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构型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以"改良毛粉802F1"番茄为材料,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构型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1的铜胁迫下,外施100μmol·L-1SNP能够显著增加番茄幼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和茎粗,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根系构型中的根长度、根平均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缓解番茄幼苗亚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核膜)的改变,维持番茄幼苗组织结构的稳定,减缓铜胁迫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添加NO清除剂牛血红蛋白后,能显著消除NO的缓解效果。
- 张敏姜春辉李晓云崔秀敏
- 关键词:番茄幼苗铜胁迫一氧化氮根系构型超微结构
- 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3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外源NO对铜胁迫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根系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中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施适量NO(硝普钠)可提高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AsA、GSH含量和AsA/DHA(氧化型抗坏血酸)、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降低DHA和GSSG含量.添加100μmol·L-1BSO(谷胱甘肽合成酶抑制剂)处理下,外源NO可提高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的AsA含量、AsA/DHA及抗坏血酸酶(AAO)、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比活性,降低DHA、GSH、GSSG含量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比活性;添加250μmol·L-1BSO处理下,外源NO提高了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的AsA、GSH、GSSG含量、AsA/DHA及APX和GR比活性,降低了DHA含量及AAO、DHAR和MDHAR比活性.说明外源NO影响了铜胁迫下番茄根系的AsA-GSH代谢循环,并通过调节AsA/DHA、GSH/GSSG的变化来减轻氧化胁迫,从而缓解铜胁迫对番茄根系的伤害.
- 李晓云王秀峰吕乐福尹博张敏崔秀敏
- 关键词:一氧化氮番茄铜胁迫
- 外源一氧化氮介导铜胁迫下番茄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代谢
-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蔬菜,为广大人民喜爱的温室蔬菜之一。随着农业生产上含重金属有机肥、化肥等大量施用,致使菜田土壤受到铜、镉等重金属的污染,进一步污染蔬菜,...
- 李晓云
- 关键词:番茄一氧化氮铜胁迫矿质元素
- 文献传递
- 铜、镉毒害对番茄生长和膜功能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外源NO的缓解效应被引量:18
- 2011年
- 为探讨外源NO(SNP为供体)对50μmol/L铜、镉毒害的缓解效应,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的铜、镉毒害(5μmol/L和50μmol/L)对番茄幼苗生物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光合特性及生物膜ATPase、H+-PPase等功能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镉胁迫显著抑制番茄生长。随处理浓度增加,番茄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番茄长势越差;铜、镉胁迫对根系离子吸收的影响远远大于叶片,尤其是铜胁迫,50μmol/L铜胁迫使番茄根系铜含量增加了12倍。铜浓度的增加对镉含量无影响,镉浓度的增加降低了铜的吸收。铜、镉胁迫使番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显著增加,表现为非气孔限制。50μmol/L铜、镉处理显著降低叶片、根系质膜H+-ATPase、Ca2+-ATPase和根系液泡膜H+-ATPase、Ca2+-ATPase和H+-PPase活性;提高了5和50μmol/L部分处理叶片液泡膜H+-ATPase、Ca2+-ATPase和H+-PPase的活性。表明生物膜功能蛋白对不同程度铜、镉胁迫的响应时间和部位存在差异。铜毒害对细胞质膜ATPase的影响较大,而镉毒害对液泡膜伤害的程度较大。100μmol/L SNP可以显著缓解铜、镉胁迫导致的番茄生长受抑,铜、镉总吸收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
- 崔秀敏吴小宾李晓云李絮花
- 关键词:番茄铜胁迫镉胁迫酶活性
-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番茄铜胁迫的缓解效应被引量:18
- 2012年
-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以"改良毛粉802F1"番茄为材料,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简称EBR)对铜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系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铜胁迫处理相比,外源EBR处理能显著激活铜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根系活力,使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显著升高;铜胁迫显著提高了番茄铜含量(尤其是根系),而外施EBR能够显著降低铜胁迫下番茄叶片和根系铜的含量,提高带有相同电荷的竞争性离子Fe、Zn、Mn含量,利于养分平衡,维持番茄正常的生长代谢。
- 尹博王秀峰姜春辉李晓云崔秀敏
- 关键词:番茄铜胁迫油菜素内酯抗氧化酶矿质元素
- 外源NO对Cu胁迫下番茄Cu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50μmol·L-1Cu2+胁迫下番茄幼苗Cu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Cu胁迫下,番茄幼苗的生物量和株高显著降低33.7%和23.1%,外源NO能够显著缓解这种抑制作用,但各器官中Cu的含量和累积量仍显著升高.Cu胁迫下,番茄幼苗各器官的Cu含量和累积量大小依次为根系>叶片>茎>叶柄,幼苗根系吸收的Cu向地上部的转运大幅降低,外源NO只能缓解而不能消除这种作用.外源NO可以使Cu胁迫下幼苗各器官的液泡和细胞壁中Cu含量显著上升,细胞器中Cu含量降低,从而减轻过多Cu对胞质生理生化代谢的伤害,增强组织细胞对Cu的耐性.外源NO可以提高番茄幼苗根系中醋酸提取态铜(FHAc)、茎中氯化钠提取态铜(FNaCl)、叶柄中FHAc、叶片中乙醇提取态铜(FE)和FNaCl的含量,降低水溶态铜(FW)的含量与比例,以降低过多铜的生物毒性.
- 姜春辉王秀峰尹博李晓云崔秀敏
- 关键词:番茄幼苗CU胁迫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
- 外源NO介导Cu2+胁迫下番茄幼苗活性氧与内源NO代谢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Cu^(2+)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导的番茄幼苗活性氧及NO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在Cu^(2+)胁迫下,番茄叶片和根系氧自由基含量增加,NO释放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降低。外源NO能提高Cu^(2+)胁迫下番茄叶片NR和NOS活性,促进NO的产生,根系NOS活性及NO产量也同时上升。外源NO使精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而Hb(牛血红蛋白,NO清除剂)可部分抵消NO的促进作用,使Cu^(2+)+SNP+Hb处理下番茄精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可见,外源NO的加入可通过酶促和非酶促途径促进Cu^(2+)胁迫下NO的合成,介导NO信号调控网络,调节内源NO、精氮酸和活性氧代谢途径,从而缓解过多Cu^(2+)引起的氧化伤害。
- 王逸筠李晓云王建崔秀敏
- 关键词:番茄一氧化氮活性氧精氨酸一氧化氮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