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远见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腺炎
  • 3篇手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功能
  • 2篇肾上腺功能不...
  • 2篇腔镜手术
  • 2篇细胞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坏死性胰腺炎
  • 2篇急性出血
  • 2篇急性出血坏死...
  • 2篇急性出血坏死...
  • 2篇急性胰腺炎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 1篇郧阳师范高等...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11篇惠远见
  • 5篇狄茂军
  • 4篇余佳
  • 4篇王卫星
  • 4篇邓文宏
  • 3篇付应峰
  • 3篇孙克新
  • 2篇崔周军
  • 1篇陈晓燕
  • 1篇周勤慧
  • 1篇刘焱伟
  • 1篇谭华勇
  • 1篇屈振繁
  • 1篇张昌威
  • 1篇杜涛
  • 1篇陈辰
  • 1篇徐胜
  • 1篇李俊
  • 1篇李俊
  • 1篇任炼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上腺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上腺皮质的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SAP模型,分别于术后3、12、24h测定血淀粉酶,观察胰腺、肾上腺皮质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12h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超微结构。结果:SAP造模成功后,血淀粉酶、胰腺病理评分进行性升高。3h时肉眼见肾上腺包膜轻度水肿,并逐渐加重,24h最为明显;3h肾上腺组织出现血窦扩张,12h可见肾上腺组织水肿、腺体结构轻度破坏、少量炎性细胞浸润,24h肾上腺皮质部分细胞变性及出血性坏死,腺体结构破坏严重;12hSAP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和分泌功能降低等改变。结论:随着SAP病情进展,肾上腺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损害加重。肾上腺功能减退可能与其病理、超微结构损伤有关。
惠远见王卫星徐胜余佳张昌威邓文宏
关键词:肾上腺功能不全重症急性胰腺炎超微结构变化病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对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对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评价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微创效果.方法 将81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腹腔镜组,37例)和开腹手术组(开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比值)变化.结果 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的PCT、CR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第5天腹腔镜组的PCT、CRP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腹组的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第1天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但术后腹腔镜组CD4、CD8水平及CD4/CD8比例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腹腔镜组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于术后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 与开腹穿孔修补术相比较,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且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具有功能学微创优势.
孙克新惠远见
关键词: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消化性溃疡免疫功能
结肠克罗恩病并肠梗阻一例报道
2010年
病人:女性,37岁,因“反复右下腹痛2年,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07年5月入院。2年来反复发作右下腹隐痛,偶为发作性绞痛,排便后可缓解,伴轻度腹泻,伴纳差、低热。入院前1天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病程中病人睡眠、饮食欠佳,体重下降约10k。体检:体温38.7℃,血压95/60mmHg,贫血貌,营养差,腹稍隆起,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计数12.5×10^9/L,
狄茂军惠远见付应峰杜涛刘焱伟
关键词:结肠克罗恩病肠梗阻排气排便血白细胞计数右下腹压痛下腹隐痛
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及术者主观感受对比研究
2023年
目的 通过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术者主观感受情况,评估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 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机器人组),48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手术医师主观感受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进流质饮食、排气、下床及住院时间,术后拔胃管、拔引流管、拔尿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感受方面,共挑选出176份调查表,机器人组86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分别有43份)、腹腔镜组90份(主刀医师、第一助手分别有45份)。两组主刀医师的视野、视角操控协调度、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空间定向感、机体疲劳度评分比较:(4.81±0.39)分vs.(4.10±0.31)分、(4.79±0.41)分vs.(4.23±0.43)分、(4.86±0.35)分vs.(4.10±0.43)分、(4.84±0.37)分vs.(4.15±0.46)分、(4.88±0.32)分vs.(4.04±0.54)分(P<0.05),在像素稳定性、颜色分辨率及双眼疲劳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一助手的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空间定向感、机体疲劳度评分比较:(4.79±0.41)分vs.(4.35±0.48)分、(4.88±0.32)分vs.(4.27±0.45)分、(4.90±0.30)分vs.(4.17±0.38)分、(4.95±0.21)分vs.(4.33±0.48)分(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当,降低了术者机体疲劳度,在双眼聚焦差异度、视觉纵深感及空间定向感等方面更具优势,但手术费用较高。
谷文龙狄茂军刘焱伟惠远见谭华勇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结直肠癌近期疗效主观感受
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被引量:69
2015年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605例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手术组(LO组):予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和小切口手术组(SIO组):予患侧内环口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LO组单侧疝的手术时间为(21.51±5.19)min,SIO组为(20.48±6.0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0,P=0.071);LO组双侧疝的手术时间为(33.19±5.57)min,SIO组为(38.50±6.4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5,P=0.000);LO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71±1.13)d,SIO组为(2.65±0.93)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6,P=0.532);LO组住院费用为(3615.13±571.01)元,SIO组为(2970.96±603.31)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33,P=0.ooo);LO组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为1.29%,SIO组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为1.0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O组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18例,包括线结反应7例,戳孔疝5例,疝囊积液或积气6例,发生率为7.76%;SIO组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66例,包括切口缝线反应17例,阴囊或腹股沟区明显水肿41例,阴囊血肿8例,发生率为1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10,P=0.001)。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同时发现对侧隐匿疝及处理双侧疝,但是住院费用较高。
