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
-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环带锦斑蛾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时间测量特性的研究
- 薛芳森华爱魏晓棠肖海军吴少会杨东朱杏芬等
- 该课题研究全面、完整报导了环带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揭示了该虫复杂的生活史对策和分散繁殖的生物学意义。明确了该虫以中龄幼虫越冬滞育主要系物种遗传特性所决定,短日照刺激是夏季滞育解除的重要生态因子。明确了该虫滞育诱导的光周期...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滞育诱导
- 环带锦斑蛾滞育控制的光周期测量特性的研究
- 薛芳森华爱魏晓棠肖海军吴少会杨东朱杏芬李爱青
- 该项目采用野外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系统调查了环带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揭示了该虫复杂的生活史现象及其分散繁殖的对策和意义。在室内采用24-h和非24-h循环的光周期反应,24-h和非24-h循环的夜间干扰试验,共鸣试...
- 关键词:
- 关键词:光周期
- 大猿叶甲滞育的亲代效应研究
- 杨东
- 关键词:年龄环境因素
-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 2009年
-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
- 何海敏黄芳杨东薛芳森
- 关键词:越夏越冬
- 美国白蛾生物学上的几个重要特性被引量:45
- 2006年
- 本文对青岛市美国白蛾Hyphandriacunea种群的几个重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如下有意义的结果。(1)在生态光周期范围内,该虫显示了一个典型的长日照型昆虫,临界日长为14h30min。然而在全光条件下,有41.2%的个体滞育;在全暗条件下则有83.7%的个体发育。(2)第1代蛹在自然条件下羽化的结果表明,部分个体的蛹期显著延长,呈现了夏季滞育。(3)滞育蛹置于25℃,LD16:8下滞育能够解除,但死亡率极高。(4)雄虫前翅黑斑的出现是由光周期控制的,只有在短日照下诱导的滞育蛹,滞育解除后羽化出来的雄虫才会出现黑斑。
- 魏晓棠肖海军杨东吴少会薛芳森邵秀玲吴兴海
- 关键词:美国白蛾光周期反应滞育诱导滞育解除
- 昆虫滞育的亲代效应被引量:5
- 2005年
- 主要讨论了昆虫亲代经历的环境因素及其自身因素对子代滞育的影响,论述了其在发育生物学、试验设计和评估、适应性和进化中的重要意义。
- 杨东吴少会杨忠成薛芳森
- 关键词:滞育环境因素
- 大猿叶虫龙南种群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 2009年
- 系统研究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江西龙南(24°9′N,114°8′E)种群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该虫仅在春季和秋季发生为害,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和越夏。由于成虫滞育期的差异,该虫显示出生活史多样性,有些个体隔年繁殖;有些个体是一化性,仅在春季或秋季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二化性,在春季和秋季各繁殖1代;有些个体是多化性的,春季1代,秋季2~3代,因此,在田间1年可发生1~4代。春季,滞育成虫于2月中旬至4月初陆续出土繁殖,羽化的成虫于4月上旬至5月中旬陆续入土越夏;秋季,滞育成虫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陆续出土,羽化的成虫于9月中旬至12月中旬陆续入土越冬。成虫一生能多次交配,在25℃下,春季世代雌虫产卵期为8~29d,平均产卵量为776粒;秋季世代雌虫产卵期为9~39d,平均产卵量为1003粒。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在18~28℃间,卵为8.66~3.85d,幼虫为19.37~7.92d,蛹为8.57~3.41d。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5、11.5和11.9℃。滞育成虫的寿命为5~28个月。
- 赖锡婷唐仁新杨东薛芳森
- 关键词:大猿叶虫生活史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