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芳

作品数:19 被引量:148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炎
  • 10篇病毒
  • 9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肝炎病毒
  • 6篇感染者
  • 5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肝炎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感染
  • 4篇病毒感染者
  • 4篇病理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综...
  • 3篇预后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李芳
  • 18篇郜玉峰
  • 17篇叶珺
  • 17篇邹桂舟
  • 12篇夏国美
  • 12篇魏艳艳
  • 7篇金蕾
  • 6篇李旭
  • 2篇潘高峰
  • 2篇魏峰
  • 2篇饶建国
  • 1篇杨凯
  • 1篇张振华
  • 1篇胡庆刚

传媒

  • 6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HBV感染转归人群外周血PD-1拷贝数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HBV感染不同转归人群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基因拷贝数(CN)分布频率的差异。方法在300例HBV感染恢复者、437例慢性乙型肝炎(CHB)、249例肝硬化(LC)和12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AccuCopy法检测外周血PD-1基因拷贝数。选择5个可能影响慢性HBV感染结局的指标,即HBe Ag滴度、年龄、性别、HBV DNA和PD-1拷贝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发现影响感染结局的指标。结果 HBV感染恢复者、CHB、LC和HCC组外周血PD-1单倍体检出率分别为11.7%、9.6%、6.0%和10.6%,多倍体检出率分别为89.3%、90.4%,94%和89.4%,显示LC组多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HBV感染恢复组或HCC组(P<0.05);以CHB组作为估计参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血清HBV DNA载量为影响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影响HBV感染转归的因素还是病毒本身和患者年龄,而外周血PD-1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李芳邹桂舟叶珺郜玉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拷贝数变异
HBsAg和HBV DNA定量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慢洼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sAg和HBVDNA定量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02例接受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被纳入研究,定量检测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和总胆红素(TBil)、ALT、AST和血小板(PLT),并计算出AST-PLT比值指数(APRI);采用GS分期评估肝脏炎症、纤维化程度,分析HBsAg、HBV DNA定量水平等临床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与方差分析;判断HBsAg、HBV DNA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PLT、HBsAg与HBVDNA定量水平逐步降低,APRI指数逐步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旷值分别为7.19,3.62,15.39,21.80,P值均〈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HBsAg水平与HBVDNA水平存在密切正相关(,=0.721,P〈0.01)。与轻微肝纤维化(S0-1)的HBeAg阳性患者相比较,中、重度肝纤维化(S2—4)的HBeAg阳性患者HBsAg水平和HBV DNA水平显著降低(t值为5.475和4.826,P值均〈0.01)。ROC曲线分析数据显示:HBsAg〉4.46log10拷贝/ml的截断值(28800U/ml),用于预测肝纤维化S0-1级的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70.5%;HBV DNA〉7.13log10拷贝/ml的截断值(1.35×107拷贝/ml),用于预测肝纤维化S0-1级的敏感度为71.1%,特异度为73.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性别、年龄、HBsAg定量对数、HBV DNA定量对数、ALT、AST、PLT等因素中,HBsAg水平是中、重度肝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素垆〈0.01)。结论HBsAg、HBV DNA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降低,其中HBsAg水平以28800U/ml和HBVDNA水平以1.35×107拷贝/ml为截断值预测HBeAg阳性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HBsAg水平是中�
郜玉峰邹桂舟叶珺潘高峰饶建国李芳魏艳艳李旭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
Forns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Forns指数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无创诊断价值.方法:对361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同时检测穿刺当天患者的肝功能、HBV五项指标、HBV DNA和血常规等指标,根据Forns计算公式得出F o r n s值,以肝脏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Forns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其对显著纤维化,严重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白蛋白、HBV DNA水平、胆固醇和血小板逐渐降低;而年龄、谷氨酰转肽酶、球蛋白、谷草转氨酶水平和Forns指数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F o r n s指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性(r=0.451,P<0.001).Forns指数以4.873为截断值,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灵敏度68.7%,特异度70.3%;以5.432为截断值,诊断严重肝纤维化的灵敏度70.2%,特异度71.8%;以6.289分值为截断值,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76.7%,特异度81.1%.结论:Forns指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指标,可使大部分慢性HBV感染患者避免肝穿活检.
饶建国郜玉峰叶珺魏艳艳李芳邹桂舟
关键词: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肝脏穿刺
安徽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86例,对其流行病学、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临床并发症、血清特异性抗体、核酸的差异。结果生存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特异性Ig M抗体阳性1例,阴性11例,生存组阳性43例,阴性3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为(5.2±1.26)lg copies/m L,高于生存组的(3.43±1.92)lg copies/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症状多样,相当一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死亡患者更容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横纹肌溶解,疾病早期白细胞显著下降、病毒特异性Ig M抗体阴性、高病毒核酸定量往往预示疾病重症化,死亡风险高。
夏国美邹桂舟叶珺郜玉峰李芳金蕾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IG病毒核酸预后
