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聿蔚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量子
  • 4篇隐形传态
  • 4篇通信
  • 4篇量子通信
  • 3篇量子隐形传态
  • 2篇身份认证
  • 2篇双腔
  • 2篇量子信息
  • 1篇单模
  • 1篇单模腔场
  • 1篇电动力学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用户
  • 1篇身份认证方案
  • 1篇失谐
  • 1篇双线偏振
  • 1篇通信流量
  • 1篇腔场
  • 1篇网络

机构

  • 7篇吉首大学

作者

  • 7篇朱聿蔚
  • 5篇李智伟
  • 4篇周小清
  • 4篇胡晓欢
  • 1篇邬云文
  • 1篇彭俊
  • 1篇李德胜
  • 1篇廖立新
  • 1篇李芳

传媒

  • 3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信息通信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腔耦合量子电动力学特性研究
量子计算是最近几十年来,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其为信息时代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计算机受限于硬件升级的瓶颈,新兴起的量子计算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腔 QED[1-4]、离子阱[5-...
朱聿蔚
关键词:量子信息量子电动力学单模腔场
激光脉冲驱动下双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在外加激光控制下,研究了含有两能级量子比特的双腔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基于系统的相互作用哈密顿量,得出了系统量子态激发概率的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讨论了3种特定情况下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外加脉冲与腔场发生近共振、比特与腔模大失谐条件下,腔模的最大激发概率小于0.07,腔模处于非激发状态,比特的激发概率出现瞬时衰减;比特与腔模强耦合条件下,腔模的激发概率近似0.5,腔模处于半激发状态,比特的激发概率出现高频振荡;腔场之间大跳跃条件下,腔模的最大激发概率小于0.07,腔模处于非激发状态,比特的激发概率出现高频振荡。
朱聿蔚邬云文彭俊李智伟
关键词:量子信息量子动力学失谐
基于量子隐形传态局域网通信的身份认证被引量:1
2016年
多用户在同一通信终端通信认证时,由于用户之间没有明确的优先级别限制,在相同时间内"盲目竞争"获取认证信息,造成经典信道拥堵.为了避免因通信用户之间的冲突或闲置带来的网络资源的浪费,结合令牌环技术和量子隐形传态通信技术,提出了量子隐形传态局域网内各通信站点间实现优先级预约及身份信息核实的认证方案.此方案可实现通信网络的规范有序运行,减少网络资源的浪费,缩短通信时延,提高身份认证效率.
李智伟周小清胡晓欢朱聿蔚
关键词:令牌环量子通信隐形传态身份认证
基于隐形传态的网络流量控制研究
2016年
文章通过对经典信道施加控制间接对量子信道进行控制。通过设立两个虚电路列表修改规则:规则1与规则2,控制节点中虚电路列表的添加与删除。通过虚电路列表控制间接控制量子信道的信息发送平率,从而达到对量子网络的流量进行控制。
胡晓欢周小清李智伟朱聿蔚
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隐形传态网络流量控制
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无线通信EAP身份认证方案
2016年
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无线通信,提出有关于ESS通信网络结构概念,利用量子隐形传态与经典通信认证方案相结合实现了无线局域网EAP身份认证,此方案着眼于解决无线局域网身份认证并且延伸至整个量子通信网络之中。在无线局域网中,客户端、认证系统和认证服务器在获得SK和EPR对的基础上,通过量子隐形传态传输,认证服务器对接收的量子态进行幺正变换后把变换得出的信息与发送前备份信息进行比对计算,从而判断认证是否成功。
李智伟周小清胡晓欢朱聿蔚
关键词:隐形传态量子通信身份认证
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流量与用户监测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隐形传态需要传递测量信息的特点,由经典帧监控通信对象,并监测其流量.分析了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网络通信过程,设计了一种监控通信用户与监测流量的方案.对通信过程中资源消耗进行研究,并提出粒子对消耗监控方案.
胡晓欢周小清李智伟朱聿蔚
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隐形传态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双线偏振光干涉实验设计
2012年
给出了双线偏振光干涉的理论分析,获得了双线偏振光干涉图样上可见度与其偏振平面夹角的函数关系.在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的基础上加上了偏振片,实现了双线偏振光的干涉.通过调整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从而获得了偏振平面不同夹角下的干涉图样,并使用CCD成像技术记录了干涉图样,将理论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理论预言在定性上获得了实验支持.
李德胜廖立新李芳朱聿蔚
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仪CCD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