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雅靖

作品数:38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6篇干细胞
  • 24篇造血
  • 23篇造血干
  • 23篇造血干细胞
  • 19篇干细胞移植
  • 16篇造血干细胞移...
  • 11篇血液
  • 11篇血液病
  • 11篇基因
  • 10篇异基因
  • 9篇异基因造血干...
  • 9篇细胞移植治疗
  • 9篇恶性
  • 9篇恶性血液病
  • 9篇白血
  • 8篇移植后
  • 8篇干细胞移植治...
  • 8篇白血病
  • 6篇移植物抗宿主

机构

  • 37篇中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湘雅医院

作者

  • 38篇徐雅靖
  • 26篇陈方平
  • 12篇钟美佐
  • 11篇彭捷
  • 11篇刘弋
  • 11篇赵谢兰
  • 11篇陈焱
  • 10篇何群
  • 8篇付斌
  • 6篇刘巍
  • 6篇李晓林
  • 6篇蹇在伏
  • 5篇吴登蜀
  • 5篇陈旭
  • 4篇吴新华
  • 4篇祝焱
  • 4篇舒毅刚
  • 3篇彭敏源
  • 3篇王光平
  • 3篇曾辉

传媒

  • 9篇中南大学学报...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湖南省生理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伐曲泊帕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疗效与安全性的14例真实世界数据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和预后不良。传统的治疗策略包括输注血小板或CD34^(+)造血干细胞、使用糖皮质激素、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但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新型的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阿伐曲泊帕治疗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以期为该药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因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接受阿伐曲泊帕治疗的14例患者。其中,8例为延迟的血小板植入(delayed platelet engraftment,DPE),6例为继发性血小板恢复失败(secondary failure of platelet recovery,SFPR)。评估阿伐曲泊帕的疗效和治疗的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阿伐曲泊帕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4 d,无患者因不良反应或不耐受药物停止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小板计数(P=0.0001)和巨核细胞计数(P=0.0010)均明显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017)。13例患者停药后的最佳血小板计数达到完全反应标准。1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71 d,2年总生存率为78.6%。结论:阿伐曲泊帕能有效地提高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安全性良好,是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症较好的治疗选择。
刘恩伊方鹏方鹏李淑均信红亚徐雅靖李淑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血小板生成素
吡柔比星与米托蒽醌治疗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联合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TA组)和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联合阿糖胞苷(MA组)治疗初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用随机研究的方法将初治76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分为TA组(40例)和MA组(36例)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A组与M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2.5%、80.6%,1疗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0%、66.7%,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Ⅳ度)的发生率为80.6%高于TA组的57.5%(P<0.05);骨髓抑制期发热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69.4%、27.7%亦高于TA组的42.5%、10%(P<0.05)。MA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16.6%高于TA组的2.5%(P<0.05)。TA组脱发的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MA组的38.9%(P<0.01),且程度较低。【结论】对初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和MI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与MA方案相比,TA方案的毒副作用较低。
徐雅靖李晓林赵谢兰彭捷
GPI-PLD对造血细胞粘附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2007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 GPI-PLD 和相关 GPI 锚定粘附分子在不同来源的造血于细胞和(或)祖细胞(HS/PC)和髓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THP-1)的表达及其在细胞粘附、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系统(MACS)分选来自脐血(UCB)、骨髓(BM)及动员后外周血(MPB)中的 CD34^+细胞。
宋奎徐雅靖王光平彭捷周淑娟曾辉彭敏源陈方平
关键词:细胞粘附白血病细胞株免疫磁珠二氮杂菲
侵袭性肺真菌病病例分析与总结
2008年
徐雅靖
关键词:伊曲康唑抗细菌肺部真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头孢甲肟
甲酰四氢叶酸钙漱口液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甲酰四氢叶酸钙(CF)漱口液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OM)的疗效。【方法】58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应用一般的漱口液(甲硝唑、洗必泰等)以外,于移植后1d(记为+1d)起加用含CF的漱口液含漱,对照组主要应用一般的漱口液治疗。【结果】甲酰组OM的发生率为76.6%,对照组则为92.8%,较甲酰组高16.2%。甲酰组轻度(Ⅰ~Ⅱ度)OM的发生率为63.3%,对照组为46.4%,较甲酰组低16.9%。甲酰组重度(Ⅲ~Ⅳ度)OM的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6.4%,较甲酰组高33.1%。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甲酰组OM开始发生的时间平均为移植后3.2d(即+3.2d),对照组平均为+3.0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酰组OM愈合的时间平均为+11.7d,对照组平均为+23.2d,较甲酰组延长11.5d。甲酰组OM的持续天数为8.4d,对照组为20.3d,较甲酰组延长11.9d。以上统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CF漱口液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耐受性好。
徐雅靖陈方平李晓林赵谢兰付斌何群
两种不同方法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的结果。方法采用Ficoll法、HES法分离脐血单细胞,比较两种方法优点。结果HES法所得MNC产率(79.31±2.68)%、GM-CFU数(60.92±9.49)均显高于Ficoll分离法所得MNC产率(41.72±4.19)%、GM-CFU数(31.17±5.26) (P<0.01)。该研究采用S法分离脐血造血干细胞对HLA相合的相关脐血移植已成功重建造血。结论HES分离法病原菌污染机,且单个核细胞、造血干/祖细胞的回收率较高,对重建造血无不良影响,是一种较好的分离方法。
蹇在伏吴新华陈方平钟美佐徐雅靖刘弋曹星玉
关键词:脐血造血干细胞
