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蕊

作品数:41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病毒
  • 19篇细胞
  • 13篇流感
  • 13篇流感病毒
  • 9篇抗体
  • 8篇真核
  • 8篇免疫
  • 8篇剪接
  • 7篇选择性剪接
  • 6篇血凝素
  • 6篇真核细胞
  • 6篇神经氨酸酶
  • 6篇酸酶
  • 6篇凝集
  • 6篇流感病毒抗体
  • 6篇流感病毒血凝...
  • 6篇核细胞
  • 6篇病毒抗体
  • 4篇血凝
  • 4篇血凝素基因

机构

  • 41篇汕头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作者

  • 41篇李蕊
  • 23篇王革非
  • 17篇李康生
  • 12篇宋旭红
  • 11篇刘戈飞
  • 10篇黄东阳
  • 9篇代剑平
  • 9篇梁斌
  • 6篇谢健平
  • 5篇谢建平
  • 5篇张巧霞
  • 4篇李卫中
  • 4篇孟燕萍
  • 4篇吴嘉伟
  • 4篇蔡汉杰
  • 4篇黄秀梅
  • 4篇杜昆
  • 4篇吴彬冰
  • 4篇贺妍
  • 4篇郑华丽

传媒

  • 9篇癌变.畸变....
  • 7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重组肠道病毒表型混合系统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肠道病毒表型混合系统的构建方法,是构建VP1重组细胞系,将减毒肠道病毒株在VP1重组细胞系中进行感染扩增即得重组肠道病毒表型混合系统;所述VP1重组细胞系为单独或同时表达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
李蕊谷李铭陈城贺妍郑华丽代剑平王革非李康生
文献传递
基于重组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真核细胞凝集反应的流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组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真核细胞凝集反应的流感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检测方法是以重组表达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真核细胞为凝集反应基质,重组表达的流感病毒血凝素...
王革非李蕊李康生
文献传递
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抗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检测方法是将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克隆后转染真核细胞,使真核细胞表面重组表达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可以与待检样品中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抗体...
李蕊李康生王革非李卫中蔡汉杰吴嘉伟吴彬冰孟燕萍黄秀梅
文献传递
母鼠孕期感染流感病毒对子代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母鼠孕期感染流感病毒是否会导致子代小鼠行为异常。方法:孕鼠胚胎着床后,分为感染组(用流感病毒PR8滴鼻感染)和生理盐水组(用NS滴鼻),各自产下的5周龄子代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依次测试糖水消耗和旷场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组小鼠糖水消耗量多,旷场实验进入中央区域次数少,中央活动路程和活动时间均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鼠孕期感染流感,会使子代小鼠具有多动,精神亢奋等躁狂样行为。提示孕期感染流感病毒会增加子代精神状态异常的风险。
郑华丽贺妍赵颖王革非李蕊
关键词:流感病毒子代小鼠
基于免疫信息学的SARS-CoV-2表位筛选及疫苗分子设计分析
2022年
目的:基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全病毒或Spike蛋白作为免疫原可能存在的无关抗原表位干扰,筛选鉴定优势保护性抗原表位,构建候选多价表位疫苗。方法:以免疫信息学确定诱导主要中和抗体、激活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保护性抗原表位,以Raptor X、trRosetta预测蛋白疫苗的二级、三级结构,并对候选蛋白疫苗进行二硫键的设计及对接分析,以C-ImmSim服务器模拟预测分析多表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应答。结果:实验筛选了Spike蛋白免疫原性强的B细胞表位,具有高保守性和人群覆盖度广的IFN-γ、IL-4阳性的Th表位及CTL表位,计算模拟验证了疫苗的免疫应答特性。结论:信息学分析结果初步显示候选表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平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
邓辉雄王革非李雁嫘宋鑫利谷李铭李蕊
关键词:SPIKE蛋白抗原表位
HeLa细胞中Zwint-1选择剪接亚型v7的表达鉴定
2014年
目的:验证在HeLa细胞系中是否存在Zwint-1 v7选择性剪切亚型的mRNA和蛋白产物。方法:在缺失片段两侧设计引物,利用PCR和克隆测序验证HeLa细胞中是否存在缺失片段的mRNA;构建Zwint-1 v7 3′端特异区段(Z7)的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GST-Z7,转化入BL21菌种诱导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和2 mol/L尿素洗涤纯化,融合蛋白经SDS-PAGE电泳并切胶回收后作为抗原与佐剂混合乳化并免疫C57BL/6小鼠,收获多克隆抗血清Anti-Z7,采用Dot b lot检测多克隆抗体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全蛋白中的Z7蛋白产物。结果:PCR和测序结果表明存在缺失37 bp的核酸片段;SDS-PAGE电泳显示在30.7 kDa处出现明显的蛋白条带;Dot blot结果表明1∶5 000稀释的多克隆抗体能检出12 ng GST-Z7;Western blot结果表明,1∶200稀释的多克隆抗体可识别HeLa细胞中Zwint-1 v7蛋白。结论:本研究在核酸水平和蛋白水平初步验证了HeLa细胞中存在Zwint-1 v7。
苏景华李蕊刘俊周艳琳陈小璇代剑平王革非李康生
关键词:HELA细胞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
