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阳

作品数:1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人文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艺术
  • 7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学
  • 4篇代文
  • 3篇电影
  • 3篇动画
  • 2篇电视剧
  • 2篇人口
  • 2篇题材
  • 2篇年代文学
  • 2篇主旋律
  • 2篇文化
  • 2篇文艺
  • 2篇80年代文学
  • 1篇当代美术
  • 1篇当代文学
  • 1篇电视
  • 1篇电影分析
  • 1篇电影史
  • 1篇动画电影
  • 1篇动漫
  • 1篇动员

机构

  • 17篇大连大学

作者

  • 17篇李阳
  • 3篇李阳
  • 1篇文景
  • 1篇张祖立
  • 1篇梁侠

传媒

  • 6篇大连大学学报
  • 2篇当代作家评论
  • 2篇艺术广角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文学评论
  • 1篇长江文艺评论
  • 1篇苏州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报业
  • 1篇新世纪剧坛
  • 1篇百家评论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4
  • 1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审当代文学的学科性质——从“反学科化”的学术思潮谈起
2023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不小成就。大批文学史著作相继问世,当代文学史料学乍然崛起,对于学科内涵和学科难题的讨论也渐次深入。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走向“成熟”,但随着历史步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取得学术成就最为突出的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研究领域,却突然出现了一股“反学科化”的学术思潮。
李阳
关键词:文学史著作当代文学学术思潮学科化学科内涵
新农村影视叙事中干部典型形象及其成长演进
2022年
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2015年中共中央做出脱贫攻坚的决策算起,这项惠及7000万贫困人口的政策前后共实施了长达7年之久。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没有始于2004年的振兴东北战略、2005年的新农村建设、2006年的西部大开发等国家行为,脱贫攻坚必定会由于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而难以如此顺利完成。
李阳
关键词:贫困人口
“新爱国主义”现象与“涉边文艺”的概念--自媒体时代的国家想象与国民塑造被引量:1
2020年
"新爱国主义"现象始于公共事件频发的2008年,后于2019年达至高潮,其艺术表现可概括为"涉边文艺"。"涉边文艺"形成于媒介融合,所谓媒介融合不仅是新旧媒介重新整合的过程,也是国家与公众重新链接的过程。新媒介文艺往往以国际关系为素材和背景,或者以其对公共事务的表征在全球网路中产生涉边功能。因此可以说,新媒介文艺即涉边文艺,它的产生标志着国家和国民的历史性重构。
李阳
关键词:自媒体
当代美术电影史的现代性重构--从“中国学派”说谈起
2022年
在中国当代美术-动画研究中,“中国学派”可谓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概念。它以上海美影厂悲壮的历史命运勾连起了两个大相径庭的时代,进而在所谓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下,为动画行业的艰难前行发挥着类似“三代之上”的文化功用,如衡量动画作品的艺术水准、确认动画的发展方向,等等。然而,这个概念的起源与边界含义都是模糊的。2004年,金天逸在《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一文中写道:“1980年,中国著名动画艺术家特伟带了一批作品应邀赴美讲学,使美国同行有机会看到《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水墨动画。此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和艺术家多次参加安纳西等国际动画节。各国动画艺术家领略了中国动画的独特风采,赞赏‘中国学派’动画艺术的出色创造。
李阳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术水墨动画电影史中国动画学派《小蝌蚪找妈妈》
“年代·城市·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年
2014年6月3日至4日,“年代·城市·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大学创想宾馆国际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与大连本地作家和批评家,就当代文学的剧烈变化展开了深入研讨。作为大会的首位发言人,孟繁华对当代文学的剧变做了总体性的描述。他认为中国漫长的乡村文明正在走向崩溃,取而代之的是迅速崛起的城市文明。他列举了2010-2011年“古井贡杯”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和第四节“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获奖作品的名单,指出其中没有一部是乡土题材的作品。
李阳文景
关键词:文学世界城市文学乡村文明乡土题材
空间关系的重新结构——《我和我的家乡》开启“双循环”时代的新喜剧
2021年
2020年的国庆档,《我和我的家乡》口碑票房双丰收。很多观众出于朴素的爱国情感选择去看这部影片,包括制片方在内的整个舆论也将它定位在《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但在我看来,这个定位可能将《我和我的家乡》的历史意义缩小了。在主旋律影片序列里,这部电影颇为与众不同。近年的主旋律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由《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十月围城》《我和我的祖国》等片组成的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序列,另一个是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中国机长》《攀登者》等突出民族英雄的电影序列。
李阳
关键词:《十月围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主旋律影片制片方
美国“在地性文化”传统与文化工业的发生
2013年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试图用大量历史材料还原18世纪-19世纪的美国文化形态。波兹曼认为,当时的文化生产是由印刷技术主导的,它培养了美国人的理性精神。不过,波兹曼提供的材料还可以被继续阐发:这种理性精神聚焦于地方事务,它开创了美国的"在地性文化"传统。这一传统直至进入20世纪之后才被文化工业瓦解。波兹曼的研究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回溯被文化工业终结的文化传统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力推文化产业的当今中国应充分意识到,文化领域同样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李阳
关键词:文化工业
重新认识日本动漫——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反思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我国政府与企业大规模地模仿日本动漫。然而,这种模仿明显忽略了日本动漫与受众的关系。这一忽视并非偶然,它暴露了我国政府和企业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中存在的问题。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之处,就在于它出售的并非一般商品,而是蕴含在商品物质形式之下的思维、情感、观念和记忆等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只有在与受众的文化积淀有效对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被接受。因此,那种直奔经济效益而去的发展思路,其弊病就在于将文化看成可以通过合理的政策和妥善的管理生产出来的商品,而不是把它作为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前提加以理解和尊重。这种文化发展方式与以往文化服务于政治的体制实践并没有多大分别。
李阳
关键词:动漫动画漫画文化产业
香港当代卧底电影分析
2014年
《龙虎风云》、《无间道》和《变节》等系列香港卧底电影,隐含着香港人的集体无意识。早期经典香港卧底电影表达了香港人特定的文化焦虑,但《变节》系列已将它修改为港人构想世界秩序的想象空间。这一修改暗示出香港人的自我意识在新世纪的变化。
李阳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正义
重述碧潼战俘营的历史意义——评《硝烟散尽》
2021年
《硝烟散尽》属于纪实文学,史料多与2012年央视1套播出的6集纪录片《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重合(作者插话:他们的材料是军委给的,我的材料也是军委给的,军委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库)。纪录片在先,小说在后,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纪录片可以提供历史见证人、直观的视觉档案、生动的历史细节,为什么还需要用文学,包括将来可能用电影和电视剧来再现这段历史?用文学讲述这段历史的必要性是什么?这是我讨论的入口。
李阳
关键词:纪实文学历史细节历史见证人战俘营铁丝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