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中民

作品数:208 被引量:7,828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经济管理
  • 5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水利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7篇农业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生物学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7篇生态
  • 34篇流域
  • 31篇水资源
  • 31篇河流域
  • 28篇黑河流域
  • 23篇生态经济
  • 23篇可持续发展
  • 17篇生态足迹
  • 15篇生态系统
  • 14篇虚拟水
  • 12篇经济学
  • 10篇生态经济学
  • 10篇经济系
  • 10篇经济系统
  • 10篇黑河中游
  • 9篇生态补偿
  • 8篇生态环境
  • 8篇生态系统服务
  • 8篇水资源管理
  • 8篇干旱

机构

  • 203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1篇兰州大学
  • 4篇浙江财经学院
  • 3篇兰州商学院
  • 3篇宁夏大学
  • 3篇赣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甘肃林业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学院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206篇徐中民
  • 58篇程国栋
  • 39篇张志强
  • 23篇陈东景
  • 22篇钟方雷
  • 20篇龙爱华
  • 10篇苏志勇
  • 10篇李玉文
  • 9篇宋晓谕
  • 9篇尚海洋
  • 8篇梁友嘉
  • 7篇焦文献
  • 7篇程怀文
  • 7篇邓晓红
  • 7篇杜鹏
  • 6篇唐增
  • 6篇苏芳
  • 5篇王新华
  • 5篇刘玉卿
  • 5篇巩增泰

传媒

  • 54篇冰川冻土
  • 14篇生态学报
  • 12篇地球科学进展
  • 11篇开发研究
  • 9篇中国人口·资...
  • 8篇地理学报
  • 8篇中国生态经济...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生态经济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中国农村水利...
  • 3篇水利学报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中国沙漠
  • 3篇草业科学
  • 3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4
  • 12篇2013
  • 17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17篇2008
  • 12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 6篇2004
  • 15篇2003
  • 27篇2002
  • 12篇2001
  • 13篇2000
  • 4篇1999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可持续发展需要兼顾公平性,也就是需要将经济、环境影响的差异程度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因而定量测算经济或环境影响的差异程度就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以Gini系数和Theil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生态足迹作为环境影响的测量指标,分析了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的空间差异性,并分析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空间差异较大,而且县(区、旗)内部,生态足迹差异性也不均衡,甘州区的生态足迹差异最大Gini系数达到0.46,Theil指数为0.19;额济纳旗的生态足迹差异性最小,Gini系数仅为0.11,Theil指数仅为0.05;黑河流域城乡结构分解表明,黑河流域环境影响差异主要来自于城乡之间的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为63.89%。黑河流域上、中、下游空间结构分解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生态足迹的空间差异性主要源自于黑河上、中、下游内部的差异程度,其平均贡献率超过90%。最后通过人口与收入Gini的回归方程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收入Gini增加1%将导致环境影响差异增加0.53%;另外人口数量差异增加也将加剧生态足迹差异性。
武翠芳徐中民
关键词:生态足迹GINI系数THEIL指数
环境影响评价中人文因素作用的空间计量被引量:17
2009年
辨明人文因素对环境影响作用的大小,并依此找寻发展的对策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采用中国2000年各省(区、市)的水足迹作为环境影响测算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中国2000年水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的水足迹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地理上存在集聚现象。进而在传统的人文驱动因素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空间项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定量地检验了中国的人口数量和富裕程度等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对环境影响显著,而富裕程度对其影响较小;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环境影响显著,城市化率对环境没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人口变量的基础上,现有样本数据支持倒U形的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其拐点值为10560.92元;在技术水效率方面,海南的技术水效率最高,而青海和内蒙古的技术水效率最低。
孙克徐中民
关键词:人文因素环境影响水足迹STIRPAT模型空间计量模型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被引量:208
2003年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将水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作者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计算方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得到2000年甘肃省生产产品中和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222.02×108m3和183.75×108m3,分别是实体水资源利用量的1.8和1.5倍。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影响和虚拟水战略的优缺点,指出了在虚拟水理论与应用方面需要焏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
关键词:水资源虚拟水战略贸易流量计算方法水资源配置
幸福研究需要考虑生态指标
2007年
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要求我们改变发展模式。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种生存压力,人口的无限增长,环境压力加重。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如何走出来?人类活动会影响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反过来最终还会影响到我们自己。从宏观经济上看。
徐中民
关键词:环境压力调查问卷社会压力宏观经济
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被引量:85
2005年
水资源足迹是真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水资源足迹核算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文章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2000年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甘肃省全社会的水资源足迹为221 231×108m3,人均水足迹为865 24m3 人·年和2371L 人·天,大大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虚拟水计算基础上的水资源足迹衡量不仅深刻刻画了人类对水资源的真实占用情况,同时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苏志勇
关键词:虚拟水消费水资源管理研究方法消费结构利用量干旱区
论冰缘寒区景观生态与景观演变过程的墓本特征被引量:15
2000年
:冰缘区复杂多样的地域环境和分异显著的生物带谱特征,形成了高寒环境条件下特有的景观生态格局和结构.景观异质镶嵌具有三向性带谱规律,并表现出不同方向上景观过渡的渐变和突变差异,在空间上形成4种基本景观结构类型.景观嵌块以环境和干扰类型为主,景观结构简单、粗粒化、景观格局变化速度快、范围大,气候条件变化、各类冰缘作用尤其是冻土冻融条件的改变,是景观生态过程的驱动力。
王根绪程国栋刘光秀徐中民
关键词:景观生态生态过程
需求变化的乘数效应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乘数分析法是研究生产部门之间、生产与使用、供给与消耗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在阐述乘数概念的基础上,给出部门乘数、就业乘数、收入乘数、能源消耗乘数和水资源消耗乘数的计算公式,然后以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地区为例进行了研究。
陈东景薛玉琴徐中民
关键词:乘数就业乘数
B-P神经网络在径流长期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3
2001年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力的计算模型 ,已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动控制等许多领域。在数值预测方面 ,它不需要预先确定样本的数学模型 ,仅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即可进行预测。作者以龙羊峡水库入库径流为研究对象 ,将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 (简称B P模型 )应用于入库径流变化趋势的长期预测 ,并将其结果与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
蓝永超康尔泗徐中民陈仁升张济世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甘肃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估
比较生态足迹指数、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SI)、自然资本指数(NCI)作为衡量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指标的不足后,选择能值分析及其指标作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和指标。通过对甘肃1994—2004年的净能值产出率(...
杜鹏徐中民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评估能值分析
文献传递
共同的发展之路
以正反馈环为核心,分析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两种基本作用力—竞争和合作演化关系,形成了个体竞争—个体间的合作—集体之间的竞争—深层的合作(两种对抗趋势之间的合作)的链条。接着,具体分析了该链条中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正反馈环,以...
徐中民程国栋钟方雷宋晓谕邓晓红Robert E.Ulanowicz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