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博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益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维甲酸对软骨细胞的凋亡及其IGFBP-6表达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软骨细胞凋亡功能的影响及细胞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nsulin-like growthfactor binding protein 6,IGFBP-6)的表达规律。方法胰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的软骨细胞;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软骨细胞株;细胞免疫化学观察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合成和分泌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株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半定量分析软骨细胞中IGFBP-6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杂交鉴定软骨细胞中IGFBP-6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10-6mol/L剂量的ATRA作用软骨细胞24 h,ATRA抑制了软骨细胞中Ⅱ型胶原的分泌;1×10-6mol/L剂量的ATRA使软骨细胞凋亡率增加250%,出现明显亚二倍体峰(凋亡细胞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A使软骨细胞中IGFBP-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增加了128%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甲酸负性调节软骨细胞分泌功能,促进软骨细胞凋亡;维甲酸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IGFBP-6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发挥对软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 郭磊赵玉岩朱世博张世亮刘魁高晓宇
- 关键词:维甲酸软骨细胞基因表达
- 骨骼畸形大鼠软骨细胞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在骨骼畸形大鼠肢端软骨细胞内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二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足部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二英(1×10-8mol/L)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软骨细胞内的IGF-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15μg/kg剂量的二英诱导实验组胎鼠出现多种畸形,内翻足、无尾畸形、腭裂等骨骼畸形发生率为33.3%。畸形胎鼠的肢端骨化中心发生带缩小,软骨细胞核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紊乱。1×10-8mol/L剂量的二英使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减少80%和60%(P<0.05)。结论在二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呈低表达状态。软骨细胞内IGF-2的表达可能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
- 郭磊赵玉岩张世亮朱世博刘魁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二噁英骨发育畸形软骨细胞
- 白介素-6在关节软骨退变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基因表达及其在OA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OA患者6例和创伤性截肢患者5例的膝关节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OA软骨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提取关节软骨组织的总RNA和蛋白质,RT-PCR和Western印迹杂交方法测定软骨组织中IL-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OA软骨组织表面粗糙不平,软骨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减少,有细胞成簇现象,可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软骨厚度变薄,基质染色不均匀,有异染性。本研究中OA患者及健康青年人软骨组织中均有IL-6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与健康青年组比较,OA患者软骨组织内IL-6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分别升高88%和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在OA软骨中呈高水平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状态,IL-6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骨关节软骨退变的机制之一。
- 郭磊赵玉岩朱世博张世亮刘魁高晓宇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白细胞介素6基因表达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表达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大鼠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软骨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IGFBP-6)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生物学活性物质全反式维甲酸(ATRA)构建大鼠CCF动物模型;光镜和透射电镜观测大鼠的足部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RT-PCR及Western印迹杂交检测胎鼠足部软骨组织中IGFBP-6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120mg/kg的ATRA诱导实验组35%的胎鼠出现CCF畸形,其他畸形包括:内翻足、小脑畸形、腭裂、无尾畸形等;在骨骼畸形胎鼠的足部距骨内软骨发生中心带缩小,软骨细胞数量减少,软骨细胞核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紊乱;正常胎鼠软骨组织内IGFBP-6基因呈低水平表达状态,而骨骼畸形胎鼠IGFBP-6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则明显升高300%和197%(P〈0.05)。结论正常大鼠软骨组织内IGFBP-6基因有低表达。CCF大鼠软骨组织内IGFBP-6的高表达可能与骨骼发育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
- 郭磊赵玉岩张世亮朱世博刘魁
- 关键词:畸形足先天性维甲酸
- Richard钉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 2009年
- 陈立民朱世博李闯
- 关键词:骨折股骨粗隆间内固定RICHARD钉
- 丹参注射液治疗胫骨骨折恢复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4年
- 朱世博梁秀宇
-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胫骨干骨折中医治疗
- 维胺脂胶囊治疗痤疮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梁秀宇朱世博
- 关键词:痤疮三蕊胶囊疗效观察
- 早期康复锻炼对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骨道增宽的影响。方法将34例用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ACL的患者分为2组,A组16例。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32.7±15.6)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进行功能康复;B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1±14.8)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同时接受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术后12个月采用CorelDRAW8.0软件对测量X线片上胫骨骨隧道关节面内口的直径;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ACL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结果34例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患者中有29%(10例)出现胫骨骨隧道的增宽;与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的A组相比,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的B组患者骨隧道的增宽程度明显减小。术后12个月A和B组的临床lysholm疗效评分分别为(92.5±4.5)和(94.5±5.5),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将影响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术后胫骨骨隧道的愈合,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影响不大。
- 郭磊白希壮张世亮朱世博周波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骨-髌腱-骨康复训练
- 四边孔综合征6例治疗体会
- 2004年
- 目的:探讨和总结四边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体会。方法:对6例四边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用保守疗法治疗4例,手术治疗2例。结果:4例保守治疗患者三角肌肌力恢复达Ⅳ~Ⅴ级。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例术后三角肌肌力恢复至Ⅳ级,另1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Ⅲ级。结论:四边孔综合征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
- 朱世博梁秀宇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腋神经
- Ruedi-AllgowerⅢ型胫骨Pilon骨折42例手术治疗分析
- 2009年
- 陈立民索洪祥朱世博李闯
- 关键词:PILON骨折骨折固定术解剖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