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强

作品数:70 被引量:170H指数:6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免疫
  • 11篇红斑
  • 10篇皮肤
  • 10篇过敏
  • 10篇过敏性
  • 9篇皮损
  • 9篇紫癜
  • 9篇过敏性紫癜
  • 7篇细胞
  • 7篇节性
  • 7篇结节
  • 7篇结节性
  • 7篇结节性红斑
  • 5篇蛋白
  • 5篇血清
  • 5篇银屑
  • 5篇皮损处
  • 5篇荨麻
  • 5篇荨麻疹
  • 5篇酶链反应

机构

  • 70篇承德医学院附...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承德市中心医...
  • 2篇承德医学院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沧州中西医结...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70篇李保强
  • 23篇段昕所
  • 20篇陆洁
  • 16篇张春梅
  • 15篇陈丽莉
  • 8篇杜镇
  • 7篇邢恩鸿
  • 7篇于中蛟
  • 7篇王成
  • 6篇刘利君
  • 6篇齐宝全
  • 6篇陆海涛
  • 6篇吴景良
  • 6篇李雪飞
  • 5篇孙立新
  • 5篇胡晓梅
  • 5篇何磊
  • 4篇于忠蛟
  • 4篇蒋青
  • 4篇于淑萍

传媒

  • 20篇承德医学院学...
  • 1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0篇中国麻风皮肤...
  • 9篇临床皮肤科杂...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阴囊单发性扁平苔藓1例
2018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阴囊部暗褐色斑块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阴囊部出现一小丘疹,逐渐增大,伴明显瘙痒,偶有疼痛。曾就诊于本院以皮炎给予乙氧苯柳胺软膏及老鹳草软膏半月余,效果欠佳,遂再次就诊,给予手术切除并作组织病理检验,随访观察至今无复发。
王艳心杜镇王成李保强
关键词:阴囊部扁平苔藓乙氧苯柳胺软膏单发性病理检验随访观察
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处HLA-DR分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结节性红斑皮损中HLA-DR分子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结节性红斑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x 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9例结节性红斑患者皮损(疾病组)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组)表皮、真皮内HLA-DR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1)疾病组表皮内HLA-DR阳性细胞百分比为(4.96±2.51)%,与正常组(0.66±0.43)%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疾病组皮损真皮内HLA-DR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为(28.20±11.98)%,与正常组(7.63±4.90)%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疾病组表皮内HLA-DR阳性表达率为89.80%,显著高于正常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疾病组真皮内HLA-DR阳性表达率为97.96%,显著高于正常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分子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节性红斑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应答过度、造成机体自身组织的损伤有关,考虑HLA-DR分子介导的细胞免疫在结节性红斑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韩晨珠陈丽莉杜镇于淑萍李保强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免疫组化HLA-DR
荨麻疹伴腹水1例
2009年
患者女,14岁。主因全身起风团伴间断腹痛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全身出现风团,伴阵发性腹痛,在当地给予头孢曲松及氢化可的松等治疗,皮疹仍反复发作,且伴阵发性腹痛,尚可忍受。自发病以来无发热,精神饮食较差,大小便基本正常。既往20天前有发热史,曾应用中药治疗。查体:T36.8℃,P90次/分,R18次/分,BP110/60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轻度浮肿,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
李保强宋雪邵雪斋
关键词:荨麻疹腹水
泌尿生殖系感染病原学分析及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2011年
目的了解河北承德地区泌尿生殖系感染常见病原体构成及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定性检测有临床症状或有不洁性史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的沙眼衣原体;培养鉴定淋球菌、支原体,并做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70例患者检出阳性结果214例,其中混合感染40例,占18.69%,以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居多;单纯淋球菌感染占14.02%;单纯沙眼衣原体感染占14.49%;单纯支原体感染占52.80%。对支原体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结论应重视泌尿生殖系混合感染,支原体感染需和临床症状相结合,可首选交沙霉素、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等治疗。
王立平李保强段昕所陆洁于立勤邢恩鸿
关键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暴发性痤疮1例
2011年
暴发性痤疮(acne fulminans,AF)临床少见,往往发病急,常伴有全身症状,现报告1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面颈、胸背起丘疹、结节、脓疱5年,加重伴发热5 d于2008年3月3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始面颈、胸背部起有丘疹、脓疱、结节,痒痛,
齐宝全贾亚楠李保强于中蛟
关键词:痤疮脓疱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GF)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中N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表皮全层均有NGF表达 ,其中基底层为强阳性 ,棘层和颗粒层为阳性 ,角质层为弱阳性 ,阳性信号表达部位主要位于细胞质 ,核膜亦有表达。正常皮肤多数仅在基底层有表达 ,少数于棘层和颗粒层有微量表达 ,其基底层为阳性 ,棘层和颗粒层为弱阳性 ,阳性信号表达部位均位于细胞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中NGF的表达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均 <0 .0 1)。
齐宝全陆洁段昕所孙立新于立勤李保强
关键词:银屑病神经生长因子
铜绿假单胞菌致皮肤坏疽1例
2010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双足部水疱、坏疽半年。患者半年前因冬季足部寒冷,用炭火取暖后双足局部起水疱,自行用针刺破水疱后,流出水样液体。此后水疱反复发作,部分可自行消退,部分呈皮肤坏死、结痂,表皮剥脱后形成溃疡,表面可见脓性分泌物,且范围不断增大,皮疹增多,阂无明显症状,而未行正规治疗。
李保强张春梅陆洁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脓性分泌物皮肤坏死表皮剥脱
多发性毛囊瘤1例被引量:1
2009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右侧臀部丘疹、结节4年”就诊。患者4年前发现右侧臀部散在丘疹,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未经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检查:右侧臀部见多个粟米至绿豆大小的丘疹、结节,正常皮色或淡红色,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中等,无触痛及压痛,部分皮疹中央有毳毛,见图1。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的呈囊样扭曲的毛囊.向皮面外向生长,
李保强于忠蛟
关键词:多发性皮肤组织病理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1例
2009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自幼双手背、双足背起有粟粒大小至黄豆大小白斑及褐色斑.初起皮损较稀少。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夏季皮损加重.无自我感觉,未经任何治疗。其父及其祖父亦有同样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背、双足背可见粟粒大小至黄豆大小白斑及褐色斑,两侧较对称,见图1、图2,面部未见雀斑样损害。其父双手背、双足背亦可见同样皮损,以双手明显,见图3。
齐宝全于中蛟陆洁段昕所李保强张春梅李艳捧
关键词: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银屑病小鼠焦虑样行为学检测与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通过旷场实验以及洞板实验评估银屑病对小鼠焦虑样行为学的影响。方法10个月龄的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通过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1周后应用旷场实验以及洞板实验方法,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银屑病模型组小鼠其探索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但无统计学意义。旷场实验中,银屑病模型组总路程、平均速度、中央区域停留时间、中央区域探索次数较对照组减少,洞板实验中,银屑病小鼠模型组探洞次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结论银屑病可导致小鼠出现焦虑样行为。
何磊陈军陈丽莉李雪飞王皓牛艳东于淑萍秦树存李保强段昕所
关键词:银屑病焦虑旷场实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