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远

作品数:85 被引量:283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细胞
  • 14篇微流控
  • 12篇血小板
  • 10篇吡咯
  • 10篇微流控芯片
  • 9篇聚吡咯
  • 8篇血小板聚集
  • 8篇肿瘤
  • 6篇电化学
  • 6篇铟锡氧化物
  • 6篇感器
  • 6篇传感
  • 6篇传感器
  • 5篇微通道
  • 4篇蛋白
  • 4篇电极
  • 4篇体外
  • 4篇抗血小板
  • 3篇电子学
  • 3篇药物

机构

  • 66篇重庆医科大学...
  • 16篇重庆大学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市血液中...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 1篇伊犁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永川区...
  • 1篇宁波检验检疫...

作者

  • 83篇李远
  • 17篇廖娟
  • 14篇龚放
  • 10篇刘北忠
  • 9篇彭明清
  • 8篇邓素容
  • 6篇蒋稼欢
  • 6篇何翠
  • 6篇于超
  • 5篇刁奇志
  • 4篇陈静
  • 3篇王燕
  • 3篇米永华
  • 3篇胡礼仪
  • 3篇贾月飞
  • 2篇王贵学
  • 2篇刘娟
  • 2篇苟毅
  • 2篇金世龙
  • 2篇吴品珊

