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梅

作品数:21 被引量:178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干旱
  • 6篇降水
  • 4篇冬小麦
  • 4篇小麦
  • 3篇生育
  • 3篇生育期
  • 3篇气候
  • 3篇气温
  • 3篇干旱指数
  • 2篇冬小麦生育期
  • 2篇多波段
  • 2篇气温变化
  • 2篇热量资源
  • 2篇小麦生育
  • 2篇小麦生育期
  • 2篇FY-3
  • 2篇播种
  • 2篇播种期
  • 2篇波段
  • 1篇地区干旱

机构

  • 20篇陕西省农业遥...
  • 6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陕西省经济作...

作者

  • 21篇李红梅
  • 5篇权文婷
  • 4篇何慧娟
  • 3篇李化龙
  • 3篇高茂盛
  • 3篇雷向杰
  • 3篇王钊
  • 3篇周辉
  • 3篇景毅刚
  • 2篇范建忠
  • 2篇乔丽
  • 2篇张树誉
  • 1篇王卫东
  • 1篇刘璐
  • 1篇李亚丽
  • 1篇李茜
  • 1篇卓静
  • 1篇李星敏
  • 1篇董金芳
  • 1篇景元书

传媒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陕西气象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44年关中夏季分级雨日及降水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对关中地区夏季雨日(量)进行分级研究,更深入地了解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各级雨日(量)对关中夏季降水变化的贡献大小。[方法]利用1970~2013年关中地区44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t-检验和GIS技术等方法对关中夏季不同等级雨日和雨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关中多年平均夏季雨日空间分布均为西多东少,西北部塬区和山区丘陵多于平原,各等级雨日和对应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相似。(2)近44年关中夏季总雨日、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均呈减少趋势,夏季降雨总量、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均呈增加趋势,但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其中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分别在1989年和1985年发生突变性减少,中雨日(量)在1978年发生突变增加。(3)单站分析表明关中夏季总雨日除咸阳大部外多数呈负趋势,夏季降雨量除渭南大部外普遍为正趋势。其中大部分站点小雨日(量)和大雨日(量)为负趋势,减少显著的站点分布在宝鸡地区;中雨日(量)和暴雨日(量)普遍为正趋势。[结论]夏季总雨量的增加主要贡献者是中雨量增加,总雨日减少主要是小雨日减少引起。从长期趋势变化看,关中夏季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
李红梅王宇亮雷向杰高茂盛
关键词:夏季降水
陕西省降水对苹果产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利用Stata10.0分析软件对陕西苹果30个生产基地县降水和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8月降水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降水趋势系数分析各基地县1961-2009年的变化趋势,发现延安果区的6个苹果基地县8月的降水为减少趋势,其余24个果业县均为增加趋势,其中有10个果业县的降水趋势系数大于0.1,关中西部果区大部分地区在0.2以上。这一趋势将有利于陕西全省苹果产量的提高,并对指导果农确定最佳灌溉时间,以及增产提效具有指导意义。
刘璐闫亮李红梅
关键词:降水变化苹果产量
关中夏玉米生育期气象干旱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1971—2012年宝鸡、泾阳、武功、长安、临潼、渭南、大荔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降水、标准化降水指数(ISP30、ISP60、ISP90)、和相对湿度指数(IM30)计算关中夏玉米生育期逐日有效降水和改进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采用趋势分析、滑动t检验及相关数理统计法分析了近42a关中夏玉米生育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量总体表现出不稳定性,播种至出苗有效降水变化量最大;20世纪90年代初夏玉米生育期有效降水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2002年出现由少到多的转变;7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夏玉米干旱多发时段;轻旱发生频率最高,为51.7%,发生频率随着干旱等级加重而逐渐降低;20世纪90年代是干旱多发且较为严重阶段,干旱过程累积强度强,且持续时间长,进入21世纪以后有减少趋势;关中西部干旱日呈减少趋势,东部呈增加趋势,有效降水量与干旱日变化相反,关中西部有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东部有减少趋势。
李红梅范建忠
关键词:夏玉米有效降水
基于MODIS数据的积雪提取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M OD IS数据,利用似然分类法及混合像元分解法对积雪分布范围进行了的试验提取,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积雪分布面积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运用混合像元分解法提取的积雪面积精度较高,适于大面积积雪覆盖动态监测。
李红梅
关键词:积雪最大似然法混合像元
近50年秦岭南北不均匀增温及对城市化响应被引量:15
2016年
根据1961-2012年陕西省均一化气温数据分析了秦岭南北两侧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岭南北两侧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南北分布不均,北麓温度增幅较南麓显著;气温季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平均气温在春季和冬季增温显著,最高气温在春季增温显著,最低气温在冬季增温显著,秦岭南北两侧春季、秋季气温日较差变大,冬季和夏季气温日较差变小。为了进一步明确气温变化的原因,结合DMSP(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OLS(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数据将秦岭南北两侧分为5个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内城市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以及城市化影响的贡献率表明:秦岭北麓城市化过程较秦岭南麓快,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化对秦岭南北两侧温度影响的不均匀性,秦岭北麓气温变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明显高于秦岭南麓,影响主要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为主,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加剧了秦岭南北两侧气温变化的非均匀性。
