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靖年

作品数:61 被引量:421H指数:12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关节
  • 10篇骨折
  • 8篇股骨
  • 7篇生物力学
  • 6篇脊髓
  • 5篇软骨
  • 5篇神经生长
  • 5篇神经生长因子
  • 5篇手术
  • 5篇缺血
  • 5篇内固定
  • 5篇颈椎
  • 5篇关节软骨
  • 4篇肢体
  • 4篇膝关节
  • 4篇疗效
  • 3篇蛋白
  • 3篇医学生
  • 3篇原纤维
  • 3篇植骨

机构

  • 47篇大连医科大学...
  • 17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温州医学院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滨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葫芦岛市中心...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作者

  • 61篇李靖年
  • 10篇东海潮
  • 10篇赵文志
  • 9篇南丰
  • 7篇袁亮
  • 7篇王鸿飞
  • 7篇张彦
  • 7篇高延明
  • 6篇孙晓江
  • 5篇刘迎曦
  • 5篇李守巨
  • 5篇李正维
  • 5篇张军
  • 4篇李光灿
  • 4篇郑连杰
  • 3篇李宝文
  • 3篇李志刚
  • 3篇袁亮
  • 3篇董建俐
  • 3篇杨晨辉

传媒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骨伤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科教文汇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全国髋关节及...
  • 1篇首都医药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修复与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采用1%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内麻醉。距梨状肌下缘远侧约1.5cm处切断坐骨神经,切除远端1—2mm,采用无创伤线(10/0)做神经外膜+束膜缝合。A组:局部注入2.5s神经生长因子0.3μL。B组:坐骨神经缝合处注入生理盐水0.3μL。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观察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结果A组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B组,在取材时发现A组缝合处神经愈合良好,B组有1例神经瘤和1例感染。A组神经传导速度快[(11.04±0.34)m/s]、潜伏期短[(1.84±0.16)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B组神经传导速度慢[(8.94±0.37)m/s]、潜伏期长[(2.19±0.25)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小、数量少、排列不规则,再生较差。A组优于B组(P〈0.05)。结论NGF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高延明李靖年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再生坐骨神经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探析
2012年
高等教育大众化冲击着教学质量,保障医学教学质量已是刻不容缓,文章结合大连医科大学的探索和实践来探析如何科学地运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各高校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李靖年袁亮张彦林克凤钱铭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质量保障体系
不同应力环境下生长期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在同一动物个体中创造两种应力环境,对不同受力条件下生长的大鼠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应力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使其右后肢废用,为废用组;其左后肢处于过度负荷状态,为过载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天早、午、晚鼓励动物运动各0.5h,4周时结束实验观察,测试股骨干的生物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应力环境引起大鼠股骨若干力学参数的改变。本研究表明,活骨组织可以通过改变其力学性能来适应环境,本实验模型实用可靠。
刘迎曦赵文志张军李守巨李靖年孙晓江
关键词:生长期股骨生物力学骨质疏松
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除C5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除C5/6,T12/L1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
李光灿李康华郑连杰李靖年李正维刘晓凯李志刚
关键词: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破坏荷载力学测试生物力学
儿童严重手爆炸伤的治疗被引量:2
2004年
探讨儿童严重手爆炸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根据损伤特点 ,采取Ⅰ期修复或延期修复 ,可有效恢复手的功能 ,降低感染率。
袁亮李靖年张彦
关键词:爆炸伤儿童
许旺细胞基膜管与骨骼肌基膜管两种桥接体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效果的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比较许旺细胞基膜管与骨骼肌基膜管两种桥接体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3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10只/组。②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动物麻醉后,沿左上肢屈侧切开,取正中神经节段约1.0cm,经蒸馏水浸泡、液氮冷冻、生理盐水浸润再复温,挤出胞浆和崩解组织,修整成待移植的许旺细胞基膜管。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动物于左上肢三角肌取材后按类似过程制成待移植的骨骼肌基膜管。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鼠尾呈痉挛性扑动,麻醉苏醒后左下肢完全瘫痪标志造模成功。④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将许旺细胞基膜管按走行方向植入脊髓切损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同法植入骨骼肌基膜管。