 9篇骨桥
  • 8篇骨桥蛋白
  • 6篇棘球蚴
  • 5篇细胞
  • 4篇泡球蚴
  • 4篇泡状棘球蚴
  • 4篇抗体
  • 3篇蛋白抗体
  • 2篇多房棘球蚴
  • 2篇侵袭性
  • 2篇侵袭性生长
  • 2篇肝癌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贷款
  • 1篇贷款风险
  • 1篇贷款风险管理
  • 1篇贷款风险管理...
  • 1篇抵押
  • 1篇抵押贷款

机构

  • 10篇石河子大学医...
  • 9篇石河子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张龙
  • 11篇张示杰
  • 8篇吴向未
  • 8篇张永国
  • 8篇孙红
  • 7篇彭心宇
  • 6篇杨宏强
  • 5篇曹玉文
  • 4篇赵江桥
  • 3篇褚志强
  • 2篇张宏伟
  • 2篇吕海龙
  • 2篇陈孝平
  • 2篇陈骞
  • 2篇杨婧
  • 1篇高亮亮
  • 1篇王彦超
  • 1篇盛磊

传媒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农垦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骨桥蛋白抗体抑制肝泡型棘球蚴侵袭性生长和转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外源性给予抗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观察其对肝泡型棘球蚴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接种泡型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0.1 ml/只,约含原头节400个),建立肝泡型棘球蚴沙鼠模型18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于接种后当天经尾静脉分别注射0.15 ml抗OPN抗体(效价1∶32)和沙鼠注射用的兔血清,共注射17次,前7次每次间隔2 d,后10次每次间隔1周。模型组未作处理。上述3组沙鼠分别于感染后1、20、40、60、80和100 d随机各处死10只沙鼠,观察泡型棘球蚴的生长和转移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各组沙鼠肝泡型棘球蚴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于感染后100 d乙醚轻度麻醉沙鼠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测定沙鼠血清中OPN的含量。结果感染后1、20、40、60和80 d,实验组与对照组和模型组囊湿重、胸腔淋巴结转移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100 d,实验组囊湿重、胸腔淋巴结转移率[(7.28±0.38)g、20%]均低于对照组[(9.70±0.61)g、70%]和模型组[(9.32±0.73)g、70%](P<0.05)。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在肝泡型棘球蚴组织中有OPN不同程度的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呈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主要分布在肝泡型棘球蚴纤维囊壁的生发层。感染后1、20、40、60和80 d,实验组与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骨桥蛋白在肝泡型棘球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100 d,实验组骨桥蛋白在肝泡型棘球蚴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80%)和模型组(80%)(P<0.05),且实验组血清中OPN含量[(30.90±2.25)ng/μl]显著低于对照组[(41.03±2.76)ng/μl]和模型组[(42.39±2.85)ng/μl](P<0.05)。结论抗OPN抗体可以降低沙鼠肝泡型棘球蚴组织和血清中OPN的水平,阻断OPN的功能,可抑制泡型棘球蚴的侵袭性生长和转移。
张示杰张龙赵江桥张永国吴向未彭心宇曹玉文杨宏强吕海龙孙红陈孝平
关键词:侵袭性生长
抗OPN抗体干预感染泡球蚴沙鼠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EM)沙鼠在抗骨桥蛋白(OPN)抗体干预下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5和IL-10水平动态变化,探讨抗OPN抗体对泡球蚴感染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的方法,用20%泡球蚴组织混悬液感染长爪沙鼠18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球蚴病(AE)沙鼠模型。将感染沙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60只。实验组沙鼠接种泡球蚴后当天经尾静脉注射抗OPN抗体,每次0.15ml,每隔两日注射一次,注射7次后,每隔1周注射一次;对照组沙鼠经尾静脉注射兔血清(时间和剂量同上);空白组为单纯模型组。分别于感染1、20、40、60、80和100d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沙鼠,摘眼球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TNF-α、IL-5和IL-10含量。结果感染100d时实验组IL-10为(77.93±4.13)pg/ml,对照组为(82.46±4.24)pg/ml,空白组为(84.69±5.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的IL-10水平及各时间段其他3种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宿主抗肝泡球蚴免疫。抗OPN抗体可能对血清IL-10表达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赵江桥张示杰盛磊吴向未彭心宇张永国张龙杨宏强孙红
关键词:骨桥蛋白抗体泡球蚴细胞因子
骨桥蛋白在泡状棘球蚴侵袭性生长中的作用和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沙鼠肝泡状棘球蚴动物模型,研究骨桥蛋白在沙鼠肝泡状棘球蚴侵袭性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外源性的给予抗OPN抗体,观察抗OPN抗体对泡球蚴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择4-6周龄健康长爪沙鼠180只,雌性,体...
张龙
关键词:骨桥蛋白泡状棘球蚴侵袭性生长
抗骨桥蛋白抗体对沙鼠肝多房棘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抗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对长爪沙鼠肝多房棘球蚴(俗称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90只长爪沙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A组),兔血清对照组(B组)和抗OPN抗体干预组(C组),所有沙鼠均采用开腹肝穿刺法接种泡球蚴原头节悬混液0.1ml(约含原头节400个)。B组于接种当天注射兔血清0.15ml/鼠,1次/2d,连续7次,之后改为每周1次,直至处死;C组采用相同的方法注射抗OPN抗体(效价1∶32);A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与感染后第20、60、100、140、180d每组各处死6只沙鼠,留取肝泡球蚴组织,制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法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各组沙鼠肝泡球蚴组织MVD-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沙鼠肝脏中均可见团块状泡球蚴组织,部分播散至腹腔。感染20d时A、B、C组MVD分别为(9.83±3.87)/HP,(9.67±2.94)/HP和(7.50±1.87)/HP,感染60d时分别为(33.67±3.67)/HP,(32.83±6.11)/HP和(24.33±5.61)/HP,感染100d时分别为(44.67±4.92)/HP,(42.20±6.26)/HP和(28.00±8.76)/HP,感染140d时分别为(34.17±3.19)/HP,(31.67±4.97)/HP和(20.50±4.72)/HP;感染180d时分别为(32.33±7.42)/HP,(29.67±3.88)/HP和(13.50±3.21)/HP。其中感染60d及以后各时间点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微血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OPN抗体可抑制沙鼠肝泡球蚴组织周围血管生成。