王钊罗慧李亚丽李红梅
关键词:气温变化城市化DMSP
FY-3C/MERSI与MODIS的多波段干旱指数反演及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以陕西省为研究区,选取2014年代表旱情发展过程的5、7和8月份的FY-3C/MERSI数据及与其同期的MODIS反射率产品和陆表温度数据,构建多波段干旱指数(MBDI),比较两种数据MBDI结果的空间相关性,结合研究区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对MBDI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MBDI监测结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干旱程度下像元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MERSI-MBDI与MODIS-MBDI呈显著正相关,R2达0.7以上,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2)MERSI-MBDI与MODIS-MBDI与10 cm土壤相对湿度均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MERSI-MBDI与土壤相对湿度具有更好的相关性,通过了0.01水平显著性检验;(3)MERSI-MBDI与MODIS-MBDI旱情监测结果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符,且不同干旱程度下像元数的变化趋势也十分一致。研究表明,通过与MODIS数据对比,MERSI数据可以很好的进行陕西省旱情变化监测。
权文婷周辉李红梅何慧娟能佳
关键词:MODIS
气候变暖对陕西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对多年气象资料(温度)和冬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发现,陕西省近21年年均气温明显升高,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冬小麦集中播种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温度增加0.1~2.0℃,越冬前≥0℃积温增加显著,越冬期缩短3~14天,冬小麦播种期呈逐渐推后趋势,气候有持续变暖趋势,建议适宜播种期在目前基础上后延5天左右。
李红梅景毅刚
关键词:气温变化冬小麦播种期
MODIS卫星NDVI时间序列变化在冬小麦面积估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以陕西小麦主产区关中地区为研究地点,EOS/MODIS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冬小麦地面定位调查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图作为辅助信息,计算得到不同覆盖类型的植被指数时序曲线图,找出冬小麦发育期植被指数变化规律,剔除小麦生长季节的非麦区信息,用几个关键期的植被指数变化差值图设定不同阈值,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到麦区分布图和麦区面积。结果表明,应用遥感估算麦区面积与实际调查统计结果较为一致。从实际应用来看,该方法为大区域作物面积估算提供了一种更为快捷、经济的途径,也进一步说明MODIS数据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李红梅张树誉王钊
关键词:EOS/MODIS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种植面积
基于MOD16产品的陕西关中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9
2016年
基于MOD16产品,利用作物缺水指数法,结合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及MOD17植被指数信息,分析了2000—2013年陕西关中地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MOD16产品的作物缺水指数的计算结果与站点土壤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并且两者的相关系数通过了P〈0.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MOD16数据可以用于关中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分析;作物缺水指数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在关中地区的东部和北部值较高,较为干旱,特别是在关中东北部和西安市周边干旱特别严重,作物缺水指数多年平均值在0.795-0.832,达到重旱等级,并且区域内干旱程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作物缺水指数有明显的年内变化波动,在3—6月及10—11月值最高,作物缺水指数达0.7左右,其中3—6月是重旱和特旱集中发生的时期,而10—11月以轻旱和中旱为主;2000—2013年作物缺水指数在2003年出现最低值(0.65左右),后逐年升高,在2013年达最高值(0.8左右);2000—2013年轻旱面积呈减小的趋势,中、特旱呈增加趋势;作物缺水指数与温度、降水及植被的关系密切,高温少雨时,作物缺水指数偏高,干旱容易发生,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较低。
何慧娟卓静李红梅权文婷
关键词:干旱
陕西粮食安全评估及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焦点。陕西农业属于"雨养农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粮食安全受到很大影响。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分析陕西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全省总体上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总量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气象灾害造成损失逐步增加的趋势,结合陕西农业生产实际和粮食生产以及未来气候预测,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确保粮食安全对策建议。
景毅刚范建忠李红梅
关键词:粮食安全气候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