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回顾性分析
  • 2篇骨科
  • 1篇单侧
  • 1篇单侧多功能
  • 1篇单侧多功能外...
  • 1篇多功能外固定...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预后
  • 1篇掌骨
  • 1篇掌骨骨折
  • 1篇掌关节
  • 1篇植骨
  • 1篇指损伤
  • 1篇置入
  • 1篇入路
  • 1篇上骨折

机构

  • 7篇新疆克拉玛依...
  • 4篇克拉玛依市中...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11篇方洲
  • 4篇巴雪峰
  • 3篇王健
  • 2篇毛峰
  • 2篇汪少波
  • 2篇郑涛
  • 2篇张静倪
  • 2篇凯瑟尔
  • 2篇曹鹏
  • 2篇张德华
  • 1篇张兴凯
  • 1篇汪少波
  • 1篇郑月焕
  • 1篇韩磊
  • 1篇拉华欠
  • 1篇毛烽
  • 1篇梁裕
  • 1篇龚耀成
  • 1篇吴文坚
  • 1篇袁峰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柱固定理论前后联合入路协同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评估使用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或后外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Ⅳ型7例,Ⅴ型13例,Ⅵ型8例.合并半月板损...
汪少波巴雪峰凯瑟尔毛峰王健方洲张德华樊晓磊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植骨
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查找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单独应用西药(钙尔奇D片)比较、中西药结合与单独应用西药(钙尔奇D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09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共6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在增加患者骨钙素[MD=0.90,95%CI(0.22,1.57)]、腰椎骨密度[MD=0.02,95%CI(0.02,0.03)]、股骨颈骨密度[MD=0.03,95%CI(0.00,0.06)]、Ward’s三角骨密度[MD=0.03,95%CI(0.01,O.05)]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单纯中药组的腰椎骨密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尚未见中医药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可以提高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缓解骨痛。但其疗效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特别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吴宏梓方洲汪少波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中医药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对骨科监护室护士进行心理弹性培养的做法和成效
目的:探讨培养骨科监护室护士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和培养骨科监护室护士心理弹性的具体方法。方法:正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韧性、抗逆力,是个人面对困难的积极适应,是经历挫折仍可以保持或者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随着积极...
巴雪峰毛峰方洲王健凯瑟尔张德华樊晓磊
关键词:心理弹性
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掌指骨钢板固定对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掌指骨钢板固定掌骨于钩状骨并进行随访。结果依据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总关节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价方法评定,优3例,良3例,优良率达到100%。结论第4掌骨基底部骨折伴第5腕掌关节脱位时掌指骨钢板固定掌骨于钩状骨,效果良好。
方洲张静倪王健
关键词:掌骨骨折腕掌关节脱位
回顾性分析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研究
200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方法:自1998年8月~2004年8月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50例,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单侧外固定,闭合复位单侧外固定。术后3天早期功能锻炼,1周后扶拐负1/3重量活动,3个月后静力改动力,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8周有少量骨痂生长,10~12周有较多骨痂生长,5~7个月已达临床骨愈合。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质量,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拉华欠方洲毛烽
关键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锌合金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制备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锌合金骨缺损修复支架的制备装置,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板,底板设置有横移模块,横移模块连接有竖移模块,竖移模块固定连接有转动室,转动室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固定...
吴宏梓白宗彪廖俊儒金勇乙丛杉巴雪峰方洲
肱骨髁上骨折及指骨末节骨折的手术技巧被引量:1
2011年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成人指骨末节骨折均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最经典的方法是急诊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但在我们长期手术实践中发现因解剖原因加上患肢肿胀,尺神经损伤难于避免,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患儿家长难以接受,急易引起医疗纠纷。2008年至今我科在具体手术方式上做了改变,具体如下:
方洲张静倪韩磊
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应用及体会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比机器人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与传统徒手置钉的临床效果,对机器人辅助置钉的精准性、安全性和术中辐射剂量做一客观评价。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接受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机器人辅助置钉(治疗组45例)、传统徒手置钉(对照组43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放射剂量,并采集术后CT影像。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置钉的精确度进行评估,所得数据经统计分析评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手术平均时间为(48.87±8.82)min,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为(46.57±7.0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21.27±13.13)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0.95±17.37)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打入椎弓根螺钉208枚,其中A级203枚,B级5枚;对照组打入椎弓根螺钉202枚,其中A级164枚,B级22枚,C级15枚,D级1枚,两组在置钉的精准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在术中接受的放射剂量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置钉与传统徒手置钉相比,没有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出血量,且明显降低了术中透视放射剂量的前提下,具备更高的置钉准确性及安全性。
杨睿李勇奇张柯方洲夏海军汪少波廖燚
关键词:骨科机器人椎弓根螺钉置入安全性
杂交手术室在脊柱外科的应用进展
2020年
近年,脊柱外科技术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使得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治和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由于脊柱结构复杂且具有变异性,周围毗邻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诸如椎弓根螺钉置入之类技术,仍可能带来与手术相关的重大风险。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微创化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术中成像和可视化水平的改进,杂交手术室的出现将传统的外科手术和现代影像学技术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患者的创伤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真正体现了一站式服务理念,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杂交手术室是将医学影像系统集成到洁净手术室中,可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常规外科手术,避免了患者多次麻醉和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且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得到即时高质量的影像,为手术实施、疗效和预后评估提供了直接的影像资料,对于术者及患者意义重大。在脊柱外科,术者可在离开手术室之前通过三维成像确认病例的复位和植入物情况,对于不满意者可及时修正、重新置钉,降低术后翻修率,杂交手术室已成为脊柱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勇奇罗瑞杨睿袁峰王顺方洲易少华巴雪峰廖燚
关键词:脊柱外科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术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的原则、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共83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患者,采用Allen—Fergurson分类法并结合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状况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策略。采用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进行下颈椎的减压和重建。结果平均随访3年9个月;屈曲-牵张和屈曲-压缩型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分别占46、28和9例,无一例采用前-后-前的三期入路手术。JOA、VAS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的平均评分分别从术前的11、2、7、8和53、5分改善为最终评分时的15.3、2.6和67.8分;放射学参数平均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的手术节段均完全融合,发生术后并发或合并症12例。结论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病理解剖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曹鹏方洲梁裕龚耀成郑涛张兴凯吴文坚
关键词:颈椎预后手术策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