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作品数:11 被引量:51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林业局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历史地理 更多>>
3种幼林叶片的叶绿素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7 2008年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密度的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半微量凯氏法、钼兰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对3种幼苗叶片的N、P、K、Ca、Mg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对应的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的读数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大叶相思林分中高密度林分的各种养分含量最高,红苞木林分的中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最高,高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低.大叶相思叶片的N和Mg含量高而P含量低,火力楠叶片的K和Ca含量高而Mg含量低,红苞木叶片的P含量高而N和K含量低. 杨清云 晏姝 徐燕 王华南 张苏峻关键词:大叶相思 火力楠 红苞木 叶片 叶绿素 养分 低温胁迫对六种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2 2008年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双翼豆(Peltophorum tonkinense)、海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和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种苗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有所增加;除了0℃处理的双翼豆幼苗外,低温胁迫的幼苗叶片内的脯氨酸含量大于对照;不同低温胁迫的幼苗叶片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小;大花五桠果、海南山竹子、非洲桃花心木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而其他树种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各低温胁迫的大花五桠果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双翼豆叶片的SOD活性低于对照,而其他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变化较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综合评价表明,6种苗木的抗寒能力排序为海南红豆>盆架子>非洲桃花心木>海南山竹子>双翼豆>大花五桠果。 何跃君 薛立 任向荣 曹鹤 梁丽丽 徐燕关键词:低温胁迫 幼苗 抗寒指标 主成分分析 稀土元素对麻楝抗寒能力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混合硝酸稀土溶液对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A.JUSS.)幼苗进行叶面喷施后,将其分别置于6℃和3℃低温下进行抗寒实验。结果表明,麻楝幼苗在6℃低温下,经过1~10 d后未喷施稀土的幼苗... 徐燕关键词:稀土元素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抗寒能力 文献传递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160 2005年 对于华南地区的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马尾松(Pinusmassoniana)林、湿地松(Pinuselliottii)林、马占相思(Acaciamangium)林和尾叶桉(Eucalyptusurophylla)林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的凋落物的干重(6 .5×10 3 kg·hm-2 )最大,其次是马尾松林和马占相思林(5 .5×10 3 kg·hm-2 ) ,而湿地松林(4.1×10 3 kg·hm-2 )和尾叶桉林较小(4.0×10 3 kg·hm-2 )。凋落物持水量呈现杉木林>马占相思林>尾叶桉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各林分凋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杉木林17.9×10 3 kg·hm-2 ,马占相思林14 .8×10 3 kg·hm-2 ,尾叶桉林14 .0×10 3 kg·hm-2 ,马尾松林10 .6×10 3 kg·hm-2 ,湿地松林9.8×10 3 kg·hm-2 。尾叶桉林、杉木林、马占相思林、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5 1%、2 74 %、2 6 9%、2 35 %和191%。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增加。5种林分中尾叶桉林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在各浸泡时间后居首位,杉木林和马占相思林中等,湿地松林较小,而马尾松林最小,各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Y =a +b·t-1下降。 薛立 何跃君 屈明 吴敏 徐燕关键词:人工林 凋落物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旅游开发及其对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8 2005年 概括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开发和环境关系的研究进展。国外研究主要包括对旅游环境概念和旅游环境质量标准的探讨,旅游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旅游对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研究及旅游环境保护对策研究等;国内的有关科研工作滞后于国外,但是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受到重视。由于国内研究者广泛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研究起点较高,使这一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还介绍了旅游对生态系统组成和景观的负面影响研究,如旅游对植被的局部性破坏,造成土壤侵蚀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减少野生动物的数量,增加空气中细菌、灰尘和废气的含量,造成水体污染等。今后的研究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两者间的矛盾,将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应用到旅游区规划和保护之中。 屈明 薛立 徐燕关键词:旅游 生态系统 景观 几个典型华南人工林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85 2005年 为了了解华南主要树种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分别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稀释平板法和酶分析法对相似立地条件的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马占相思林和尾叶桉林的凋落物养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分中,杉木林的凋落物储量最大,凋落物的养分储量较大,为94.08kg hm-2。