4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431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指标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431例患者分为4组,观察不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组肝脏GS分期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各组患者GS分期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不同ALT水平患者组间G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ALT在20~40 U/L和40~80 U/L的患者中G2~4的比例分别为30.62%和35.47%,S2~4的比例则为49.24%和49.42%。不同G分级患者组间球蛋白(globulin,GLB)、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transpeptidase,GGT)、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不同S分期患者组间年龄、白蛋白(albumin,ALB)、AST、PLT、HBV DNA、APR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HBV DNA水平和APRI指数是肝纤维化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即使ALT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但部分患者仍有明显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这些患者必须结合年龄、AST、GGT、APRI、HBeAg状态和HBV DNA水平进行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须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
郜玉峰邹桂舟叶珺潘高峰殷宏娟李芳魏艳艳夏国美李旭
关键词:肝硬化生物学标记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丙型肝炎相关肝病进展评估的价值被引量:9
2016年
既往研究认为,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一个定量指标.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报道RDW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炎症性肠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而究其机制,可能与RDW能反映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一样,是机体炎症激活的反映[1].近期亦出现不少关于RDW与慢性肝病这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之间相关性的报道,但主要是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金蕾李旭叶珺郜玉峰杨凯魏艳艳夏国美李芳邹桂舟
关键词:肝硬化红细胞分布宽度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10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确诊为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收治AIDS患者104例,共发生机会性感染约162次,其中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受累最多见,病原菌主要类型为细菌、真菌、结核杆菌、巨细胞病毒和卡氏肺孢子虫多见。结论AIDS并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机会性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系统,且与CD4+T细胞数值相关。肺部感染常以混合感染为主,其中以细菌和真菌为主;巨细胞病毒和结核杆菌为最常见机会性感染。
魏艳艳邹桂舟叶珺郜玉峰夏国美李芳
关键词:艾滋病CD4+T细胞机会性感染肺部感染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点及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分析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通过血常规和血清酶学动态变化预测重症患者预后。方法对70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痊愈组和死亡组病程中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t检验和Spearman分析发现危重症及死亡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农民为主,多在5~7月份发病,17.39%患者有明确蜱叮咬史。1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0%。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寒战、全身不适、乏力、肌肉酸痛、纳差、腹泻、恶心、呕吐和头痛及咳嗽咳痰等。体征主要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触痛阳性。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WBC、PLT降低,ALT、AST、CK、LDH升高。结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常伴有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异常,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害、出血倾向及肺部重症感染,甚至感染性休克的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在诊疗过程中,宜采取有效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重症患者需加强实验室指标的监测和病情监护。
魏艳艳邹桂舟叶珺郜玉峰夏国美李芳金蕾魏峰
关键词:布尼亚病毒科感染血小板减少疾病特征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6月~2018年7月我院诊治的6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患者30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在30例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检出病原菌30例,其中革兰氏阴性细菌19例(肺炎克雷伯菌8例,大肠埃希菌6例,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5例),检出革兰氏阳性细菌1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草绿色链球菌2例,其他革兰氏阳性细菌4例);肝硬化并发败血症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4.34±2.88)%,血肌酐(Cr)为(126.57±20.81)μmol/L,C反应蛋白(CRP)为(48.93±10.28)mg/l,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82.29±16.59)μmol/L,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58.53±2.91)%、(74.69±3.24)μmol/L、(24.21±6.66)mg/l和(52.93±11.03)μmol/L,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为(27.21±5.66)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83±7.98)g/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是影响并发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败血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了解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李芳邹桂舟叶珺郜玉峰
关键词:肝硬化败血症革兰氏阴性杆菌
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HBVDNA与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丙氨酸转氨酶(ALT)≤2 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探讨血清HBsAg定量、HBVDNA、ALT与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154例ALT≤2 ULN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穿刺病理结果,根据不同肝脏病理炎症活动度(G)分为两组,G1组(0≤G<2)和G2组(2≤G≤4),根据不同纤维化分期(S)亦分成2组,S1组(0≤S<2)和S2组(2≤S≤4),根据不同ALT水平分为2组,A1组(ALT≤40 U/L)和A2组(40 U/L0.05);S1组和S2组患者血清lgHBsAg定量分别是3.58(0.68,5.33)IU/ml和2.57(1.45,4.87)IU/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和S2组患者lgHBVDNA定量分别是6.08(3.0,9.32)copies/ml和4.87(3.0,8.65)copies/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和A2组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慢性HBV感染者间的lgHBsAg定量可能存在差异,肝脏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sAg定量水平可能较低,同样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高者lgHBVDNA水平可能较低。
夏国美李旭叶珺郜玉峰李芳魏艳艳邹桂舟
关键词:乙肝病毒载量丙氨酸转氨酶病理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