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印凤
-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阻塞流的多场景终端区容量影响机理被引量:3
- 2014年
- 为研究终端区容量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和趋势,基于终端区运行特性分析,综合考虑航线长度、飞行速度、管制间隔等因素,采用阻塞流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终端区容量网络模型.以杭州萧山机场终端区为例,构建了恶劣天气发生位置、双跑道运行模式等多运行场景,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终端区容量的作用关系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终端区容量受恶劣天气影响呈不均匀阶梯状递减,下降梯度与航线的可替代性紧密相关,当影响AND方向单一进场航线时,容量下降10-20架次/h;不同的多跑道运行模式下容量相差明显,容量区间在33-108架次/h.
- 李印凤胡明华彭瑛王宏伟
- 关键词:空域容量
- 一种机场容量需求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容量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收集机场历史飞行量数据以及机场所在城市社会经济数据,提取影响机场飞行量的关键指标,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指标,构建机场飞行量预测模型;统计分析机场历史飞行计划数据,提取...
- 张洪海李印凤胡明华田文杨磊陈丹丛玮代晓旭蒋京芩
- 文献传递
- 终端区容量评估技术研究
- 随着空域流量的增加,管制员工作负荷不断增大并已成为制约终端区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空域结构也对终端区容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评估终端区容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理论和实...
- 李印凤
- 关键词:管制员复杂网络终端区仿真
- 文献传递
- 基于阻塞流的机场终端区极限容量评估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为确定机场终端区最大容量保障能力,即极限容量,从终端区运行特点分析出发,综合考虑进离场航线长度、飞行速度、管制间隔等因素,构建进离场网络流模型,并以跑道Pareto容量包络线作为约束,分析进离场航线网络与跑道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阻塞流的机场终端区极限容量评估模型。以杭州萧山机场终端区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借助模型分析了不同流量控制策略下终端区容量包络线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移交间隔变大,终端区容量包线有内移的趋势,进场容量由33架次/h逐步降为25架次/h。
- 李印凤胡明华王宏伟袁立罡田文张颖
- 关键词:空域容量网络流机场终端区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概率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概率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即通过收集与整理与目标机场起降航班预测时刻和实际时刻相关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某单位时间片下飞行流量分布,利用二重划分法判定误差分布规律,并以单一定量预测为基础,实现...
- 田文李印凤代晓旭刘继新薛磊张颖胡彬
- 文献传递
- 一种全国飞行流量时空分布预测推演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国飞行流量时空分布预测推演系统及方法,预测推演系统包括空域结构模块、基础数据模块、飞行需求预测模块、飞行流量时空分布推演预测模块以及分析显示模块,前三个模块用于存储与维护全国飞行流量相关数据,后三个模块...
- 张洪海杨磊陈丹胡明华李印凤张颖薛磊丛玮
- 文献传递
- Petri网在制造系统和工作流建模中的应用
- 2012年
- Petri网是对离散并行系统的数学表示,既有严格的数学表达方式,又有直观的图形表达方式,适合于描述异步并发、分布式和不确定计算机系统模型。Petri网理论在制造系统与工作流建模中的应用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Petri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制造系统中各类网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语言对当前流行的工作流模式的支持情况。
- 郑罡韩云祥李印凤陆志伟王利李强赵晶晶房岩
- 关键词:PETRI网工作流建模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概率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机场概率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即通过收集与整理与目标机场起降航班预测时刻和实际时刻相关历史数据,统计分析某单位时间片下飞行流量分布,利用二重划分法判定误差分布规律,并以单一定量预测为基础,实现...
- 田文李印凤代晓旭刘继新薛磊张颖胡彬
- 复杂机场终端区空域资源配置关键技术研究
- 随着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终端区作为航空运输网络的关键节点,运行压力逐渐增大,尤其是飞行量较高的繁忙机场终端区,具有进离场航线相互交织、机动空间狭小、航班密度高等复杂性特点,已成为飞行冲突频发、航班延误加剧的“瓶颈”空域...
- 李印凤
- 关键词:空中交通机场终端区空域管理
- 一种终端区利用率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终端区利用率量化评估是解决终端区运行瓶颈、挖掘运行潜力的重要前提。现有方法大都面向全空域,指标缺乏通用性。聚焦终端区运行特点,构建了终端区利用率评估指标,基于灰色绝对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灰色主成分评估模型,并对传统灰色绝对关联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以20个典型终端区数据为基础,经模糊C均值聚类验证了所提方法有效正确,且可区分性更好,能够满足多个终端区间的横向对比要求;结合广州终端区雷达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方法更加细致地反映了沿时间轴的资源利用情况,满足单个终端区的纵向对比要求,可以为终端区的天气影响评估及流量管理优化策略评估提供论证依据。
- 王鹏鹏胡明华田文李印凤
- 关键词:航空运输主成分分析模糊C均值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