传媒

  • 8篇军事医学
  • 5篇重庆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传感技术学报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生理流动条件下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的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发展一种在生理流动条件下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的简易微流控芯片技术。方法微流控分析芯片基本结构由直微通道及两侧的样品池和出口组成;利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数值软件ANSYS对微通道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微通道用Ⅰ型胶原蛋白修饰,分别在200 s^(-1)静脉生理性剪切率和1000 s^(-1)动脉生理性剪切率条件下使血液流过微通道,同时通过荧光显微摄像动态记录血液中荧光标记血小板与Ⅰ型胶原蛋白表面的黏附聚集图像。结果理论和数值分析显示,700μm×70μm(宽深比10∶1)的微通道具有最优的流体剪切率大小分布;相比200 s^(-1)低剪切率,在1000 s^(-1)剪切率条件下血小板初始黏附时间、聚集速率和最大表面覆盖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在1000 s^(-1)剪切率条件下,抗凝药物替罗非班处理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血小板表面聚集率,IC50值为23.8 nmol/L。结论该微流控芯片技术可在生理相关性流体剪切率环境下动态分析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样少,方法简单易行,未来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临床检测、抗凝药物药效和小型动物模型凝血分析。
黎洋丁玲邓素容杨伟肖文海李远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微通道血栓血小板黏附
用于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灌注式细胞培养芯片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玻璃-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灌注式细胞培养芯片的温度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细胞培养箱,以提高与细胞灌注培养装置的可集成性,同时便于细胞培养过程中显微镜下动态观察。方法系统采用透光性良好的铟锡氧化物(ITO)镀膜导电玻璃作为加热元件,以Pt100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与PID微控制器构成闭环温度控制系统;玻璃-PDMS细胞培养芯片采用微丝模塑软刻工艺加工而成;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ITO加热元件表面上温度场均匀性进行验证;有限元数值分析对ITO加热元件上细胞培养芯片空间温度场分布进行模拟。结果与结论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精度达±0.2℃;加热元件表面及玻璃-PDMS灌注式细胞培养芯片上培养腔内温度场空间分布均匀(1℃内),可满足实际细胞培养条件;在芯片上进行人肺癌细胞A549灌注培养实验显示,系统为细胞培养提供合适的温度环境且适合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动态表征。
李远龚放廖娟王科王建华于超刘北忠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微流控芯片铟锡氧化物温度控制
丙泊酚下调TGF-β1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究丙泊酚通过TGF-β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处理组、25μg/m L丙泊酚处理组、10 ng/m L TGF-β1和25μg/m L丙泊酚共同处理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E-钙黏蛋白表达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表达水平; 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和体外血管拟态形成试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变化。结果 (1)丙泊酚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0. 05,P <0. 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 <0. 05),且Transwell迁移实验穿膜细胞数(84. 7±4. 5),Transwell侵袭实验穿膜细胞数(130. 7±4. 3)和新生血管管腔形成数量(53. 7±5. 6)较空白对照组(163. 3±8. 3),(190. 7±8. 4),(108. 0±7. 6)显著减少(P <0. 01),说明丙泊酚能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和新生血管形成;(2)TGF-β1和丙泊酚共同处理组,与丙泊酚处理组相比TGF-β1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 05,P <0. 01),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 <0. 001),穿膜细胞数(180. 3±9. 6),(172. 0±10. 3)和新生血管管腔形成数量(107. 3±8. 6)较丙泊酚处理组(100. 7±4. 9),(57. 3±5. 7),(50. 7±5. 8)显著增加(P <0. 05),说明TGF-β1能逆转丙泊酚对MCF-7的抑制作用。结论丙泊酚通过下调TGF-β1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吴悠殷开宇李远彭明清
关键词:丙泊酚乳腺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转移
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性能评价
2022年
目的:对一种新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课题组前期搭建的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为评价对象,分析流动剪切率和样品保存时间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微流控血小板功能检测平台的批间变异性;采集24名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在存在20μmol/L乙酰水杨酸(COX-1抑制剂)或50μmol/L 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P2Y12受体抑制剂)的情况下用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平台和光透射浊度法检测血小板功能,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诊断性能。结果:在1500/s流动条件下,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可动态监测血小板黏附聚集行为并量化血小板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随流动剪切率增大而增强;样品室温放置5 h内不影响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的批间变异性变异系数<1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显示,本平台对乙酰水杨酸和5-磷酸-2-甲基硫代腺苷酸抑制血小板功能的鉴别具有良好诊断性能。结论:微流控血小板功能分析技术对血小板功能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未来可发展为一种适宜临床的新型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
吴悠肖文海丁玲陈丹邓素容李远
关键词:血小板微流控抗血小板药物性能评价
微流控芯片技术研究梯度变化的剪切力诱导的血小板粘附、聚集效应
2023年
目的:应用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研究梯度变化的剪切力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流控芯片模拟80%固定狭窄微通道,微通道狭窄模型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lidwork自带的有限元分析模块进行流体动力学行为分析。应用微流控芯片分析不同疾病患者血液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行为,以及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原儿茶酸、CD42b处理血液,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实时观察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行为。结果:微流控芯片狭窄模型产生的梯度变化的流体剪切率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且在一定剪切率范围内血小板粘附聚集程度随着剪切率的增加而增加。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效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髓增生异常患者血小板聚集效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在剪切力存在环境下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能够准确分析评估各种血栓性疾病的血小板黏附聚集效应,有助于临床血栓类疾病的辅助诊断。
马海东何翠邓素容张婷婷李远张天聪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应用微流控方法体外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
2023年
目的发展一种可用于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对病理性高剪切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抑制效果的微流控芯片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软光刻工艺加工聚二甲基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玻璃微通道芯片。将抗凝人外周全血以1500 s^(-1)剪切率流过微通道芯片,应用荧光倒置显微镜拍摄血小板在狭窄通道下游的聚集行为,通过图像分析得到血小板聚集覆盖率、聚集总面积、血栓平均尺寸和血栓数量。收集流过微流控芯片的全血,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和PAC-1)的表达,并评估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替罗非班)对狭窄下游血小板聚集和活化的抑制能力。结果随着输入剪切率的提高,血小板聚集能力逐渐增强。阿司匹林不能抑制病理性高剪切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替格瑞洛和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结论本研究发展的微流控芯片模型,可用于模拟动脉狭窄血管的局部特征,研究不同剪切力梯度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并在病理性高剪切力条件下评估抗血小板药物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功能的抑制效能。区别于传统的比浊法及血栓弹力图仪等在静止条件下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接近动脉血栓性疾病患者体内真实流动环境的体外模型,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提供相关的分析方法。
张天聪黄小静高雪梅宦宣容何翠李远
关键词:流体剪切力血小板活化血小板聚集抗血小板药物
人嗅黏膜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氟西汀对其增殖和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人嗅黏膜神经干细胞是新近发现的可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良好材料,同时,抗抑郁治疗促进脑部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向神经细胞转化。然而,嗅黏膜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抗抑郁药对其增殖及神经发生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获取嗅细胞,神经球培养法纯化神经干细胞,Nestin免疫荧光验证神经干细胞特异性。加入促神经分化培养基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MAP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TUJ1(β3-tubulin)免疫荧光验证神经细胞特异性。采用CCK-8和蛋白质分子印记技术分别检测抗抑郁药对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培养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呈球状聚集;Nestin、MAP2、TUJ1免疫荧光阳性;抗抑郁药促进嗅黏膜神经干细胞增殖、促进其向神经细胞转化,TUJ1表达上升。综上所述,抗郁药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神经发生,可能为其抗抑郁治疗的机制之一。
谢扬智李乾露杨德雨房亮廖娟李远王娟刘莉江洪李志伟
关键词:嗅黏膜神经干细胞神经发生抗抑郁药组织块培养
导电聚吡咯生物活性界面构建及用于细胞行为的阻抗谱检测——朝向细胞电子学
本项目提出的“细胞电子学”借鉴于Joseph Wang于1999年提出的“基因电子学”(genoelectronics)一词。“基因电子学”用于描述DNA分子生物识别系统与电子系统间的耦合界面,目的在于将DNA特异性识别...
李远
关键词:聚吡咯电化学阻抗谱细胞传感器细胞行为
适用于显微镜下细胞连续观察的温度控制系统
2011年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显微镜下使用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保证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长时间连续观测时的温度要求。方法系统用透光性良好的氧化铟锡导电膜(ITO)作为加热元件,利用ITO导电薄膜自身温阻效应测量系统温度,辅以C8051F340单片机为控制系统核心,以改进的PID控温算法及脉宽调制技术(PWM)为依托,构成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结果与结论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无需额外温度传感器,结构简单I,TO膜表面温度分布均匀(1℃内),控温精度达±0.2℃;系统能够维持显微镜下BHK-21细胞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连续48 h观察,为细胞生物学动态行为特征研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李远彭明清龚放刁奇志刘北忠
关键词:温度控制细胞存活显微镜检查
外周血肝癌标志物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3种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growth factrorⅡ,IGF-Ⅱ)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肝癌患者(肝癌组)、131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32例非肝脏肿瘤患者(肝外肿瘤组)及6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提取外周血中总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分别合成AFP,IGF-Ⅱ和TGF-β1的cDNA,再以巢式PCR分别扩增其cDNA片段,分析其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外周血中扩增出的AFP mRNA,IGF-ⅡmRNA和TGF-β1mRNA基因片段大小为分别为159,170,211 bp,与原设计一致。肝癌组外周血AFP mRNA,IGF-ⅡmRNA和TGF-β1mRNA基因片段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肝外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AFP mRNA,IGF-ⅡmRNA和TGF-β1mRNA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转移判断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张丹李远徐泽强许银银
关键词:肝癌AFPMRNAMRNATGF-Β1MRNA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