5种林地均呈强酸性。杉木林的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5.54 g kg-10、.96 g kg-1、0.37 g kg-11、2.04 mg kg-1、64.42 mg kg-1、1.87 mg kg-1、41.88 mg kg-1,但是土壤微生物数量小;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凋落物的养分储量小,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肥力低;马占相思林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凋落物的养分储量在5种林分中最大,达106.2 kg hm-2,土壤肥力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3.42 g kg-1、0.93 g kg-1、1.28 g kg-1、15.29 mg kg-1、69.32 mg kg-1、1.98 mg kg-1、76.88 mg kg-1,微生物数量大,酶活性强;尾叶桉林的土壤有机质、N和P含量低,K含量高,微生物数量小和酶的活性较低,土壤肥力低。 薛立 吴敏 徐燕 李燕 屈明关键词:人工林 养分 微生物 酶活性 土壤肥力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58 2005年 研究了杉木林采伐迹地及采伐后的炼山迹地的土壤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采伐迹地的非毛管孔隙比杉木林地增加23%,自然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则下降25%;炼山迹地土壤容重比杉木林地增加10%,非毛管孔隙、自然含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分别下降61%、48%和26%.采伐迹地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比杉木林地下降14%、14%、35%和22%,炼山迹地分别下降37%、37%、47%和7%.采伐迹地碱解N和有效K含量分别比杉木林地增加24%和31%,有效P含量比杉木林地下降15%;炼山迹地的碱解N、有效P和有效K含量分别比杉木林地下降25%、43%和40%.采伐迹地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比杉木林地增加1.4、11.3和0.8倍;炼山迹地细菌数量比杉木林地减少24%,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了5.0和0.5倍.采伐迹地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分解酶活性分别为杉木林地1.9、1.6和2.1倍,而炼山迹地分别为后者的35.4%、90%和106%.湿润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有利于碱解N、速效P、速效K积累和脲酶活性的增加.真菌数量随毛管孔隙的增加而减少.通气良好有利于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薛立 向文静 何跃君 李燕 吴敏 徐燕 屈明关键词:杉木林 采伐迹地 土壤肥力 园林植物与造景 被引量:16 2005年 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有“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练性”的艺术特征,而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则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注意科学配置耐荫植物、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重写实、大量应用草坪、花卉和植物材料丰富多彩。造景中应用的园林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3大类。园林植物造景原则有根据植物的生态学原理、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多样统一、协调与对比、对称与平衡、均衡、韵律和节奏及统筹安排等原则。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绿量与景观质量不成比例、植物造景中形式与功能的冲突、没有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正确预见。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徐燕 薛立 陈锡沐关键词:园林植物 造景艺术 植物景观 草坪 景观质量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4 2007年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性的差异有关。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COR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抗寒性和冷驯化是十分关键的;与气候梯度有关的基因梯度的分布说明寒冷地区的树种更为抗寒;多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为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基础。对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发现,Ca2+是低温下参与调节冷驯化应答机制中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的第二信使。未来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及代谢组学,气候变化对于植物抗寒的影响等方面。 徐燕 薛立 屈明关键词:植物 抗寒 生理 分子机制 4种阔叶树种叶中氮和磷的季节动态及其转移(英文) 被引量:30 2005年 从叶完全展开到生长季结束 ,对常绿阔叶树种日本米槠 (Castanopsis cuspidata(Thunb.) Schottky)和具柄冬青 (Ilexpedunculosa Miq)及落叶阔叶树种栎 (Quercus serrata Murr.)和栓皮栎 (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叶片的 N和 P浓度、含量和养分转移进行了测定 .在生长期中日本米槠新叶的 N浓度在 5月为 36 .6 g/ kg,然后降到 15 .5和 17.5 g/ kg之间 ,其老叶的N浓度波动于 10 .4和 13.1g/ kg的范围内 ,而具柄冬青新叶的 N浓度从 2 7.3下降到 16 .0 g/ kg,接着上升到 18.3g/ kg,其老叶的 N浓度在 12 .0到 15 .5 g/ kg的范围内。栎和栓皮栎的叶 N浓度分别从 2 8.8下降到 18.1g/ kg和从 2 8.5下降到17.5 g/ kg。日本米槠新叶的 N含量从 1.5 4下降到 1.35 g/ m2 ,接着上升到 1.5 0 g/ m2 ,其老叶 N含量从 1.36下降到1.0 0 g/ m2 ,接着上升到 1.2 1g/ m2 ,而具柄冬青新叶的 N含量从 2 .2 5下降到 1.6 0 g/ m2 ,接着上升到 2 .2 0 g/ m2 ,其老叶的 N含量从 2 .13下降到 1.6 5 g/ m2。栎和栓皮栎的叶 N含量分别从 2 .10下降到 1.2 8g/ m2和从 2 .95下降到 2 .13g/ m2。日本米槠新叶的 P浓度由 3.39g/ kg降到 1.12和 1.15 g/ kg之间 ,其老叶的 P浓度变化于 0 .6 6和 0 .88g/ kg的范围内 。 薛立 徐燕 吴敏 李燕关键词:阔叶树种 叶片 氮 磷 养分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