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书靖

作品数:15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种源
  • 6篇油松
  • 4篇引种
  • 3篇种源选择
  • 3篇侧柏
  • 2篇地理变异
  • 2篇引种试验
  • 2篇生长量
  • 2篇种源试验
  • 2篇落叶松
  • 2篇苗期
  • 2篇白榆
  • 2篇班克松
  • 1篇地理
  • 1篇性状
  • 1篇性状变异
  • 1篇引种试验研究
  • 1篇引种效果
  • 1篇引种栽培
  • 1篇幼林

机构

  • 14篇甘肃省林业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张掖祁连山水...

作者

  • 15篇李书靖
  • 8篇王芳
  • 7篇何虎林
  • 4篇党宏忠
  • 4篇周建文
  • 2篇姜成英
  • 1篇马常耕
  • 1篇孟少童
  • 1篇沈熙环
  • 1篇王红梅
  • 1篇王三英

传媒

  • 10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全国林木遗传...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落叶松在甘肃引种效果的分析
1989年
落叶松属天然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及新疆等地,它包括红杉和落叶松两大族。历史上甘肃南部的洮河,岷江林区虽有零星天然分布的红杉(又称波氏落叶松),但现存资源已越来越少,落叶松族在我省无自然分布。为丰富树种资源,解决短期木材供应紧张局面,改变针叶树种造林单一的现状,自1963年,我省小陇山林业局从山西、辽宁等地开始引进落叶松育苗造林以来,全省各林区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该项工作已取得宝贵的经验,为我省广泛引种落叶松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李书靖童宝昌马常耕
关键词:落叶松引种
华北落叶松生长量与立地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30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华北落叶松在甘肃大部分地区都可引种栽培,但引种效果差异很大。东南部地区引种造林生长速度快,增产潜力大,大夏河、祁连山等地造林效果差,20龄时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东南部地区平均生长量的60%、70%和23%。生长量大小与引种地区的立地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水分是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温度;海拔高度与热量有关,海拔增高,温度降低,生长速度也随之减慢。
李书靖党宏忠何虎林王芳王三英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引种栽培
黄松、班克松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从美国引进黄松、班克松种子 ,以油松为对照 ,分别进行多点育苗 ,并营造对比试验林。 5年来对其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初步表明 :黄松和班克松在我省陇南等地区适应性强、生长稳定。5年生黄松平均树高为 0 .2 4m,平均地径为 0 .6 5cm;班克松平均树高为 0 .42 m,平均地径为 0 .71cm。班克松 5年生当年高生长平均为 10 .5 1cm,油松只有 7.5 8cm,地径生长也与油松接近。
李书靖党宏忠王芳姜成英冯克敏
关键词:班克松引种试验
油松4个产地共40个半同胞家系苗期及试验林调查分析
2022年
【目的】研究油松不同产地半同胞家系苗期和造林后表现,探索制定油松育种策略的依据。【方法】试验种子采自内蒙古宁城、河北遵化、山西上庄和河南卢氏等能代表上述产地的4个种子园,共含40个半同胞家系。在甘肃华池山庄林场育苗和造林。【结果】(1)育苗和试验林期间苗木保存状况在产地和家系间没有观察到异常,提供了需要深入研究的信息。(2)4个产地4年生苗高和地径平均值变动于68.8~76.7 cm和5.3~5.6 mm间;40个家系苗高和地径在53.4~105.4 cm和4.2~6.6 mm;各家系内苗高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变动于12.7~21.2 cm,相当于各该家系当年苗高的17%~34%。4个产地4年生苗高变异系数为12.1%~18.2%,地径为9.9%~12.8%;家系4年生苗高的变异系数为3.1%~6.2%,地径3.9%~6.9%;试验林40个家系22年生树高和胸径变动于5.38~6.74 m和8.13~14.25 cm。在产地、家系和家系内生长都存在差异,选择空间大。(3)各产地1~2年生苗高序次有变动,后趋于稳定,家系3年和4年苗高序次基本相同;试验林8、12、17、21、22龄树高相关,胸径12龄后相关;3~4年生苗高与试验林22年生树高的序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供试种子远距离育苗和造林,保存状况未见异常;在产地、家系、家系内3个层次中,苗木和试验林的高、径变幅都较大,多层次选择,可以提高增产潜力;早期选择的年龄可能显著提前。
