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鲜阳

作品数:664 被引量:1,485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期刊文章
  • 30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0篇医药卫生
  • 10篇机械工程
  • 6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4篇动脉
  • 198篇介入
  • 194篇缺损
  • 171篇间隔缺损
  • 165篇心脏
  • 154篇先天性
  • 153篇介入治疗
  • 142篇封堵
  • 125篇先天性心脏
  • 124篇先天
  • 122篇肺动脉
  • 120篇心动图
  • 116篇心脏病
  • 115篇超声
  • 109篇房间隔
  • 106篇先天性心脏病
  • 101篇房间隔缺损
  • 100篇超声心动图
  • 90篇未闭
  • 82篇动脉导管

机构

  • 604篇沈阳军区总医...
  • 5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沈阳医学院沈...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第20...
  • 5篇锦州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武警辽宁省总...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沈阳医学院
  • 3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648篇朱鲜阳
  • 347篇韩秀敏
  • 264篇王琦光
  • 241篇张端珍
  • 239篇邓东安
  • 222篇侯传举
  • 185篇盛晓棠
  • 180篇崔春生
  • 167篇张坡
  • 120篇张玉威
  • 84篇全薇
  • 65篇陈火元
  • 62篇金岩
  • 32篇孟立立
  • 29篇肖家旺
  • 28篇魏明
  • 18篇师绿江
  • 17篇钱武扬
  • 16篇汪曾炜
  • 13篇刘剑立

传媒

  • 61篇沈阳部队医药
  • 31篇心脏杂志
  • 19篇中国介入心脏...
  • 19篇中国临床医学...
  • 15篇中国循环杂志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2篇岭南心血管病...
  • 12篇中华超声影像...
  • 1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1篇首届中国先天...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10篇医学影像学杂...
  • 10篇第17届全军...
  • 9篇中国医学影像...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临床心血管病...
  • 9篇THE 22...
  • 9篇第15届中国...
  • 9篇THE 23...

年份

  • 6篇2018
  • 45篇2017
  • 37篇2016
  • 15篇2015
  • 28篇2014
  • 22篇2013
  • 66篇2012
  • 75篇2011
  • 16篇2010
  • 41篇2009
  • 44篇2008
  • 44篇2007
  • 20篇2006
  • 30篇2005
  • 48篇2004
  • 18篇2003
  • 24篇2002
  • 12篇2001
  • 6篇2000
  • 7篇1999
6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所致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先心病所致重度PA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8-05至2010-06,33例先心病所致重度PAH患者,均为左向右分流型,无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机会,年龄>10岁者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所有患者在...
贾丽娟朱鲜阳张端珍
关键词:西地那非心电图
文献传递
房间隔缺损患者Nkx2.5基因编码区突变检测及意义
2009年
为初步探讨心脏正常发育相关基因(Nkx2.5)突变或异常表达导致房间隔缺损(ASD)的发生机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DNA测序和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检测106例ASD患者Nkx2.5基因全部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或突变位点。结果表明,在Nkx2.5基因的外显子1中发现G264A位点基因改变,导致氨基酸由丙氨酸转变为苏氨酸(A30T),并对新发现的基因改变位点采用限制性酶切分析方法进一步证实其存在,而对110例正常人该位点的限制性酶切分析未发现存在其位点的改变,证实其位点改变为突变位点。结论:新位点A30T基因改变进一步导致的转录蛋白改变可能是ASD发病的重要的遗传基础。
张晶王琦光朱鲜阳李霞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基因突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价值
侯传举朱鲜阳张端珍王琦光邓东安韩秀敏盛晓唐
门诊先心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通过门诊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再评估先心病相对发病率、常见畸形并发症特点和患儿母亲自然史及孕情。<br>  方法:从2005年1月起,由先心病内科专家门诊负责,对先心病明确诊断的初诊病人连续...
朱鲜阳张玉威王琦光韩秀敏张端珍盛晓棠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年龄优生优育
卵圆孔未闭不可忽视
2007年
郑庆厚朱鲜阳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栓塞反常性
超声导引下小儿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215例临床报告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导引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215例,其中单一ASD213例,多发性ASD2例。男93例,女122例,年龄2~15岁,平均10.2岁。体重11~87kg,平均35.8kg。其中9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室上速、室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房室传导阻滞Ⅲ°,二尖瓣脱垂合并轻度关闭不全各1例。215例患者术前均作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用TTE或食管超声(TEE)监测导引介入治疗全过程。术后用TTE随诊。结果:215例患者应用进口及国产闭合器成功闭合缺损,成功率100%。经TTE测量ASD直径5~32mm(平均17.14mm),TEE测量直径7~32mm(平均18.45mm),闭合器型号8~40mm(平均21.88mm)。215例患儿术后TTE随诊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小儿ASD是安全可靠的。
邓东安侯传举朱鲜阳韩秀敏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临床研究
邓东安侯传举朱鲜阳韩秀敏王琦光金岩全薇柳阳王淑范
该项成果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Amplatzer闭合器,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及合并畸形的临床研究,立题新颖,介入治疗病例数量大,缺损直径大,合并畸形多,病情复杂程度大,手术成功率高达99%~100...
关键词:
关键词: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并发严重血小板减少
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有助于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血管病。经导管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创伤小,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技术进步和装置改进,无论PDA直径和形状,几乎所有的PDA均可经导管关闭。经...
张坡朱鲜阳韩秀敏
文献传递
房室隔缺损心电图特点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关系
2001年
为总结房室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特点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对153例部分型房室隔缺损(PAVC)和38例完全型房室隔缺损(CAVC)术前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对其中100例 PAVC 和30例CAVC 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PAVC 心电图特点是 QRS 电轴左偏(79.7%),Ⅰ度 AVB(66.7%)和 RBBB(85%);CAVC 电轴左偏84.2%,Ⅰ度 AVB81.6%,RBBB39.5%,呈 R 和 Rs 占42.1%。②血流动力学显示 PAVC 为低压、低阻、大分流;CAVC 为高压、高阻、大分流。③肺动脉收缩压(PSP)不影响 QRS电轴左偏和Ⅰ度 AVB 的发生率,但高的 PSP 明显增加右房大(RAH)、右室肥厚(RVH)和双室肥厚(BVH)的比例。④若心电图有 RAH,则心胸比值均≥0.60,并常同时存在Ⅰ度 AVB,主要为 P-A 延长(92.3%)。结论:①房室隔缺损心电图特点是 QRS 电轴左偏和Ⅰ度 AVB 的联合存在,除 RBBB 外不受血流动力学影响。②RAH 增加Ⅰ度 AVB 的发生率,主要表现为 P-A 延长。
韩秀敏张玉威朱鲜阳邓东安王淑范全薇
关键词:房室隔缺损心电图改变血流动力学
动脉导管未闭的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关系被引量:3
1995年
30例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SP≥体循环收缩压80%)ECG特点是:心房颤动,右心房增大,QRS电轴右偏,V1Ra或rsR'型或者V呈rS型.右心室或双心室肥厚.V5-6单纯T波倒置或低平。肺动脉医正常至中度升高的30例,ECG是:正常电轴,V1呈rS型和v5-6呈qRs型,双室肥厚仅7%,无单纯右心室肥厚。单纯ST-T改变伴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是PDA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常见ECG特点。属高压、低阻、大分流;而表现T波倒,不论伴双心室或右心室肥厚,一般多属高压、高阻,中到小分流。
张玉威师绿江张苏皖朱鲜阳邓东安全微严子才李莉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心电图
共6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