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恒
- 作品数:49 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幼女生殖系统炎症及损伤诊治分析
- 2000年
- 目的 :重视幼女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收集 38例年龄在 6个月~ 12岁的幼女因生殖系统炎症及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各类生殖道炎症 2 8例 ,尖锐湿疣 2例 ,小阴唇粘连 8例 ,阴道损伤 4例采用了有效独特的治疗方法 ,效果显著。结论 :生殖道感染的发病趋向于复杂化、严重化 ,对幼女的小阴唇粘连及损伤处理方法作了详细介绍 ,疗效好。
- 李宗恒付晓冬张宇娇
- 关键词:生殖系统炎症生殖系统损伤幼女
- MMP-9蛋白和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MMP-9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EM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患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和15例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MMP-9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 (1)异位内膜细胞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内膜;(2)微血管密度值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和对照内膜;(3)MMP-9与微血管密度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没有相关性(P>0.05),在对照内膜中的表达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MMP-9、微血管密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表达增高,这些结果可能与异位内膜的侵袭有关。
- 谢佳李宗恒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MMP-9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皮损组织中K17、IFN-γ、PC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皮损组织中角蛋白17(K17)、干扰素γ(IFN-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27例,取其皮损组织作为A组,取病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作为B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PCNA、K17和IFN-γ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增殖指数26.24%±6.60%,B组10.47%±4.77%,P<0.01。A组K17、IFN-γ的光密度值均高于B组(P均<0.01)。B组K17与IFN-γ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2,P>0.05),A组K17与IFN-γ表达呈正相关(r=0.607,P<0.01)。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皮损组织中PCNA、K17、IFN-γ表达增加有关。
- 李娟李宗恒唐利李燕陈庄
- 关键词: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角蛋白17干扰素Γ增殖细胞核抗原
- 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青春期发育后到40岁前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卵巢功能衰竭、卵巢萎缩、体内低雌激素(E2〈25ng/L)以及高血清促性腺激素(FSH〉40U/L)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潮热多汗、阴道干涩、性欲下降等。
- 郑芹林李宗恒
- 关键词:卵巢早衰卵巢功能衰竭青春期发育继发性闭经低雌激素
- 补肾养经汤合人工周期法治疗卵巢早衰3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补肾养经汤合人工周期法对卵巢早衰患者的疗效。方法:以自身和组间对照观察治疗组(补肾养经汤加西药人工周期疗法)和对照组(西药人工周期疗法)患者血清激素水平以及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症状亦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治愈率为42.11%,对照组为25.71%,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73.68%和60.00%;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1.43%。
- 钟雪梅代嘉莉李宗恒
- 关键词:卵巢功能早衰激素水平
- 影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因素的分析
- 1991年
- 本文对150例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胎儿孕周、体重、胎方位的关系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提出了处理方案。
- 李宗恒
- 关键词:双胎妊娠分娩方式
- 临产孕妇400例心理卫生调查
- 1993年
- 对400例临产孕妇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并与中国女性常模、上海长海医院内科女性患者所作SDS总分及单项分、中国正常人SAS标准分对照比较,结果表明临产孕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提示:孕妇的心理咨询、产前指导对孕产期的心理卫生及优生优育均有积极意义。
- 白克镇李宗恒陈坚无陈冬富
- 关键词:临产孕妇抑郁焦虑心理卫生
- 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生殖器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 4 2例生殖器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生殖器结核农民 (32例 ,2 6 % )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盆腔包块 (34例 ,80 .9% )和腹痛 (2 4例 ,5 7.1% ) ,不孕 (14例 ,33.3% ) ,月经紊乱 (13例 ,31% )。B超检查无特异性。腹水查抗酸杆菌检测阳性率低 (2 8例 )。病检 :干酪样坏死型 (2 0 2 9例 )多见 ,混合型 (5 2 9例 )和增生型 (4 2 9例 )少见。结论 :生殖器结核 ,特别是盆腔结核的临床特异性差 ,与卵巢肿瘤或卵巢癌难鉴别。临床医生应增强对生殖器结核的认识。对难定性的盆腔包块经后穹窿作包块穿刺和宫内膜活检 ,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
- 李宗恒傅晓冬王定玉张宇娇
- 关键词:生殖器结核
- 联合腔镜技术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异位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嵌顿/异位时各种腔镜的联合应用。方法通过对30例患者宫内节育器嵌顿/异位诊治过程的回顾分析来观察联合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经宫腔镜检查后定位节育器直接取出的有15例;9例出现节育环嵌顿,通过宫腔镜检查后电切取出;5例异位于腹腔的患者,其中3例经腹盆腔分粘后取出,另2例因损伤直肠,术中取出节育环并行腹腔镜修补直肠;1例因考虑损伤膀胱术中联合膀胱镜检查后由宫腔镜取出。结论当节育环取出困难,怀疑有节育器嵌顿/异位时,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或宫膀胱镜联合诊治具有明显优势,在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诊断更明确且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郑芹林王明明秦明丽李燕唐利李宗恒
-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膀胱镜
-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1例患者给予肿瘤包块切除后复发,复发者及另一例均采取局部广泛切除,至今未见复发。术中见:肿瘤无包膜,剖面均一灰白色、胶质样,有粘液性间质分隔。病检示:瘤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疏松排列于粘液间质背景中,核无有丝分裂活性,其间有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显示:desmin,vimentin,ER,PR(+),SMA、S-100(-)。结论AAM是一种罕见的、局部浸润性间质肿瘤。侵袭性、复发性是其重要特征,需提高首次诊断的正确性,首次治疗以局部广泛切除为宜,且需长期随访监测。
- 李容李宗恒
-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手术治疗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