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刚

作品数:16 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股骨
  • 4篇椎弓
  • 4篇椎弓根
  • 4篇螺钉
  • 4篇股骨粗隆
  • 4篇股骨粗隆间
  • 4篇股骨粗隆间骨...
  • 4篇粗隆
  • 4篇粗隆间
  • 4篇粗隆间骨折
  • 3篇腰椎
  • 3篇疏松性
  • 3篇椎体
  • 3篇老年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骨质疏松性
  • 2篇动力髋
  • 2篇动力髋螺钉

机构

  • 15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15篇李刚
  • 8篇沈建辉
  • 6篇崔明宇
  • 6篇孙远新
  • 5篇宋银冬
  • 5篇史峰军
  • 4篇张龙
  • 3篇张克非
  • 2篇沙宪辉
  • 2篇刘东
  • 2篇王大勇
  • 2篇王玉兰
  • 2篇巢鹏程
  • 2篇李丹丹
  • 2篇乔添柱
  • 2篇姜屿
  • 2篇王红
  • 1篇李野
  • 1篇武云涛
  • 1篇刘波

传媒

  • 4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弥散分布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经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骨水泥在伤椎内分布情况对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280例单节段0VCF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其中男76例,女204例,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为(73.89±7.34)岁,伤后平均等待手术时间为(3.09±1.33)天,平均推注骨水泥为(4.73±0.79)mL。根据骨水泥分布的不同分为弥散组(131例)和团块组(149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特征(手术时间、骨水泥量)和影像学特征(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骨水泥的渗漏、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完整的随访,通过分析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手术前后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和骨水泥的渗漏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弥散组患者发生椎体再骨折情况少于团块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VAS和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1年的VSA评分弥散组明显低于团块组。结论:经单侧入路行PKP手术,无论是骨水泥弥散分布还是团块分布,患者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而骨水泥呈弥散分布,具有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低等优势。
王大勇卞富成李刚张龙李创新张煜夫胡程宇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入路骨质疏松压缩骨折
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孔入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孔入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孔入路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观察分析患者的康复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2.59±0.96)分明显低于手术前的(5.96±1.48)分,JOA评分(13.25±2.6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0.26±2.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患者中,优17例,良9例,可1例,差1例,康复优良率为92.86%(26/28)。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脊柱内镜经椎板间孔入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其椎间盘功能,减轻其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沈建辉张克非李刚范文灿李福洋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功能障碍指数
一种自动牵引组件及应用其的椎板拉钩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牵引组件及应用其的椎板拉钩。所述自动牵引组件包括挂钩、牵引绳、滚筒、轴承座,以及安全联轴器和减速电机,能够在减速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滚筒安全旋转,用于拉拽牵引椎板拉钩;应用所述自动牵引组件的椎板拉钩,包括前...
王大勇张龙李刚李泽宝 李创新 胡程宇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6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50例,外固定架固定21例。结果术后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各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法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理手术方式。
沈建辉史峰军李刚姜屿宋银冬孙远新崔明宇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外固定架
骨水泥浇铸技术重建椎体稳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自2007年起我科行脊柱肿瘤椎体切除稳定性重建23例,其中我科自行研究设计的脊柱肿瘤椎体切除骨水泥浇铸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共计18例,我们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将该技术与钛网、人工椎体的脊柱稳定重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骨水泥浇铸在椎体稳定重建稳定性与钛网、人工椎体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2)人工椎体也是椎体重建的良好方法,但此种方法价格昂贵。(3)钛网嵌入上下椎体内,椎体高度减低,稳定性欠佳。结论:骨水泥浇铸技术是椎体稳定性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是值得推广的脊柱肿瘤椎体稳定性重建方法。
张克非孙远新崔明宇沈建辉李刚张龙史峰军
关键词:TUMOURPOURING
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DH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及下床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抗弯强度大等优点,且具有静力加压作用和动力加压作用,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沙宪辉王玉兰李新钢李刚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外固定支架并发症
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36例被引量:17
2012年
中老年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绝经后更容易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并且这些患者往往身体较弱,难以接受较大的手术创伤,而长期卧床会加重骨质疏松和带来许多卧床并发症。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突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刘东孙远新张克非史峰军王红李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的体会附28例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索和研究解剖型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8例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患髋功能。结果:本组随访12~3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8个月。根据黄公怡临床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差1例。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符合股骨近端解剖形态,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简单实用,安全有效,对股骨头血供干扰小,内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活动和负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崔明宇乔添柱孙远新宋银东沈建辉李刚张龙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解剖型锁定钢板
骶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法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S2椎弓根的解剖特点及与周围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探讨以第一骶后孔与骶外侧嵴为解剖标志的S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取20具成人干燥骶骨标本,其中15具分别从S1-S2和S2-S3椎体融合遗迹(骶横线)处平行骶骨底平面截断骶骨,观察S2椎弓根的形态;在第一骶后孔下缘最低切迹处平行骶骨底平面截断骶骨。在S2椎弓根前部(即盆面),截面与骶前孔外侧缘连线的交点为A点,与耳状面前缘(即骶髂关节处)的交点为B点。在截面上测量骶外侧嵴(X点)与A、B两点连线即XA线、XB线长度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α角、β角;在截面上测量骶中间嵴(Y点)与A、B两点连线即YA线、YB线长度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γ角、θ角;在5具完整的干燥骶骨标本上于X点向前外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为矢状面平行骶骨底,角度在α角与β角之间,并行CT扫描观察螺钉的位置。在10具经福尔马林浸泡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骶骨前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观察骶前孔、骶髂关节与骶前交感干、髂内动静脉的关系。并按照上述测量结果分别在X、Y点向前外侧置入S2椎弓根螺钉,使螺钉穿出骶骨前方,落在骶前孔外侧缘与耳状面前缘之间。观察螺钉的出钉点与骶前血管神经的关系。结果:S2前方有大量的骨质可供螺钉置入。XA为26.0±1.7mm,XB为33.1±1.1mm,α角为22.1°±2.0°,β角为36.0°±3.7°;YA为30.1±0.8mm,YB为35.5±1.0mm,γ角为36.7°±1.5°,θ角43.8°±1.3°。在骶髂关节前方从骶前孔外侧缘开始向外侧依次有髂内静脉、髂内动脉、髂外静脉、髂外动脉。第1骶前孔与第2骶前孔之间的前外侧有S1神经通过。骶前交感干走形在骶前孔内侧缘,出钉点在骶前孔外侧,髂内动静脉后方。结论:S2椎弓根前外侧置钉安全可行,向前外侧固定时螺钉不能突破前方骨皮质,以免伤及骶前血管及神经。以骶外侧嵴与第一�
刘景臣李野李刚武云涛刘波王建华朱庆三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解剖学
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42例临床分析
2012年
腰椎滑脱症公认的手术治疗原则是神经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和融合固定。2004年1月—2010年6月年本科应用椎弓根螺钉落差复位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14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宋银冬崔明宇史峰军李丹丹李刚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弓根螺钉椎体复位神经减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