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材料移植。观察动物存活情况、一般状态、伤口愈合、后肢溃疡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⑤术后通过斜板试验观察大鼠左后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动物行为测试评分(满分7分,左后肢失去负重和行走功能为0分);测定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半薄切片中轴突数目、直径以及石蜡切片中脊神经节细胞数。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移植术后一般情况:术后3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左后肢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恢复。术后8周动物全部存活,切口愈合较好。非正常对照组动物均发生胸腰段脊柱轻度侧弯畸形。②术后斜板试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跌落时的木板倾斜度数比较,术后8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大鼠跌落时的木板倾斜度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378,P<0.05),但低于�
南丰李靖年董建俐王鸿飞东海潮高延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
在不同应力环境下生长的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
在同一动物个体中创造两种应力环境,对不同受力条件下生长的大鼠股骨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应力对骨力学性能的影响。切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使其右后肢废用,为废用组:其左后肢处于过度负荷状态,为过载组:正常大鼠为对照组...
刘迎曦赵文志张军李守巨李靖年孙晓江
关键词:生物力学试验弹性模量
文献传递
下胫腓前韧带撕裂对胫距关节面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下胫腓前韧带撕裂后,距骨滑车上关节面压力与其分布的面积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下胫腓前韧带撕裂提供依据。方法:取6具成人新鲜踝关节标本,男4具,女2具;年龄25~60岁,平均44.6岁。将踝关节标本去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保留踝关节囊、内外侧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用特制夹具将踝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分别用压敏片测量在700N轴向负荷下,每个下胫腓前韧带完整的踝关节(控制组)与下胫腓前韧带撕裂的踝关节(断裂组)距骨滑车上关节面的平均压强、压强峰值及应力分布面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控制组与断裂组应力分布面积分别为(367.8±54.0)mm2和(386.0±53.7)mm2;压强分别为(1.40±0.12)MPa和(1.70±0.35)MPa;压强峰值分别为(2.60±0.33)MPa和(3.20±0.32)MPa。从实验结果看,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后,应力分布面积变化不显著(t=0.021,P=0.983),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应力集中区域向后外侧转移,平均压强(t=4.140,P=0.020)及压强峰值增加(t=3.169,P=0.010)。结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时,距骨外旋,其滑车上关节面平均压强、压强峰值及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应该手术治疗,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
黄云鹏王滨李靖年马岩李胜
关键词:踝关节韧带距骨生物力学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樊文勃李靖年
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6
2017年
[目的]探讨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7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功能结果。此次研究假设影响患者术后腕部功能恢复的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优势手、骨折类型、创伤能量、受伤至手术的时间、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时间、克氏针固定时间。分析以上因素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患者年龄增加、骨密度减少、高能量损伤、严重的骨折类型、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骨折术后3个月时握力显著减小;6个月时,握力减小与年龄增加、骨密度减少、高能量损伤、严重的骨折类型密切相关;在骨折术后12个月时,握力减小只与年龄增加、骨密度减少有关。高能量损伤、严重骨折类型、外固定架固定时间较长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范围显著减少;而骨折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只与骨折类型有关。在骨折术后3个月时,高能量损伤、严重骨折类型及外固定架固定时间长影响腕关节功能评分;6个月时,腕关节功能评分与创伤能量和骨折类型相关;而在骨折术后12个月时,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是年龄和骨密度。[结论](1)高能量的损伤和严重骨折类型主要影响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腕关节功能。(2)骨折术后12个月时,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年龄的增加和骨密度的减少。(3)外固定架的固定时间只影响术后3个月内的腕关节功能。4、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克氏针的固定时间长短与腕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相关性。
王东昕韩鑫李志德李新海李靖年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有限切开复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