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

作品数:395 被引量:3,364H指数:2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5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6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68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09篇护理
  • 58篇围绝经期
  • 58篇经期
  • 57篇围绝经
  • 57篇绝经
  • 57篇绝经期
  • 48篇糖尿
  • 48篇糖尿病
  • 47篇老年
  • 39篇中医
  • 38篇综合征
  • 25篇围绝经期综合...
  • 25篇绝经期综合征
  • 25篇老年人
  • 23篇护士
  • 20篇2型糖尿
  • 20篇2型糖尿病
  • 18篇痴呆
  • 16篇重症
  • 14篇失眠

机构

  • 30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18篇福建医科大学
  • 50篇福建中医药大...
  • 2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3篇福建卫生职业...
  • 8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福建中医学院
  • 3篇福建省人民医...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莆田学院附属...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福建省心血管...
  • 2篇漳州市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省第二人...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388篇李红
  • 47篇吕绍光
  • 45篇郑姜钦
  • 33篇金爽
  • 31篇陈丽丽
  • 31篇王小芳
  • 27篇陈晓欢
  • 22篇马坤
  • 22篇陈莹
  • 20篇李灿东
  • 20篇李娜
  • 18篇陈美榕
  • 17篇赵惠芬
  • 17篇梁文娜
  • 15篇孟晓嵘
  • 14篇林榕
  • 13篇汪梅朵
  • 13篇穆艳
  • 12篇黄华玲
  • 12篇陈惠英

传媒

  • 30篇中华护理杂志
  • 24篇中国护理管理
  • 23篇福建医药杂志
  • 18篇福建中医药
  • 14篇护理学杂志(...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0篇中华护理教育
  • 9篇中国实用护理...
  • 8篇护理学杂志
  • 7篇护士进修杂志
  • 7篇光明中医
  • 7篇护理管理杂志
  • 7篇国际护理学杂...
  • 5篇四川中医
  • 5篇中国慢性病预...
  • 5篇中医药通报
  • 5篇中华现代护理...
  • 5篇全科护理
  • 5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12篇2023
  • 12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23篇2018
  • 11篇2017
  • 25篇2016
  • 28篇2015
  • 31篇2014
  • 21篇2013
  • 21篇2012
  • 28篇2011
  • 21篇2010
  • 24篇2009
  • 21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3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祛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11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林桐峰李红黄美珠邱志洁
关键词:祛湿法临床疗效观察养阴清热阴虚法治
胸腔闭式引流系统效能评估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实证研究
目的 构建一套科学、客观、临床适用、具有可靠信度和效度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效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临床实证调查,描述临床胸腔闭式引流系统效能的现况.方法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认识及研究成果,通过物理实验和文...
李娜李红陈丽丽
影响病人跌倒的高危因素及安全防范
跌倒是住院病人常发生的事件。由跌倒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医疗和康复的费用增加,以及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不但使病人及家庭造成负担,也影响医院的声誉。因此做好护理安全关键环节的防范,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住院病人的安全,要从预防病...
李瑞兰金爽刘宜谦潘宝玉王小芳李红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事件安全防护护理对策
文献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搏骤停前24 h早期预警评分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前24 h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的变化趋势。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福建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发生心搏骤停的ACS患者为病例组,随机选取未发生心搏骤停的ACS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心搏骤停发生前24 h各时间点两组之间NEWS分值的差异及24 h的变化趋势。结果在心搏骤停发生前24 h、16 h、8 h、1 h和0.5 h,两组之间的NEWS分值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呈持续上升的趋势(P<0.001)。在病例组中,越接近心搏骤停的发生,高危组所占的比重从心搏骤停前24 h的11.6%升高至0.5 h前的36.6%,低危组所占的比重从心搏骤停前24 h的67.7%减少至0.5 h前的21.4%,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从心搏骤停发生前24 h至0.5 h,高危组发生心搏骤停的概率是低危组的7.00倍逐渐上升至56.57倍。结论 NEWS能较好地预测心搏骤停的发生,应将NEWS应用于临床,识别发生心搏骤停潜在的高危患者。
李红吴婷婷穆艳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停搏
护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在我院护理人事制度改革指引下,取消了科护士长,设立了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岗位,建立了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即以三甲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为基本的质量保证系统和...
刘宜谦李瑞兰潘宝玉金爽王小芳李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从发生、发展到死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人们自身的行为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研究,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起了重要作用。监测是防治策略制定的前提,其中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在慢性病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死亡监测和发病或患病监测。
黄华玲李红
关键词: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公共卫生问题居民健康状况公共卫生政策
护理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整体护理实践中应用
李红王小芳张秀仪翁秀英张琼瑶李瑞兰薛梅玉张敏卿金爽
该研究通过调查及测评,为护理人力管理的研究提供主观评价依据,建立了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的指标体系,从护理人力需求、护理结构、辅助支持系统等方面提出人力利用体系的评分标准,并开发了病区护理人力管理计算机系统。该研究成果已通过办...
关键词:
关键词:护理学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前列腺素E_1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为探讨前列腺素 E1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 2型糖尿病肾病 ( 期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对照组 35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对症处理 ,饮食控制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素 E1 治疗 ,连续治疗观察 1个疗程 (2周 )。结果 本资料显示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有关肾脏生化检查指标改善 ,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本资料表明通过改善肾小球微循环的药可以降低尿白蛋白 。
李红林云英郑姜钦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前列腺素E1
城乡结合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城乡结合部社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对福州市鼓山镇323例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7%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其中可能抑郁者占13.3%,肯定抑郁者占12.4%。丧偶、独居、生活自理功能下降和低体重指数的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和体重指数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丧偶、独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和低体重指数人群是发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高危人群,心理护理应成为社区护理的重要内容。
黄华玲李红赵惠芬汪梅朵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流行病学调查城乡结合部
彩色多普勒影像技术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临床运用(附92例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 )技术检测颈椎病人的椎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彩超 2 D(二维图像 )、 CDFI (彩色血流显示 )、 CDPI (能量图 )、 PWD (多普勒 )检测 12 3例颈椎病人的双侧椎动脉 2 4 6条 ,观察椎动脉的形态、走行、管壁的厚度、回声、管腔的内径是否狭窄 (≥ 3mm为正常 ) ,斑块是否存在以及各项血流参数 ,包括 Vmax (最大流速 )、Vmin (最小流速 )、RI(血管阻力指数 )。结果  92例发现椎动脉异常 ,其中 2 3例病变在双侧 ,6 9例病变为单侧病变。结论 椎动脉的异常是颈椎病导致眩晕等症状的主要原因 ,而彩超提供了一种客观、量化的检测指标。不仅能正确评估颈椎病的椎动脉病变程度 ,而且能判断预后 。
赵红佳陈美华陈德伟李红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