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 作品数:42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重症患者新式病号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症患者新式病号服,它由前襟,后襟(8),袖管,纽扣,棉布条及暗袋构成,整件重病患者新式病号服为前长后短设计,前襟长至膝盖,后襟齐腰,采用和尚服裁剪,和尚领设计,右前襟用三粒纽扣固定,腋下前襟和后襟用棉...
- 吴志群邓琼芳凌斌孙洁李红车美华段宝凤刘萍郭琳徐锦红梁艳芳
- 文献传递
- 2009—2013年肠球菌属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5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纸片法筛检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检出465株屎肠球菌和347株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1.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7.2%);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76.4%和72.6%)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这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9.4%和5.6%);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76.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均≤2.2%)。812株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共筛检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537株,占66.1%(537/812)。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已检出多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大部分肠球菌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
- 刘春林徐红云张志鹏李红李宜铮陈弟吕红玲邓德耀
- 关键词: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ICU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肺炎耐药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的感染状况及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3年至2007年间,我院ICU收治的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及体外耐药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是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导致病菌且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6.3%-81.0%),细菌对三代头孢、亚胺培南及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呈现多重耐药的特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ICU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及应引起高度重视。
- 徐红云刘春林袁文丽李红张扬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星状神经节药物阻滞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有创性药物星状神经阻滞 (Stellateganglionblock ,SGB)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Superganglionlizer ,SGL)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眩晕、头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 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6 9例随机分为A ,B ,C三组 ;A组行SGB +SGL治疗 ,B组行SGB治疗 ,C组行SGL治疗 ;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A ,B二组患者眩晕、头痛、脑血流图与治疗前相比疗效均较佳 ,而C组均较差 ;A组较B组副反应少 ,C组无副反应。结论 有创性药物星状神经阻滞联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眩晕、头痛的疗效较佳。
- 常洪戴煜龙刘兵黄乐天何伟李红
-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超激光星状神经节阻滞
- 203例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研究及临床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眼科203例患者的前房液、玻璃体液或溃疡面进行普通细菌及真菌的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3份标本培养检出率为52.2%(106/203),其中细菌57.5%(61/106),革兰阳性菌44株,占41.5%、革兰阴性杆菌17株,占16.0%;真菌检出率42.5%(45/106),以镰刀菌属为主,占23.6%,其次是曲霉菌属,占16%。结论感染性眼内炎主要病原菌以细菌为主,而真菌的感染不容忽视。
- 徐红云刘春林李红袁文丽
- 关键词:感染性眼内炎病原菌
- 茄病镰刀菌致急性真菌性角膜炎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刘春林徐红云李红袁文丽杨忠昆
- 关键词:镰刀菌属角膜炎
- 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该院尿培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临床和门诊送检的1048例尿培养标本进行分析,用 CLSI/NCCLs 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双纸片协同筛选试验和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共分离到大肠埃希菌136株,占阳性标本的42.7%;其中男性48株,占35.3%;女性88株,占64.7%;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46株,占33.8%;未检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这类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大肠埃希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女性患者明显高于男性(P<0.05);产 ESBLs 菌株对庆大霉素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 ESBLs 菌株(P<0.05)。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磷霉素、呋喃妥因、阿米卡星是治疗 ESBLs 菌的较好选择。临床应重视 ESBLs 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 刘春林樊晓东邓德耀徐红云李红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埃希氏菌属Β内酰胺酶类
- 交链格孢致角膜真菌病1例
- @@患者女45岁,农民。4天前,因树叶刮擦右眼眼角,造成角膜外伤。初始症状表现为畏光、结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就诊于某医院眼科,使用氯霉素眼药水治疗5天,症状无缓解,反而加重,遂转我院眼科治疗。专科检查:患者右眼不能睁开,...
- 刘春林徐红云李红袁文丽杨忠昆
- 关键词:角膜真菌病真菌镜检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谱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的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1 046例(只眼)的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的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的感染为主。
- 徐红云陈弟刘海刘春林李红马众仙李宜铮杨宝瑞杨文波
- 关键词:感染性角膜炎病原菌丝状真菌
- 环丙沙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分析
- 目的了解环丙沙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内的流行情况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做细菌培养与鉴定,并以纸片法(K-B)测定环丙沙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和环丙沙星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株)对临床上常...
- 刘春林韩晓娜徐红云邓德耀李红袁文丽
- 关键词: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