惠远见周勤慧狄茂军屈振繁付应峰李俊
关键词:小儿腹腔镜手术腹股沟疝
急性胰腺炎大鼠肾脏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mRNA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PARP-1)mRNA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8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AP组和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造模术后1、3、6及12h测定血清肌酐,观察胰腺和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以RT-PCR法检测PARP-1mRNA在肾脏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AP组大鼠术后血清肌酐逐渐升高,于3、6及12h明显高于SO组(P<0.05)。SAP组大鼠术后胰腺出现腺体破坏、腺泡坏死、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害,且呈进行性加重;SO组各时相胰腺组织基本正常。SAP组大鼠术后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小球瘀血、缺血等改变,并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其损伤程度在3、6及12h明显较SO组严重(P<0.05)。SO组大鼠肾脏组织仅表达少量PARP-1mRNA,而SAP组大鼠随病程延长肾脏组织中PARP-1mRNA表达逐渐增加,自3h时起明显高于SO组(P<0.01)。结论在SAP发病过程中,PARP-1mRNA的表达在肾脏组织中逐渐增加,PARP-1可能参与了SAP相关肾损伤过程。
惠远见王卫星余佳邓文宏陈晓燕崔周军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肾损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
微小RNA-497通过靶向调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497靶向调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检测组织中miR-497及bcl-2蛋白表达;选取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别转染miR-497模拟物及对照寡核苷酸,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miR-497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采用噻唑蓝(MTr)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别将野生型bcl-2 3’端非编码区域(3’-UTR)质粒(bcl-2-wt)和突变型bcl-2 3’.UTR质粒(bcl-2-Mut)与miR-497模拟物或对照寡核苷酸共转染至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结果(1)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miR-497表达明显降低(4.5±1.6比21.5±4.3,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389.0±61.2比75.5±27.1,P〈0.05)。(2)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比较,转染miR-497模拟物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中miR497表达增高(15.7-4-2.3比3.84-1_1,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58.3±15.2比257.4±41.6,P〈0.05)。(3)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比较,转染miR497模拟物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4)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比较,转染miR-497模拟物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总凋亡比例显著增高(P〈0.05)。(5)与转染对照寡核苷酸比较,共转染miR-497模拟物与bcl-2-wt可使胃癌细胞SGC-7901荧光素酶活性降低(0.39±0.09比0.98±0.11,P〈0.05),而共转染miR-497模拟物与bcl-2-Mut则胃癌细胞SGC-7901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变化(1.11±0.15比0.97±0.12,P〉0.05)。结论miR-497可通过靶向bcl-2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
孙克新惠远见谭华勇李俊任炼杨燕
关键词:胃癌增殖凋亡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肾上腺病理及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大鼠肾上腺损伤的病理评分标准,观察肾上腺病理损伤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方法将10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0组)和胰腺炎组(AHNP组)。设立0、1、3、6、12、24h时间点,其中AHNP12h组11只,24h组15只,其他各时间点均为8只。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0.1ml/100g)逆行胰胆管注射法造模,测定血清淀粉酶、皮质酮水平,观察胰腺和肾上腺病理表现,并进行评分。结果AHNP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病理评分进行性升高,血清皮质酮在1h达高峰,为1252.7ug/L,维持至3h,为1214.1ug/L,然后迅速下降,至12、24h低于SO组同期皮质酮水平(P〉0.05)。肾上腺病理评分逐渐升高,在1~3h之间病理改变最快,由2.08分升至5.26分,3h后病理损伤减慢,12h(7.14分)与24h(7.53分)病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质酮水平处于高峰时,肾上腺皮质病理改变加重最快,此时对肾上腺进行保护治疗,可能是防治胰腺炎相关肾上腺功能不全的关键期。
狄茂军惠远见王卫星付应峰余佳邓文宏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肾上腺功能不全皮质酮
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误诊后进展为急腹症诊治分析并3例报道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嗜酸性胃肠炎误诊后发展为急腹症3例,总结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0月普外科收治的3例嗜酸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急腹症,第1例患者右下腹固定压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第2例患者间断腹痛、脓血便后突发剧烈腹痛进展为肠穿孔;第3例患者腹泻并腹痛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后,进展为肠梗阻。3例患者均取肠壁活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后确诊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并激素治疗效果可。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起病时大多有不典型腹部症状伴不同程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作为诊断线索,当常规对症治疗腹部症状,疾病未能改善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后,应考虑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可能。
邓运国惠远见狄茂军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急腹症
PARP-1在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1(PARP-1)在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肝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和ANHP模型不同时间点组(AHNP3、6、12h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AHNP模型,测定腹水量、血清淀粉酶(AMY)、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评分、肝脏病理分级;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ARP-1mRNA的表达。结果 AHNP模型组各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SO组(P<0.05)。AHNP3、6h组之间腹水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较AHNP12h组显著减少(P<0.05)。AHNP模型组各时间点之间,全部检测指标(除腹水量)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ARP-1mRNA在SO组中呈低表达、在AHNP模型组中显著增加(P<0.05),12h表达最丰富。结论 PARP-1mRNA在AHNP肝组织中呈高表达,随病程延长其表达逐渐升高。提示PARP-1可能在AHNP肝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邓文宏王卫星余佳陈辰惠远见崔周军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