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8篇股骨
  • 7篇髓内
  • 6篇内固定
  • 5篇固定器
  • 4篇胫骨
  • 4篇骨型
  • 4篇骨折固定
  • 4篇固定术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 3篇髓内固定
  • 3篇胫骨骨折
  • 3篇纤维管
  • 3篇骨纤维
  • 3篇骨纤维管
  • 3篇股骨骨折
  • 2篇血供
  • 2篇腰神经
  • 2篇针尖

机构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3篇李怀先
  • 4篇欧云生
  • 4篇黄伟
  • 3篇赵玉峰
  • 3篇陆维举
  • 2篇邓佑黔
  • 2篇严为棣
  • 2篇蒋电明
  • 2篇安洪
  • 2篇张宝庆
  • 2篇吴绍尧
  • 1篇权正学
  • 1篇梁熙
  • 1篇谢正祥
  • 1篇吴绍尧
  • 1篇李加乐
  • 1篇柯银强
  • 1篇雷达
  • 1篇鲁晓波
  • 1篇冯大雄

传媒

  • 7篇西藏医药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2
  • 2篇2001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臂屈肌肌起点下移治疗脑性瘫痪腕下垂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前臂屈肌肌起点下移术治疗脑瘫后腕下垂的远期疗效。方法:1976年以来的6例脑瘫后严重腕下垂的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21岁,术前病程5~24年,平均18年。全部患者均行前臂屈肌肌起点下移术。结果:术后经3~10年(平均5.7年)随访,大部分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有效率为67%,2例无效,无并发症。结论:我们初步体会到本疗法对大脑瘫痪性腕下垂有好的疗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病例的选择、挛缩肌肉的彻底松解和严格的术后处理三个环节,否则会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
黄伟李怀先严为棣
关键词:脑性瘫痪上肢
股骨型髓内分叉钉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简单有效的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器械 ,并分析其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将 3 6根成人尸体股骨标本随机分为 3组 ,做成股骨中下段横型骨折的模型 ,分别用股骨型髓内分叉钉、Ender钉和梅花钉固定。各组分别进行抗扭、抗弯和抗拉生物力学试验。临床应用髓内分叉钉治疗股骨骨折 3 4例 ,包括股骨各段的横形、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 (其中 5例为陈旧性骨折 )。 结果 股骨型髓内分叉钉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Ender钉和梅花钉。全部病例经连续随访 ,随访时间 3~ 15个月 ,平均 8.6个月。 3 4例骨折全部愈合 ,无畸形、断钉。按Klemm等功能恢复分级标准 ,优良率为 10 0 %。 结论  ( 1)股骨型髓内分叉钉的设计符合股骨下段解剖特点 ,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是治疗股骨骨折的新型髓内固定器械。 ( 2 )髓内分叉钉具有适应证广、手术操作简单、不扩髓。
黄伟李怀先安洪蒋电明李加乐柯银强梁熙
关键词:股骨骨折固定术
胫骨应用解剖与胫骨型髓内分叉钉设计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通过胫骨应用解剖测量 ,为胫骨型髓内分叉钉 (TITN )设计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采用成人湿胫骨 30及干燥胫骨 2 0根 ,进行胫骨相关解剖测量 ;用 10套 TITN固定胫骨干骨折 ,摄正侧位 X片 ,观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结果 :胫骨下松质区长度 8.12 cm,胫骨下端宽 4.18cm,胫骨下端矢状径 3.6 5 cm,胫骨结节上缘距上关节面距离2 .0 8cm ,胫骨髓腔最狭部矢状径为 1.2 5 cm ,胫骨结节上方骨斜面倾斜角度为 2 1.0°;TITN固定胫骨骨折 ,操作简便 ,骨折解剖复位 ,其远端分叉状结构与胫骨下端漏斗状髓腔良好相容。结论 :TITN设计符合并充分利用胫骨解剖特点 。
欧云生李怀先赵玉峰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固定骨折固定术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被引量:9
1995年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综合征重庆医科大学(630046)李怀先,张宝庆腰痛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仅以骨科临床所见的腰痛而论,其原因也是很多的。本文根据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解剖学研究,结合62例病人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一个引起腰痛的疾病,命名为腰神经后支骨...
李怀先张宝庆
关键词:腰痛腰神经骨纤维管综合征
滋养动脉结扎对长骨血供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滋养动脉的血流供应骨干的大部分皮质及髓腔内结构。创伤和手术可能损伤滋养动脉。为探讨其损伤后对骨血供的影响,笔者采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法,观察了兔股骨滋养动脉结扎后血液供应的变化情况。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手术方法。选用4~6月龄健康的日本大耳白兔12只,体重1.74~2.24kg,随机分成对照组(6只)。
