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芳 作品数:32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莆田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MR灌注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同匹配与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W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PWI/DWI)不同匹配与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给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巴曲酶降纤治疗,在治疗前予以MR PWI及DWI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评定疗效。比较PWI/DWI不同匹配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PWI/DWI不同匹配(PWI>DWI、PWI/DWI正常、PWIDWI 20例、PWI=DWI 11例、PWIDWI组、PWI/DWI正常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P=0.003),而PWIDWI和PWI/DWI正常的患者降纤治疗的效果较好,而PWI=DWI及PWI 陈国章 许祖梅 林志坚 李梅芳 林鹏星关键词:灌注加权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降纤治疗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后二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确诊的46例一线标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后二线化疗±免疫治疗ES-SCLC患者的疗效,其中男43例,女3例;年龄(61.33±7.87)岁。一线方案治疗进展后二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组(免疫跨线组) 27例,一线方案治疗进展后二线化疗未联合免疫治疗组(免疫未跨线组) 19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近期疗效和生存的差异。结果 免疫跨线组和免疫未跨线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转移部位、使用免疫药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跨线组患者一线治疗后部分缓解(PR) 23例,疾病稳定(SD) 4例;二线治疗后,PR 2例,SD 13例,疾病进展(PD) 12例。免疫未跨线组患者一线治疗后PR 14例,SD 3例,PD 2例;二线治疗后,PR 1例,SD 7例,PD 11例。免疫跨线组二线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4%(2/27),疾病控制率(DCR)为55.6%(15/27);免疫未跨线组ORR为5.3%(1/19),DCR为42.1%(8/19);两组患者二线治疗后ORR和D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72和0.549)。免疫跨线组患者二线治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较免疫未跨线组长(分别为88和67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免疫跨线组患者二线治疗后总生存时间较免疫未跨线组有延长趋势(分别为382和335d,P=0.104)。结论ESSCLC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后二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相比单纯使用化疗,具有一定的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的趋势。 翁丽红 林景辉 李梅芳 何志勇关键词:化疗 疗效分析 128层螺旋CT对肺动脉亚段及以下肺动脉栓塞29例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肺动脉亚段及以下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临床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资料,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重新利用后处理软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同时与原后处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29例患者中,发现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肺动脉栓塞26例30支,偏心型6支,闭塞型18支,附壁环形型6支;3例仍未见明显栓塞。而原操作仅报告肺动脉栓塞19例20支,漏诊率较高。结论 128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可作为肺动脉亚段及其以下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细致的工作态度不可或缺。 阮彬林 张丽华 李梅芳 傅冰华关键词:肺动脉栓塞 血管成像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影像特征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rimary fallopiantube carcinoma PFTC)的磁共振及临床表现,提高本病术前诊断及分期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FTC的磁共振及临床表现,参考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7例单侧发病,其中左侧13例,右侧4例,2例为双侧发病。发现肿块21个,其中实性肿块7个,囊实性肿块14个。肿块实性部分均为T1WI序列等、稍低信号,T2WI序列呈较高信号改变,DWI序列所有的肿块实性部分均为高信号,弥散受限。囊性部分信号未见增高。行增强扫描3例,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呈轻-中度持续强化,边缘强化程度高于中心。出现转移者表现为种植部位粟粒状小结节状T1WI序列等低信号、T2WI序列较高信号影,DWI序列呈明显弥散受限改变,大网膜转移者表现为大网膜增厚、固定,呈饼状改变。结论:PFTC的磁共振特征性表现为附件区的腊肠状实性、囊实性肿块或扩张输卵管内肿块影。磁共振检查,密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对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准确分期有着重要意义。 郭庆清 马小艳 李梅芳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 磁共振成像 探讨ADC值及时间信号曲线图对乳腺富血供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联合应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增强时间-信号曲线(TIC)图分析乳腺富血供病灶特点,并探讨两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超声提示乳腺富血供病变在西门子3.0 T MR仪上行乳腺常规序列、DWI及3D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病灶的ADC值及TIC图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32例共36个病灶,动态增强MRI显示时间-信号曲线图17个为Ⅰ型(47.2﹪),7个为Ⅱ型(19.4﹪),12个为Ⅲ型(33.3﹪)。早期强化率有明显差异(P<0.05),峰值强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ADC与TIC图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乳腺富血供病变诊断困难,因其病理基础不同表现出不同的MRI特征,ADC值测量及增强TIC图对病灶诊断及鉴别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具有显著意义。 李梅芳 许祖梅 阮彬林关键词:乳腺 磁共振成像 ADC值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认知实习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2016年 培养合格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离不开临床实践教学,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认知实习计划,以期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 李梅芳 阮彬林 叶梨 许祖梅关键词:实践教学 医学影像技术 初步探讨椎体淋巴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利用3.0T MR探讨椎体淋巴瘤MRI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椎体淋巴瘤患者的MRI表现,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继发性11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男14例,女2例,年龄133岁,平... 许祖梅 李梅芳关键词:椎体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初步探讨双能量CT在肺小结节中的研究价值 目的 应用西门子Flash双能量CT评价其在良恶性肺小结节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我院影像科进行双源CT增强检查的肺小结节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9~82岁,平均47±... 许祖梅 李梅芳 张丽华 马小艳 袁才兴关键词:双能量CT 肺结节 初步探讨椎体淋巴瘤的MRI诊断价值 目的 利用3.0T MR 探讨椎体淋巴瘤MRI 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椎体淋巴瘤患者的MRI 表现,原发性骨淋巴瘤5例,继发性11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男14例,女2例,年龄1... 许祖梅 李梅芳关键词:椎体 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探讨1.5 T MR对不典型子宫肌瘤诊断价值及结合文献误诊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14例不典型子宫肌瘤误诊原因,结合文献探讨1.5 T MR对不典型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由两名有经验医师回顾分析我院影像误诊、病理证实的14例不典型子宫肌瘤(粘膜下肌瘤4例、真性阔韧带肌瘤3例、假性阔韧带肌瘤2例、巨大浆膜下肌瘤5例其中1例肉瘤变)的1.5 T MRI表现。结果:1例误诊为宫腔积液、3例误诊为子宫内膜病变、5例误诊为附件来源肿瘤、1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3例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子宫肌瘤肉瘤变却又没发现。结论:MR表现不典型、对子宫肌瘤了解不全面、影像观察不细致是误诊的主要原因,1.5 T MR T2WI及增强序列对不典型子宫肌瘤诊断可以提供重要影像信息。 阮彬林 李梅芳关键词:子宫肌瘤 磁共振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