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清

作品数:93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艺术
  • 16篇文化科学
  • 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7篇电视剧
  • 29篇电视
  • 16篇题材
  • 15篇艺术
  • 14篇叙事
  • 11篇审美
  • 10篇现实题材
  • 9篇媒介
  • 7篇文化
  • 7篇现实主义
  • 7篇美学
  • 6篇艺术创新
  • 6篇影视
  • 6篇家庭伦理
  • 5篇电视剧创作
  • 5篇电影
  • 5篇中国电视
  • 5篇中国电视剧
  • 5篇文艺
  • 5篇媒介融合

机构

  • 90篇中国传媒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0篇戴清
  • 2篇陈萌
  • 2篇何晨光
  • 1篇李昌菊
  • 1篇段婧瑛
  • 1篇薛晋文
  • 1篇吴昊
  • 1篇陈琰
  • 1篇高超
  • 1篇卞天歌
  • 1篇焦朦
  • 1篇宋永琴
  • 1篇娄文利
  • 1篇朱晓倩
  • 1篇李木子
  • 1篇刘慧
  • 1篇黄娅琴
  • 1篇邵将

传媒

  • 29篇中国电视
  • 1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0篇当代电视
  • 10篇当代电影
  • 6篇艺术评论
  • 3篇东岳论丛
  • 3篇中国广播电视...
  • 3篇现代传播(中...
  • 2篇中国广播影视
  • 2篇电视研究
  • 2篇艺术百家
  • 1篇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南方电视学刊
  • 1篇现代艺术
  • 1篇中国文学批评
  • 1篇上海广播电视...
  • 1篇中国高等院校...