陆维举李怀先邓佑黔唐均友
关键词:滋养动脉血流供应
田氏脊椎刀脊髓前减压和经椎弓根短节段器械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7例被引量:2
2002年
冯大雄李怀先鲁晓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胸腰椎脱位
髓内分叉固定器
髓内分叉固定器,属于一种骨折内固定器械。它是由导钉一根和固定针2~3根所组成。导钉分头部针体和尖部等三部分。头部有螺帽固定。导钉上有2~3条供固定针穿插用的纵向导槽,导槽靠近尖部有一呈由内向外,逐渐弯曲的弧道,弧道末端有...
李怀先吴绍尧
文献传递
骨科手术操作对长骨血供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1997年
骨膜剥离和髓腔扩大是骨科手术中常用的操作方法,滋养动脉在手术中受到损伤时也需结扎。为了解以上三种操作对股骨血供的影响,作者对24只兔采用核素标记化合物(99mTc-MDP)骨显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手术后当天手术侧放射性计数均少,其中以滋养动脉结扎组减少最多(P值<0.01);髓腔扩大组次之(P<值0.01);骨膜剥离组最少(P值<0.01)。第4天后骨膜剥离组手术侧计数增加幅度较大(P值<0.01),明显高于健侧;滋养动脉结扎组术后第4天,计数已接近健侧(P值>0.05),第9天高于健侧(P值<0.01),髓腔扩大组在实验的第12天内计数一直低于健侧,第12天时计数为0.89(P值<0.05)。由此表明:三种手术后当天血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此后以不同的速度恢复,其中以骨膜剥离组恢复最快;滋养动脉结扎组次之;髓腔扩大组最慢。
陆维举李怀先邓佑黔唐均友
关键词:骨科手术长骨血供
股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尖端分叉长度与固定位置对股骨下段骨折固定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对照性研究股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尖端固定针四种不同的分叉长度及两种不同的固定位置对股骨下段固定强度,为规范股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与它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转子尖端与内收肌结节连线中下1/3交界处的横断型股骨骨折模型。将固定器尖端固定针在导针的侧边出口处以远的分叉长度分为2cm、4cm、6cm与8cm四组,分叉尖端平面控制在内收肌结节平面;另一组选择尖端分叉长度4cm,分叉尖端平面控制在内收肌结节以近3cm平面,标本分别进行抗扭试验与抗弯试验。结果:抗扭试验,尖端分叉长度为2cm、4cm、6cm和8cm,四组的抗扭强度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尖端分叉长度为4cm,固定器不同的两组的抗扭强度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尖端分叉长度4cm,分叉尖端平面处于内收肌结节平面组的抗扭强度分别是6cm组、8cm组、2cm组和固定位置处于内收肌结节以近3cm组的抗扭强度的1.5倍、23倍、29倍和4.5倍;抗弯试验,尖端分叉长度为6cm和4cm,分叉尖端平面处于内收肌结节平面的两组抗弯强度最优,两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cm组的抗弯强度次之,与4cm、6cm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尖端分叉长度为4cm。
赵玉峰李怀先
关键词:骨折固定股骨下段骨折抗扭强度
胫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的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在成功应用股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的基础上,研制出胜骨髓内分叉固定器,并进行了生物力学测试和胫骨有关解剖学测量,为设计及临床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日后应用于临床打下了基础。方法:取成人湿胫骨10根及干燥胫骨10根,进行胫骨形态解剖结构研究,测量其长度,松质骨区和非松质骨区的范围,髓腔大小,峡部范围及大小等。另取36根成人胫骨湿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9根胫骨,每根胫骨人为造成中下1/3交界处横行骨折。第一组胫骨骨折标本用胫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固定,导钉直径8mm,固定外直径2.4mm;第二组用双矩形弹性髓内钉固定,钉宽度8mm;第三级用两根Ender针固定,钉直径4mm;第四组用梅花钉固定,钉直径8mm。固定后,胫骨与内固定器构筑成一个整体,在WD-10电子万能试验机和T-9型旋转试验机上进行扭转试验、弯曲实验和轴向拉伸试验,每组每项实验标本均为3个,记录测得的数据,采用美国SASDATA软件在微机上将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胫骨形态学研究表明,胫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适合胫骨髓腔内固定。扭转实验结果表明:胫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与矩形钉、Ender钉、梅花钉的抗扭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扭强度大小依次为:胫骨型髓内分叉固定器、矩形钉、Ender钉。
欧云生李怀先
关键词:胫骨骨折ENDER钉矩形钉抗弯强度轴向拉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