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树林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率
  • 2篇心率变异
  • 2篇心率变异功率...
  • 2篇血管
  • 2篇卡托普利
  • 2篇梗塞
  • 1篇蛋白
  • 1篇地高辛
  • 1篇动脉
  • 1篇心房
  • 1篇心房纤颤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心室

机构

  • 9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李树林
  • 2篇吴淑伦
  • 2篇王留义
  • 1篇沈玉祥
  • 1篇宋晓卫
  • 1篇李振峰
  • 1篇赵海鹰
  • 1篇陈岩
  • 1篇王丽霞
  • 1篇王宇航
  • 1篇程兆云
  • 1篇张培荣
  • 1篇高传玉
  • 1篇樊清波
  • 1篇唐芙爱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1
  • 4篇1998
  • 1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
1996年
本文对50例未经治疗、血钾正常而且无冠心病表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析在日常活动情况下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的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昼夜节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50例患者中43例有室性心律失常(86%),8例出现成对室早(16%),7例(14%)有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6例出现缺血型ST段压低(2.7±0.8mm/24h),其中93%无症状.在ST段压低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未压低者增加4.6倍(P<0.01).室性心律失常和日常活动时出现的ST段压低发生呈现类似心脏猝死的昼夜节律.
吴淑伦李树林王丽霞
关键词: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昼夜节律
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失败或不适合于溶栓的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从急诊室直接转至心导管室 ,对梗塞相关血管行PTCA术或支架术。对其他的病变血管分期处理。结果 :梗塞相关血管 9支 ,前降支动脉 7支 ,回旋支动脉 1支 ,右冠状动脉1支。TIMI血流 :0级 7例 1级 2例。从严重胸痛至动脉穿刺的时间 ,4 1± 0 6h ,手术时间 5 1 9± 11 3min(冠造+成形术 ) ,术后TIMI血流均获Ⅲ级。除术中、术后各 1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外 ,术中术后无明显心血管并发症 (No Reflow现象、急性血管闭塞、死亡、搭桥术、靶血管再介入治疗 )发生。平均随访 7 6± 3 9月 ,7例梗塞相关室壁运动完全恢复 ;Q波导联减少 3例 ,消失 6例 ;EF为 63%±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行抢救性PTCA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 ,6小时以内开通血管 。
高传玉陈岩沈玉祥程兆云宋晓卫李树林王宇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管成型术开通时间预后
地高辛加倍他乐克对控制持续房颤心室率的作用
1998年
为评定地高辛加倍他乐克对控制持续房颤患者心室率的作用 ,以随机、配对对照研究的方法对 58例病人进行了观察。所有病人在口服地高辛达到稳定有效血药浓度后 ,加服安慰剂或倍他乐克 12 5~ 2 5mg/d。临床观察和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 ,地高辛加小剂量倍他乐克可使其运动时的心室率发生有意义的明显减少 ,组间症状和副作用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对地高辛不能控制心室率的持续房颤 。
李树林吴淑伦
关键词:心房纤颤地高辛倍他乐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2001年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以及三者在大肠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 L 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2例大肠癌中 MVD、VEGF和 p5 3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中 MVD、VEGF表达与 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 (P<0 .0 5 ) ,而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 ;p5 3蛋白表达与上述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 (P>0 .0 5 ) ;VEGF阳性组的 MVD为 2 4.44± 10 .34 ,明显高于 VEGF阴性组的 15 .88± 6 .41(P<0 .0 1) ,而 p5 3蛋白表达与 VEGF表达或 MVD无相关性 (P>0 .0 5 )。结论  VEGF可能是诱导大肠癌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因子 ,对大肠癌的进展有促进作用 ;p5 3蛋白表达对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及 VEGF表达无明显调节作用。
樊清波唐芙爱李树林李振峰刘益清崔广林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P53蛋白大肠肿瘤血管生成
48例急性非典型顽固性腹痛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旧病情重.典型病例经常规体检及辅助检查,病因容易明确,可使腹痛及时得以缓解.但对于非典型病例用常规现治手段难以奏效,治疗棘手.为提高急性腹痛临床诊断的准确率.现将我科近两年收治的48例非典型腹痛病例分析如下.
赵海鹰张培荣李树林
关键词:腹痛急腹症病因
突发事件分类与应急组织措施
突发事件概念一、突发事件类型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传染病流行、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一个地区的经济稳定、政治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李树林
文献传递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急诊医学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许多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综合学科。它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急救医学的特点是“急”,其实质是救,具体表现为病人发病急,需求急,医务人员抢救处置急,如急而不救或无能力...
李树林
文献传递
卡托普利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为观察卡托普利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对26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进行心率变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前壁MI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LF无明显变化,HF明显升高(P<0.01),LF/HF比值明显下降(P<0.01);下壁MI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卡托普利可提高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这可能是卡托普利降低前壁MI患者病死率。
李树林胡建福王留义
关键词:卡托普利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性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李树林张广东胡建福王留义本研究获1994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2等奖,1996年度河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3等奖作者单位:450003郑州河南省人民医院二内科(李树林,王留义);河南省郸城县人民医院(张广东);...
李树林张广东胡建福王留义
关键词:卡托普利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率变异功率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