STR分子标记的个体识别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灵敏特异而且无同位素污染的个体识别方法。方法 :采用STR系统HUMCSF1PO、HUMTPOX、HUMTH0 1三位点多重PCR并银染检测技术分析无关个体、两代三口人家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前后供受者、母婴及脐血的DNA表型特征。结果 :无关个体极易区别 ;两代三口人家系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5例Allo HSCT后受者嵌合状态均可检测 ,均表现为完全嵌合 ;脐血与相应新生儿带型完全相同 ;敏感度测定可检出混合细胞群中 1%的微量细胞。结论 :STR系统HUMCSF1PO、HUMTPOX、HUMTH0 1三位点多重PCR并银染检测技术可用于个体识别、亲子鉴定、Allo HSCT后嵌合状态及脐血之母血污染的检测。
刘弋陈方平蹇在伏钟美佐吴新华徐雅靖
关键词:STR
HMGB1/GADD45A介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CD4^+T细胞STAT3启动子的去甲基化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 GVHD)患者CD4+T细胞中STAT3基因启动子DNA病理性低甲基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收集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2例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患者生长阻滞与DNA损伤诱导蛋白45A(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inducible protein 45 alpha,GADD45A)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各组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与GADD45A的结合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各组患者HMGB1和GADD45A与STAT3启动子的结合水平;正常CD4+T细胞中过表达HMGB1及干扰GADD45A表达后用Western印迹检测STAT3表达水平,亚硫酸盐测序检测STAT3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结果:与未发生a GVHD患者比较,a GVH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GADD45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MGB1与GADD45A的结合显著增加;HMGB1,GADD45A与STAT3启动子的结合水平均明显升高,且STAT3启动子区HMGB1,GADD45A结合水平与其DNA甲基化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分别r=0.719,r=0.840;P<0.01)。与单纯过表达HMGB1相比,正常CD4+T细胞中过表达HMGB1叠加干扰GADD45A表达后STAT3表达明显降低,STAT3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D4+T细胞中HMGB1和GADD45A表达升高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STAT3启动子DNA低甲基化,STAT3高表达,进而诱发a GVHD的重要因素。
徐雅靖杨晶张媛媛刘恩伊彭捷陈旭陈方平彭敏源
关键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高迁移率族蛋白1STAT3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分为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分别为36例、56例和22例,IL-11组及TPO组从移植后第6天开始分别给予rhIL-11 1.5 mg/d及rhTPO 15 000 u/d皮下注射,至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停药,如使用14 d未达正常亦停用。空白组患者不应用任何升血小板药物,血小板自然恢复。监测血常规并观察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30 d内血小板悬液输注量。结果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8~20)d、+12(6~25)d和+19.5(12~32)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3,0.001),但IL-11组和TPO组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别(P=0.640);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5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6.5(10~39)d、+15(11~48)d和+29(15~49)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2,0.001),IL-11组和TPO组两组亦没有统计学差别(P=0.357);IL-11组、TPO组和空白组血小板由最低恢复至≥10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5(13~69)d、+18(14~48)d和+43(19~64)d,IL-11组、TPO组的恢复时间均快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1,0.004),TPO组较IL-11组缩短7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30 d内IL-11组、TPO组及空白组输注血小板悬液的中位数量分别为2(0~6)个治疗量、2(0~4)个治疗量和4(1~4)个治疗量,IL-11组和TPO组的血小板悬液输注量均少于空白组(P值分别为0.005,0.003),但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9)。TPO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明显低于IL-11组的77.8%(P<0.001)。结论 rhTPO及rhIL-11均能够促进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计数的恢复,有效减少血小板悬液的输注量,降低移植出血相关风�
徐雅靖李晓林赵谢兰陈焱付斌聂玲李林展会恩陈方平
关键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白介素-1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科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行异基因HSCT的3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常见的症状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323例行异基因HSCT的患者中,发生CNS并发症的有32例,发生CNS并发症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2(-1~584) d,常见的症状为意识障碍(78.1%)、抽搐(59.4%)、头痛(1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植活情况、血小板(platelet, PLT)植活情况、血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供者选择是影响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因素(分别P=0.011,P<0.001,P=0.006,P<0.001,P=0.03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T植活延迟或未植活、合并aGVHD为CNS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和2年OS均明显低于未发生的患者(55%±9%vs 89%±2%,37%±11%vs 85%±3%;均P<0.001);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rate,DFS)和2年DFS均明显低于未发生患者(55%±9%vs 88%±2%,29%±11%vs 83%±3%;均P<0.001);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1年移植相关病死率(transplantation-related mortality,TRM)和2年TRM均明显高于未发生患者(45%±9%vs 8%±2%,58%±11%vs 11%±2%;均P<0.001)。结论:PLT植活延迟或未植活、合并aGVHD为异基因HSCT后CNS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当异基因HSCT患者PLT植活延迟或未植活,或是合并aGVHD时,需警惕CNS并发症的发生。与未发生CNS并发症的患者相比,发生该�
陈旭彭敏源付斌陈焱华娟曾枞徐雅靖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