宫颈癌细胞中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及其选择性剪接亚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宫颈癌细胞中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NRDR)及选择性剪接亚型NRDRB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HeLa细胞表达融合蛋白和native蛋白。方法:分别以pDONR-NRDR、pDONR-NRDRB1载体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两端带有酶切位点的NRDR及NRDRB1编码区序列,酶切后连接到pCDNA3、pCMV-Myc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转染HeLa细胞16 h,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谱分析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NRDR、NRDRB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可表达带有Myc标签的蛋白和不带标签的native蛋白;质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NRDR和NRDRB1。结论:获得了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NRDR、NRDRB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实验材料。
宋旭红李蕊刘戈飞梁斌谢建平黄东阳
关键词:选择性剪接宫颈癌真核表达
宫颈鳞癌组织中NRDR选择性剪接新亚型的鉴定及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NRDR选择性剪接新亚型NRDRB1 mRNA和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免疫印迹、MALDI-TOF质谱分析等技术,检测正常宫颈上皮及宫颈鳞癌组织中NRDRB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NRDRB1亚型全长1 171 bp,其蛋白保留了SDR家族的N末端辅酶结合模序、C末端底物结合模序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定位信号。因第3外显子的缺失,导致SDR家族典型的“LVSNAA”折叠的丢失,使NRDRB1蛋白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该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和功能,NRDRB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明显不同于NRDR,酶活性亦明显低于NRDR。NRDRB1 mRNA及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15/27,55.6%),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5),正常宫颈上皮除NRDR外,未检测到NRDRB1 mRNA及其蛋白。结论:NRDR选择性剪接的异常,以及新的剪接亚型NRDRB1细胞内定位及蛋白酶活性的改变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宋旭红梁斌刘戈飞李蕊谢建平黄东阳
关键词:HELA细胞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5年
目的:人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BEC-3F(A3F)和APOBEC-3G(A3G)可抑制HBV复制,并参与HBV基因组的超突变,其中HBc Ag被认为是潜在作用位点,为此本文研究A3F和A3G与HBcAg可能存在的蛋白相互作用方式。方法:RT-PCR克隆人A3F和A3G的cDNA,并构建相应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pGADT7-A3F/-A3G;PCR克隆HBV ayw亚型HBcAg基因,构建其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p GBKT7-HBc Ag。p GBKT7-HBc Ag分别与p GADT7-3G和p GADT7-3F共转化AH109酵母菌,利用营养二缺平板及四缺平板培养及α-半乳糖苷酶活性测试,检测HBc Ag与A3F和A3G的直接作用情况。构建含有HBcAg、人A3F和A3G基因的多种标签融合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免疫共沉淀产物确定HBcAg与A3F和A3G之间是否存在间接相互作用。结果:酶切及DNA测序分析表明成功克隆HBcAg、人A3F和A3G,并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相关的表达质粒。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对α-半乳糖苷酶定性和定量检测显示,A3F和A3G与HBcAg无显著的直接相互作用。Western blot及Co-IP实验结果表明A3F和A3G与HBcAg均存在相互作用。结论:A3F和A3G蛋白与HBcAg蛋白之间确实存在相互作用,推测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两个蛋白直接结合实现的。
王革非曾祥兴李蕊苏景华刘俊周艳琳李康生
关键词:乙肝核心抗原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
兔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9年
目的:制备兔辅酶Ⅱ依赖性视黄醇脱氢/还原酶(NRDR)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原核表达的兔NRDR免疫豚鼠,制备豚鼠抗兔NRDR多克隆抗体,并以Western blot法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免疫豚鼠获得了高效价抗血清,效价为1∶2 000时检测极限为160 ng蛋白,与NRDR蛋白能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应用于Western blot中检测兔NRDR效果良好,为NRDR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谢健平刘戈飞宋旭红李蕊梁斌杜昆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