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2H指数:6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钠碘转运体基因在不同哺乳期大鼠乳腺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观察钠碘转运体(NIS)基因在不同哺乳期大鼠乳腺的表达变化,探索乳腺摄碘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Wistar大鼠75 只,其中雌性 60 只、雄性 15只,体质量为 220 - 250 g。将雌性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未孕对照组和哺乳第 7、14、21天组,每组15只。常规饲料喂养,饮用自来水。除未孕对照组外,其他3组雌鼠与雄鼠按3 ∶ 1合笼交配,分别在哺乳第 7、14、21天时分离乳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IS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 NIS主要表达于大鼠乳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与基底外侧膜上,可见棕黄色颗粒。各组间大鼠乳腺组织的NIS mRNA表达(0.79 ± 0.11 、1.05 ± 0.21、0.98 ± 0.18、0.89 ± 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5.965,P 〈 0.05),其中哺乳第7、14天组高于未 孕对照组(P均 〈 0.05);各组间大鼠乳腺组织的NIS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32.747,P 〈 0.05),其中哺乳 第7、14、21天组高于未孕对照组(P均 〈 0.05)。结论 NIS在不同哺乳期大鼠乳腺组织中均有表达,哺乳早期表达水平较高,摄 碘能力较强。
- 金佰明祁艳波钞虹李刚李洪杰万思源
- 关键词:泌乳乳腺钠碘转运体
- 微信平台辅助预防医学教学研究
- 2017年
- 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使用与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其以自身的丰富的功能与技术支持,使得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助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日渐突显,故将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与传统课堂以及课外教学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本研究应用微信平台辅助预防医学课堂教学,该平台可节省大量课堂时间,实现师生实时互动交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万思源祁艳波钱学艳金佰明李刚
- 遗传性共济失调一家系5例
- 2009年
- 张淑玲许晶周丽徐亚茹张萌李刚李煜蔚
- 关键词:遗传性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家系进行性加重病理反应体积缩小
- 关于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草甘膦对小鼠肠道菌的影响
- 2023年
- 草甘膦是全球用于控制农业和农业杂草的膦酸盐和系统性除草剂之一。近年来由于草甘膦暴露增加疾病风险的研究被广泛报道。本研究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草甘膦暴露小鼠粪便肠道菌特征,探索降低草甘膦毒性靶点提供思路。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给予0或500 mg/Kg/day的草甘膦溶液,连续灌胃30天。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粪便菌群结构。结果 草甘膦未显著影响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门水平,Patescibacteria的丰度在草甘膦组显著降低。11个菌属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升高丰度的菌包括UCG-010、Eisenbergiella和Butyricimonas,丰度降低的为Adlercreutzia、Clostridia_UCG-014、Acutalibacter、Candidatus_Saccharimonas、Defluviitaleaceae_UCG-011、RF39、UBA1819和Candidatus_Arthromitus。结论 草甘膦暴露未影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但能够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
- 齐磊李刚程宇张莹董艳梅
- 关键词:草甘膦肠道微生物RDNA
- 基于UMU平台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UMU平台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在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齐齐哈尔某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1班和实验2班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UMU平台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和评价,应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试测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问卷调查学生学习效果。结果:计入最终考核的网络课程学生完成率较高(80%以上),不计入最终考核的课程完成率较低(20%以下)。网络课程能够降低学生考试焦虑(t=5.98,P<0.01),提升认知策略(t=-4.61,P<0.01)。课程平均积分越高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越好(t=3.64,P<0.01),且96.7%的学生支持应用UMU平台进行辅助教学。结论:应用UMU平台能够方便学生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 李刚钞虹杨晓蕾李洪杰齐磊
- 关键词:教学效果
- HPLC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检测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 AgilentTC-C18(4.6×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乙酸铵溶液(90∶10),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结果熊果酸49~7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11%,RSD=0.78%(n=9)。结论本法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中药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 李刚蔡德富刘吉成
- 关键词:夏枯草熊果酸HPLC
- 玉米须水提物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玉米须水提物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水溶提取法制备玉米须水提物。采用高脂高糖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玉米须水提物干预组,共3组。600mg/(kg.d)剂量的玉米须水提物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体重和肾脏肥大指数,免疫组化法分析肾脏中肾小球内TGF-β1表达水平,并作HE染色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肾脏肥大指数和肾小球内TGF-β1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玉米须水提物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肾脏肥大指数、明显使肾小球内TGF-β1表达减少(P<0.05或P<0.01),并对肾脏病理改变有所改善。结论玉米须水提物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 李刚温宪春李雪岩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转化生长因子Β1
- HPLC测定吡拉西坦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测定吡拉西坦注射液中吡拉西坦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UltimateTM-Cl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吡拉西坦线性范围0.18~0.5mg/ml,回归方程为:Y=6.275×105X+7.9×103,r=0.9996,平均回收率99.94%,RSD是0.45%。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李刚梁鑫付双孔寰宇刘军张丽艳
- 关键词:吡拉西坦HPLC
- 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红花抗肝纤维化提取物特征图谱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一种红花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安捷伦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梯度洗脱相;流速为1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检测了16批不同来源的红花样品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提取物,通过相似度分析建立了红花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对不同产地的红花提取物特征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了16批红花药材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32个共有色谱峰。结论本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好,所建立的红花抗肝纤维化提取物的特征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以用于高质量红花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 李文静张昊于庆莲牛英才郭丽娜李刚丛欢洪博
- 关键词:红花高效液相色谱法
- 毒理学基础课程中学生网络资源利用意愿与移动平台使用满意情况研究
- 2021年
- 目的:文章就UMU互动平台在毒理学基础课程应用后效果进行评价,探讨网络学习意愿与UMU互动平台使用情况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中移动终端平台应用、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供依据。方法:应用UMU互动平台,在课程结束时向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网络学习意愿及学生使用UMU互动平台评价。结果:学生主动通过移动终端学习视频资源的意愿普遍不高。学生对网络资源学习接受度较好,能够正确认识视频等网络资源对学习的正向促进作用。学生对UMU互动平台的评价较好。网络学习意愿与UMU评价得分具有相关性。结论:网络学习意愿越高,对互动平台教学改革的接受度越好。在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时候应当注重教学设计,强调互动和有用性。
- 齐磊祁艳波董艳梅娄峰阁薛海峰程宇李刚
- 关键词:网络平台学习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