吴何兴吴向未连文波王彦超张小昭张龙张永国孙红张示杰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血管生成MVDCD34
泡球蚴原头节与不同浓度肝癌细胞共培养的存活率研究分析
2020年
目的:构建多房棘球蚴体外培养模型,观察体外泡状棘球蚴原头节与不同浓度肝癌细胞共培养后的生长情况。方法:提取原头节建立体外培养模型,分别与不同数量的大鼠肝癌细胞在DMEM培养基上共培养,连续观察三周其存活情况。结果:第1周Ⅰ组原头节在仅有DMEM培养基情况下明显的头节死亡,存活率仅为25.53%,Ⅱ组、Ⅲ组、Ⅳ组存活率分别为:68.62%、82.98%、69.23%,Ⅰ组较另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三组之间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Ⅰ组原头节存活率为16.33%,Ⅱ组、Ⅲ组、Ⅳ组存活率分别为:55.32%、79.61%、41.18%,Ⅰ组较另外三组均有统计学差异,Ⅲ组与Ⅱ组和Ⅳ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Ⅱ组和Ⅳ组之间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第3周Ⅰ组原头节存活率仅6.12%,Ⅱ组、Ⅲ组、Ⅳ组存活率分别为:40.38%、75.47%、20.00%,Ⅲ组较Ⅱ在和Ⅳ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Ⅱ组存活率与Ⅳ组存活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三周内四个组的原头节存活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都逐渐下降,但Ⅰ组最为明显,其次Ⅳ组,随之Ⅱ组,Ⅲ组原头节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不同数量肝癌细胞对一定量原头节在体外存活的影响不同,2*10^6个大鼠肝癌细胞中原头节存活率最高。
杨照辉邓子张宏伟褚志强张龙陈骞杨婧赵梅凤刘诗文张示杰
关键词:原头节肝癌细胞共培养存活率
抗骨桥蛋白(OPN)抗体对沙鼠肝多房棘球蚴组织IL-2和IL-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兔抗鼠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抗体对长爪沙鼠体内多房棘球蚴(俗称泡球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IL-5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180只长爪沙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抗OPN抗体干预实验组(A组)、兔血清干预对照组(B组)和模型对照组(C组)。3组均采用开腹肝脏穿刺接种泡球蚴组织混悬液(0.1 ml/只,约含原头节400个),感染当天前两组分别注射兔抗兔OPN抗体(效价1∶32)和兔血清,均0.15 ml/次,1次/2 d×7次,以后改为每周1次直到处死。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处理后20、60、100、140、180和220 d各组均剖杀10只沙鼠,取肝泡球蚴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沙鼠肝泡球蚴组织中IL-2和IL-5的表达情况。结果感染泡球蚴长爪沙鼠的腹腔和肝脏中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囊泡。A、B和C组各时段泡球蚴组织中IL-2阳性细胞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140 d和180 d时,A组泡球蚴组织中IL-5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0%和20%,显著低于B组(100%和90%)和C组(90%和80%)(P<0.05)。结论感染泡球蚴沙鼠进行抗OPN抗体干预后,Th2型IL-5细胞因子反应减弱,机体的免疫力有所增强。
高亮亮张示杰吴向未张永国张龙彭心宇曹玉文孙红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骨桥蛋白
泡状棘球蚴在人宿主中的生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泡状棘球蚴病是由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也称泡球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病,我国主要在西北和西南地区流行,六钩蚴入侵宿主便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仅一小部分在易受寄生虫感染的个体中发育,泡球蚴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保护作用"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生存。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泡球蚴在人宿主中的生存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张龙张示杰
关键词:泡状棘球蚴
新疆W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现阶段,中央相继出台政策,要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探索新的融资渠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农村金融创新,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还能够提高农户家...
张龙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
梭梭生根条件的优化及生根过程中的生理学与解剖学研究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C.A.Mcy.) Bunge)是藜科梭梭属植物,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主要生长在流动沙丘、盐渍土及砾质戈壁上,在我国的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分布较为普遍,对荒漠区防风固...
张龙
关键词:梭梭解剖学生理学接种率肉苁蓉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生存率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0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切除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相关因素行Log-rank检验,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至2012年6月30日,126例患者失访11例(8.7%),肝癌患者术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3%、69.5%、39.4%,中位生存时间50.14个月。单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术前甲胎蛋白(AFP)、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辅助治疗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前术后AFP变化、血管侵犯和肝硬化是影响肝癌术后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取决于有无血管侵犯和肝硬化,其中提高小肝癌的手术比例并加强术后AFP的监测是改善肝癌手术预后的关键。
褚志强吴向未杨宏强吕海龙孙红张龙张永国张示杰彭心宇
关键词:肝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生存率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