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海青

作品数:49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刑事
  • 21篇诉讼
  • 17篇刑事诉讼
  • 9篇诉讼法
  • 7篇刑事诉讼法
  • 6篇律师
  • 6篇公正
  • 5篇听证
  • 5篇听证程序
  • 4篇司法
  • 4篇辩护
  • 3篇刑事辩护
  • 3篇审判
  • 3篇法律
  • 3篇法院
  • 3篇辩护律师
  • 2篇第一次讯问
  • 2篇新律师法
  • 2篇刑事裁判
  • 2篇刑事审判

机构

  • 41篇湘潭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株洲职业技术...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46篇彭海青
  • 6篇宋世杰
  • 1篇颜运秋
  • 1篇周雄文

传媒

  • 3篇当代法学
  • 3篇社会科学家
  • 2篇河北法学
  • 2篇法学杂志
  • 2篇湘潭大学社会...
  • 2篇福建公安高等...
  • 2篇学术论坛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法学研究
  • 1篇求索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法律适用(国...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人民检察
  • 1篇郴州师范高等...

年份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12篇2001
  • 3篇200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令状主义及其适用程序初探——兼谈我国刑事司法命令程序的重构被引量:4
2007年
令状程序是令状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国外刑事司法令状程序比较完备。我国也存在刑事司法命令,但由于法律文化传统与宪政制度的差别,导致与国外令状制度在内容与原理上的差异。根据我国国情,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国外令状主义的合理因素,重构我国刑事司法命令程序的设想。
彭海青
关键词:令状主义
批捕听证程序初探
2002年
目前 ,我国刑事诉讼中批捕环节的运作并无具体程序可遵循 ,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遭漠视 ,批捕权未得到有效规制 ,因而是不公正的。基于此 ,本文提出了建立批捕事前监督程序———听证程序的设想 ,论证了其对于建立公正、高效的批捕制度的价值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彭海青
关键词:批捕听证程序程序参与权诉讼效率逮捕人民检察院
法院刑事决定程序的规范化探讨
2008年
法院刑事决定是刑事裁判的形式之一,适用于刑事审判或执行过程中某些程序性问题的解决。我国法院刑事决定程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相关法律规定零散,基本未形成体系;救济途径不完备;利害关系人几乎没有参与决定程序的机会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诉讼公正的实现,损害司法权威。为此,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当从刑事决定程序的启动、决定的形成程序、救济程序等方面加以完善。
彭海青
关键词:法院
论刑事审判中的当庭确证
2001年
本文论述了刑事审判中当庭确证之于程序公正和法官自治的价值。指出当庭确证必须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规则环境中才能获得理性地实现。并就与当庭确证有关的具体问题如: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到庭作证问题、当庭确证的形式、性质以及复议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彭海青
关键词:刑事审判程序公正刑事诉讼法
再论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由我国律师刑事辩护风险引发的思考
在我国,律师刑事辩护风险是目前困扰律师界的一个突出问题。律师们“谈刑色变”,刑事诉讼中出现律师刑事辩护萎缩的局面,其严重程度己经影响到辩护制度的存亡。对此,学界和律师界早有关注,并提出了颇多见仁见智的观点。这些观点对律师...
彭海青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庭辩护律师制度调查取证权
文献传递
论美国证据法上司法审查中的证明标准——兼论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之革新被引量:12
2001年
彭海青
关键词:证明标准行政诉讼诉讼法学证据法证明法
辩护律师权利的发展与缺憾——基于新律师法的思考被引量:14
2008年
新律师法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有权利的完善和新权利的增加两个方面。这些发展有助于解决实践中律师辩护的"三难"问题,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减小辩护风险,提高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积极性;有助于减小当事人聘请律师的顾虑,维护辩护制度的存续与发展。但从已规定的权利的实效性和权利的充足性角度分析,新律师法仍然存在缺憾。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当从明确与充实阅卷权的权限内容、增设程序性辩护权、在场权以及加强权利保障性规定等方面予以完善。
彭海青
关键词:辩护律师权利缺憾
法治发达国家辩护律师获取证据的方式与启示--基于我国律师刑事辩护风险问题的思考
我国的律师刑事辩护风险,是指律师从事刑事辩护业务,所可能遇到的因涉嫌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而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采取人身强制、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危险。刑事辩护风险问题困扰律我国律师界,其严重程度已经影响到辩护制度的存亡...
彭海青
关键词:律师刑事辩护法律证据
试析“辩诉交易”的运作条件
2003年
“辩诉交易”作为一种日趋普适的制度现象已引起我国学术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广泛关注。就移植“辩诉交易”制度所必须关注的外围层问题,即支持其正当运作的观念条件和制度条件。观念条件包括协商观念和人文观念;制度条件包括控方自由裁量权的扩大和检察官素质的提高,赋予被告人沉默权、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侦查警察与看守警察分离、加强律师的诉讼参与、建立证据开示制度以及审方中立的要求。
彭海青
关键词:辩诉交易
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分析与制度构建被引量:10
2006年
刑事公益诉讼是不同于刑事公诉、自诉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形式,在诉讼目的、提起主体、提起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在制度层面能够更新刑事诉讼民主理念、充实刑事诉讼法社会本位理念,在制度层面能够创生新的刑事诉讼起诉方式、创设监督国家公诉机关的新途径。从受案范围、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方式、条件、管辖与审理程序、举证责任分配以及激约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问题。
颜运秋彭海青
关键词:刑事诉讼举证责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