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民
- 作品数:199 被引量:9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气胸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气胸的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LC中出现气胸的8例患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引流治疗后,所有患者气胸均消失、痊愈出院,无死亡率。平均住院11d,无胸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复查B超或胸片显示胸腔无积气、积液,患者无异常感觉,生活质量良好。结论LC中气胸的发生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及时发现是关键,立刻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良好。
- 李虎城刘吉奎董家鸿邹一平李为民黄辉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 肝细胞癌中nm-23H_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3年
-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nm 2 3H1 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 :89例肝细胞癌组织中nm 2 3H1 阳性表达 3 4例 (3 4/ 89,3 8.2 0 % ) ,阴性表达 5 5例(5 5 / 89,61.80 % ) ;有直接浸润或远处转移的 49例病例中 12例nm 2 3H1 表达阳性 (12 / 49,2 4.49% ) ,无直接浸润或转移的 40例病人中 2 2例表达阳性 (2 2 / 40 ,5 5 .0 0 % ) ;5 1例能手术切除的肝癌中 2 8例nm 2 3H1 表达阳性 (5 4.90 % ) ,3 8例未能手术切除的病例中 6例表达阳性 (15 .79% )。提示有转移浸润的肝细胞癌组织nm 2 3H1 基因阳性表达远低于无浸润转移者 ,说明nm 2 3H1 基因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浸润有着一定的关系 ;病灶能手术切除者其nm 2 3H1 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地高于不能手术切除者 (P <0 .0 1) ,因此认为肝细胞癌的nm 2 3H1 表达可作为术前判断肝癌能否切除的参考指标。
- 李为民郑方杜继东萧荫祺许红兵
- 关键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局部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NBCA胶注射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患者30例。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25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在支撑喉镜下进行血管瘤内NBCA胶注射,NBCA胶与碘化油混合浓度为25.0%~33.33%,根据血管瘤大小,用胶量为0.5~2.0ml。病变局限于口咽且直径<1cm的5例患者未行气管切开术,在开口器下进行注射。术后用纤维喉镜观察不同时间血管瘤脱落情况。结果:瘤体直径<1cm者,1个月内完全脱落治愈;≥4cm者,脱落治愈时间延长至3.5个月。3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7年,均治愈,无血管瘤复发。结论:采用NBCA胶局部栓塞治疗血管瘤,可避免颈部切开治疗所造成的颈部创伤,减少颈部出血量,也避免了采用局部注射化疗药物治疗必须多次手术所造成的痛苦,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李为民冯勃王嘉陵武文明刘良发王荣光黄东雁
- 关键词: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瘤喉镜
- 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15例报告
- 2014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为1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胃束带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25~49岁,平均(37.0±7.12)岁。束带向食管滑动1例,减重失败后患者要求取出束带1例,束带腐蚀胃壁造成胃瘘1例,束带向胃体滑动造成梗阻9例,需要妊娠3例。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0±9.23)min。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日晚患者即可下地活动,术后第1天可进流食,术后住院3~5 d,平均(4.0±0.8)d,术后第7天拆线。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平均(15.0±5.18)个月。患者饮食正常,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结论:腹腔镜胃束带术是可逆性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取出术可行、安全。
- 王瑞官李为民郑方刘浩润吴田田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病例报告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福爱乐医用胶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邹一平李为民郑方黄辉杜继东许红兵萧荫祺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福爱乐医用胶出血胆漏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比较
- 2000年
- 张继伟范作升李为民肖荫祺许红兵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术肝功能
- 白细胞介素-35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5(IL-35)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外周血IL-35含量;CCK-8法检测外源性IL-35在体外对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和划痕实验检测外源性IL-35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IL-35在HCC患者外周血的IL-35含量[(i18.45±28.66)ng/L]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39.56±11.15)ng/L,P〈0.05];加入外源性人重组IL-35可以显著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结论IL-35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生物学特性。
- 王海明刘浩润肖漓赵洪强高钰崔洪涛李为民
- 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活性迁移
- 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大鼠肝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1)改变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制作ACST大鼠模型,正丁酸钠干预,不同时相点检测肝组织HMG-1及TNF-α表达,同时观察肝功能及结构改变。结果ACST组12~24 h肝组织HMG-1和TNF-α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P<0.05或0.01)。正丁酸钠处理可显著抑制ACST后12~24 h肝组织HMG-1 mRNA表达(P<0.01),并明显下调肝组织TNF-αmRNA表达及TNF-α水平(P<0.05或0.01),同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肝脏的病理形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ACST大鼠肝组织HMG-1表达可促进局部TNF-α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诱导ACST大鼠急性肝功能损害。
- 杜继东李为民萧荫祺刘浩润冯玉泉姚咏明
- 关键词:胆管炎高迁移率族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
- 白细胞介素-37在人HepG2细胞中的表达
- 2016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在人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中的表达,及在炎症因子刺激下,HepG2细胞中IL-37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在37℃、5%CO2条件下培养人HepG2细胞,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细胞,分别于刺激24h、48h、72h后提取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总RNA、总蛋白,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细胞中IL-37-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在LPS刺激细胞72h后,运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IL-37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结果]RT-PCR结果证明HepG2中存在IL-37-mRNA的表达,且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IL-37-mRNA表达增多,0h(无刺激)、24h、48h、72h灰度值分别为0.10±0.008、0.14±0.014、0.22±0.010、0.28±0.01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细胞中存在IL-37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趋势与IL-37mRNA表达趋势相同,即随着刺激时间延长,HepG2中IL-37蛋白表达增多,由24h、48h、72h分别为0.54±0.16、0.87±0.04、1.51±0.18;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显示IL-37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结论]人HepG2细胞中存在IL-37表达,炎症因子刺激后,IL-37mRNA及IL-37蛋白表达水平均呈升高,趋势相同;IL-37在HepG2细胞质内和细胞核内均表达,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最为丰富。
- 刘航李为民刘浩润赵洪强王瑞官龙婷
- 关键词:脂多糖
- 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
- 2001年
- 郑方萧荫祺许红兵李为民赵铭
-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