沈熙环李华峰赵社教马建伟李书靖王珺
关键词:油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
油松种源试验幼林阶段初报
<正>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甘肃植树造林和飞播造林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油松种源的研究,为今后种子的区划和选择最佳种源提供依据。本试验自1979年开始,收集北方9个省区共18个产地。在甘肃小陇山和兰州东郊大
李书靖周建文
文献传递
油松种源局部分布区试验
1996年
油松种源局部分布区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量的差异仍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其变异幅度不如全分布区的大,但表现速生的种源与全分布区试验基本一致。综合3次试验得出,秦岭、伏牛山地区以及陕北的桥山、黄龙山一带是甘肃油松造林的优良种源区。今后我省大多数地区油松用种应以南部型和中西型中的商县、洛南、太白、南召、卢氏、广元、黄陵和黄龙等种源为主要对象,禁止调用分布边缘地区的油松种子。
李书靖何虎林王芳
关键词:油松种源
全文增补中
白榆地理变异及种源选择研究被引量:2
1990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白榆分布区内收集的四十个种源和黄淮平原一带收集的八个种源,在我省三个试验点采用统一设计进行全分布区试验和中间试验。经十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各种源生长量、生长节律、主干高度、干形指数、干梢长度等十八项数据,并对获得的资料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榆种源间差异极显著,优良种源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达37.5%,优劣种源相差3.2倍,本省种源仅为最优种源平均生长量的68%。根据各种源生长量,主干高、单叶面积、干枯率等六个性状指标和经纬度、温度、降水量等六个气侯因子,综合评定出以河南为中心的白榆产地为白榆的优良种源区,同时根据种源的生产力和生长稳定性,确定了适宜甘肃的优良种源,并对今后我省白榆无性系的造林等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意见。
李书靖周建文宋国贤刘健杨茂盛
关键词:白榆种源无性系
甘肃地区油松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收集油松分布区范围内的种源 4 5个 ,经两次全分布区及局部分布区历时 1 8年试验结果表明 ,种源间生长和适应性状差异显著 ,种源与立地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种源高生长与年龄、冠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据 1 7个变量的主分量分析 ,参试种源分为速生型、中生型和慢生型 3类 ,黄陵、洛南、南召 3个最优种源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 6 5%、1 0 2 %和 2 6 4%,增产效益显著。陕西、河南一带的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是甘肃今后油松调种的主要范围 ,分布在边缘地带的油松种源生长普遍较慢 。
李书靖周建文王芳何虎林冯克敏
关键词:油松种源选择区试
白榆不同造林密度与生长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营造株行距1×1m、1×2m、2.5×3m不同造林密度的白榆试验林,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栽植密度对林分的高生长影响不大,但对胸径生长影响非常明显。2.5×3m密度的试验林比1×1m、1×2m密度的胸径生长大32.03%和52.48%;1×2m密度的比1×1m密度的胸径大15.49%。根据树冠与胸径生长的关系推算合理的栽植密度,兼顾用材等经济效益营造白榆成片林,培育8cm以上的小径材,初植密度每公顷不能大于5000株;培育16cm以上的中径材,初植密度每公顷不能大于1500株。
李书靖何虎林王芳
关键词:白榆造林生长量
侧柏地理种源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1998年
收集我国侧柏分布区内的种源71个。据在兰州、正宁、两当、张掖等6个试验点历时14a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山东泰安、河南确山、河北获鹿等优良种源树高、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8%和10.3%,选用优良种源造林增益明显。内蒙古、北京、辽宁、山西和陕西一带种源普遍生长较差;太行山、秦岭以东、北京、石家庄以南、淮河流域以北地区种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
李书靖何虎林彭维娴周建文王芳孔东升
关键词:侧柏地理变异种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