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霞

作品数:31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黄鼠
  • 8篇达乌尔黄鼠
  • 5篇高粱
  • 4篇代谢
  • 4篇冬眠
  • 4篇丝黑穗病
  • 4篇基因
  • 4篇黑穗病
  • 3篇育种
  • 3篇育种周期
  • 3篇能量消耗
  • 3篇抗性
  • 3篇抗性品种
  • 3篇环境温度
  • 3篇分子标记
  • 3篇SCAR标记
  • 2篇脂肪
  • 2篇脂肪组织
  • 2篇乳清
  • 2篇乳酸

机构

  • 26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6篇彭霞
  • 12篇杨明
  • 6篇王丽文
  • 6篇陶思源
  • 6篇宋士一
  • 6篇梁传成
  • 5篇李玥莹
  • 4篇于超
  • 4篇王勇
  • 3篇陈琳
  • 3篇刘帅
  • 3篇马纯艳
  • 3篇李雪梅
  • 3篇马岩
  • 3篇吕铮
  • 2篇孙晓光
  • 2篇徐昕
  • 2篇袁丽丽
  • 2篇王有
  • 2篇马莲菊

传媒

  • 1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Curren...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 1篇第八届全国野...
  • 1篇第六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除草剂丁草胺对蟾蜍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2013年
为了探讨除草剂丁草胺对中华大蟾蜍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试验将蟾蜍随机分组后进行染毒,其浓度分别为3 mg/L、15 mg/L、30 mg/L,在染毒3,6,9 d后,运用悬浮式玻璃电极技术和MPA-200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记录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结果表明:除草剂丁草胺使蟾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去极化速度和2期复极化时程显著减小或缩短,4期复极化时程延长,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
刘伟赵艳梁传成彭霞王丽文
关键词:丁草胺蟾蜍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学特性
一种酸化肠道抑菌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栓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化肠道抑菌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在水浴锅中加热溶解,再依次加入发酵液和单硬脂酸酯,边添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明胶,继续搅拌至乳状,待温度降低后灌入涂好甘油的...
马岩许青周文君王琛杨靖宇彭霞
文献传递
中华大蟾蜍胚后原始大脑皮层神经元自发电活动的发育变化被引量:1
2014年
应用微电极电生理技术对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胚后端脑原始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在体胞外记录,探讨其胚后端脑原始大脑皮层神经元自发电活的电生理学特性的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原始大脑皮层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有5种形式。胚后发育的早期为4种放电类型,以簇状放电和连续放电为主;胚后发育的后期为5种放电类型,以簇状和连续簇状放电为主。随着原始大脑皮层的发育,单个放电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连续单个放电和连续簇状放电频率降低,连续放电、簇状放电和连续簇状放电的持续时间延长。随着端脑原始大脑皮层的发育,神经元的兴奋性逐步提高,神经元电活动形式逐渐呈现多样化。
彭霞郑妍王云王畅梁传成王丽文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环境温度对达乌尔黄鼠冬眠模式和能量消耗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动物冬眠的影响,在实验室不同环境温度下((5±2)℃,(15±2)℃,(25±2)℃)用植入式半导体元件记录了达乌尔黄鼠冬季的体温,监测了冬眠模式及能量消耗。结果显示环境温度不同时,达乌尔黄鼠冬眠的模式和能量消耗均有显著差异。在5℃下,动物均表现为深冬眠型;15℃下,动物表现为深冬眠型和少冬眠型;25℃环境下动物表现为较多少冬眠型和少量不冬眠型。在5、15和25℃冬眠期间总能量消耗分别为(3 722±217.82)kJ,(18 907±2 895.07)kJ,(30 542±2 146.40)kJ,差异显著(F(2,22)=45.198,P=0<0.01)。提示在冬眠动物的冬眠季节,从能量学角度来看,高的环境温度并不利于动物的越冬。
于超宋士一彭霞杨明
关键词:环境温度达乌尔黄鼠能量消耗
达乌尔黄鼠白色脂肪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
2015年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哺乳动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疫能力、脂肪代谢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研究其在冬眠动物体内合成受基因表达调控的情况,使用第2代转录组测序技术,对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ricus)的白色脂肪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羟酰基辅酶A还原酶、烯酰辅酶A脱氢酶、Δ-5去饱和酶和Δ-6去饱和酶的碱基序列,并测得它们在起始育肥期、快速育肥期、育肥完成期和冬眠期4个阶段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羟酰基辅酶A还原酶在冬眠期表达上调,与起始育肥期差异显著;烯酰辅酶A脱氢酶在冬眠期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起始育肥期和快速育肥期;Δ-5去饱和酶和Δ-6去饱和酶在起始育肥期高表达。表明达乌尔黄鼠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存在着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以此来实现在不同生理时期对细胞膜流动性和免疫能力的调节。
门丽媛刘帅于超宋士一彭霞杨明
关键词:达乌尔黄鼠多不饱和脂肪酸基因表达
高粱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高粱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及其应用。以BTAM428×ICS-12B杂交后代为材料,采用BSA法,应用RAPD和SCAR筛选技术对高粱抗蚜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获得了两个与高粱抗蚜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
李玥莹邹剑秋李雪梅林凤刘天华马纯艳彭霞陶思源徐昕陈琳
文献传递
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应用封闭式小动物能量代谢仪测定了爪鲵在6℃、10℃、15℃、20℃和25℃环境条件下的体温和能量代谢以及在极端环境中的耐受性,探讨环境温度对爪鲵体温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爪鲵体温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其直线回归方程为:Tb=0.6966+0.9518Ta,相关非常显著。爪鲵对极端环境温度的耐受力较弱,在32℃-35℃高温和-2℃到-6℃低温环境中的致死体温(TbL50)分别为27.7℃±0.9165℃和2.85℃±0.1539℃。在环境温度为6℃-25℃的范围内,爪鲵的能量代谢与环境温度呈指数回归相关,指数方程为MR=0.7495e0.0408x,相关显著。其代谢水平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于内热源动物的代谢特征,爪鲵的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显示出外热源动物的特点。
王丽文梁传成黄薇彭霞
关键词:爪鲵环境温度体温能量代谢
高粱DNA的提取纯化及抗丝黑穗病基因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为快速选育抗病高粱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基因组DNA,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高粱的抗丝黑穗病基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叶片DNA有较好的提取效果。通过对70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获得了34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RAPD引物,确定为适宜引物。34个适宜引物共扩增出107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1条谱带,使高粱基因组呈现出1种多态性。[结论]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的RAPD扩增谱带集中分布在600~3 000 bp。
李玥莹彭霞倪娜陶思源
关键词:高粱CTAB法RAPD分子标记
补光条件下达乌尔黄鼠的冬眠模式及能量消耗
环境温度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冬眠动物入眠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为验证光照对入眠的影响,采用典型贮脂类冬眠动物达乌尔黄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前自然光照与环境温度下单笼饲养,腹腔埋植体温记录元件I Button,在体重高峰后的下降阶...
吕铮蔡鲁纳宋士一刘新宇彭霞杨明
关键词:光照
一种酸化肠道抑菌栓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栓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化肠道抑菌栓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混合脂肪酸甘油酯在水浴锅中加热溶解,再依次加入发酵液和单硬脂酸酯,边添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明胶,继续搅拌至乳状,待温度降低后灌入涂好甘油的...
马岩许青周文君王琛杨靖宇彭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