年份

  • 6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色经典”改编:从“英雄崇拜”到“消费怀旧”——电视剧《林海雪原》的叙事分析与文化审视被引量:19
2004年
本文从原著与电视剧改编文本的叙事差异入手进行分析,认为电视剧《林海雪原》赋予了经典文本以新的叙事形态,显示了不同艺术媒介相应的艺术思维与审美规律。其中,有创新和变异,也有不足和局限。并进一步指出,从“十七年”文艺的“英雄崇拜”到新世纪的“消费革命”,呈现出中国“一元政治意识形态”到“大众文化”消费逻辑占统治地位的多元文化格局的重大变迁,“红色改编”正是多种话语交织、对话、博弈的重要领地。主流话语的意识形态呈现、大众消费娱乐心理满足、经典再现的精英艺术追求以及民间传统文化的“尚奇”旨趣等等,共同构成了“红色改编”的多元价值诉求。
戴清宋永琴
关键词:电视剧改编《林海雪原》叙事差异
电视剧网络剧原创力的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媒介融合业态下,我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但仍存在剧集原创力、艺术创新能力整体较为低下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廓清影视"原创力"基本概念范畴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以思想内涵、艺术表现、审美品格、制作水准为原创力构成要素,以创作/制作主体、购销传播主体与管理-评论-观众接受主体为评价主体,以及由剧本评估指标、购剧指标、招商指标、排播指标、奖项指标、专业指标、收视指标为评价指标的原创力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在剧集创作各环节中增强精英因子的权重这一提升原创力的核心策略。
戴清卞天歌
关键词:艺术创新
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的人物与语言被引量:4
2007年
家庭剧的精神诉求与文化价值建立在其独具特色的叙事艺术①的基础上。近年来,家庭剧的创作日趋成熟,它的发展成熟与电视剧叙事艺术同步进行,在这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了整个电视剧艺术的发展。
戴清
关键词:电视剧艺术家庭伦理语言叙事艺术文化价值精神诉求
传奇审美 跨类风行——近年电视剧的审美趋向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传奇审美在近年的电视荧屏上强劲凸显,年代传奇、历史传奇、谍战传奇、军旅传奇此消彼长,形成了追求离奇情节、传奇人物、瑰奇风格的审美趋向,显示出浪漫主义美学风格在大众艺术中的扩张力度。本文从叙事动力、产业类型及文化传统三个层面分析了传奇审美风行的深层原因,并对如何开掘传奇叙事的丰富性、提升其审美品格进行了探讨。
戴清
文化转型的历史脚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文化精神的演进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梳理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精神从相对整一到分化、杂多的演进脉络及内在机理。辨析了新时期电视剧与整个文艺主潮接近的"审美现代性"、"新启蒙"色彩;探讨了社会转型初期,在分化互渗的文化语境中,电视剧坚守"诗性的正义力量"、弘扬正面精神价值的重要文化功能;并从历史与当代、雅与俗、全球化与地域性等多个维度概括了新世纪以来电视剧的文化倾向。
戴清
关键词:审美现代性
2019电视剧:现实题材亮点纷呈被引量:2
2020年
2019年电视剧行业是加强管理、减量提质、守正创新的一年,现实题材创作占有量压倒多数,在题材类型、精神内涵、叙事手法、人物群像、影像风格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努力开拓、深入掘进的艺术自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剧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追求史诗品格,填补了题材空白;聚焦新兴产业的行业剧以"小切口"、小人物,反映"大时代",有力把握时代潮动、反映社会变迁;刑侦题材剧在真实案件基础上将纪实性与戏剧性较好融合;家庭伦理/都市情感剧、青少年教育题材剧聚焦城市中产家庭的养老、教育等社会焦虑,赢得了较高的话题热度;年代剧、谍战剧、历史传奇剧等在叙事艺术、杂糅创新等方面也都有优异表现。
戴清张钰铮
关键词:电视评论
电视剧靠什么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兼谈近年来电视剧的类型偏移与内容创新被引量:3
2013年
当下,看电视剧日益成为中老年人的文化消费方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似乎越来越小,这无疑已成为电视剧生存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突破是学界业界人士所关注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旨。
戴清
关键词:电视剧年轻人中老年人
AI微短剧:技艺结合拓展创作新空间
2024年
AI大模型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微短剧创作格局,更预示着人工智能与影视产业融合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剖析AI微短剧作品的题材分布、主题表达与艺术追求,揭示AI技术赋能微短剧艺术创作的空间、潜力及基本创作规律,探讨AI技术如何深刻影响影视行业的创作生态及产业业态,并进行相关前瞻性分析。
戴清曾睿淇
“说者”与“被说”的新变:近年来剧集叙述视角的创新被引量:4
2023年
叙述视角作为剧集创作的叙事要素,具有多重的审美功能。近年来剧集中叙述视角不断出新,形成内聚焦视角突出、多重有限同源视角转换两大创作趋势,这一新变在提升人物丰富性与主体性、增强情节悬疑感和戏剧性、拓展主题抒情性与深邃感等方面发挥了多重审美价值,但创作者围绕其开展的艺术创新并不总是成功和恰当的,如叙述视角“露迹”不当导致刻板生硬、令人出戏,因过于追求艺术创新而忽略了叙述逻辑等,都是因叙述视角的选择、重组及视听呈现不适配造成的创新失当。
戴清王泳苓
关键词:内聚焦
2016年中国影视评论状况综述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影视剧产量在媒介融合生态下呈现出持续的高增长态势,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收获颇丰。都市情感题材、青春题材影视剧创作时有出新,谍战剧成为荧屏热点,网络剧IP热度有所降温、市场渐趋理性。繁花乱眼的创作现象催生了2016年的各类评论热点,形成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互融互通、共振发声、百家争鸣的良好评论态势,较好地发挥着"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影视评论的发展两年来直接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及习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讲话精神的指导和影响。全文试从影视评论热点现象、新老媒体评论生态、影视评价体系建设等几方面进行评述,以把握影视评论的基本面貌,前瞻未来走向,并反思问题与不足。
戴清李木子
关键词:电影艺术中国影视影视创作影视评论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