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
- 作品数:105 被引量:1,690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无锡市经济社会转型及其乡村生态环境响应被引量:2
- 2013年
- 应用弹性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乡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响应模型,分析无锡市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响应过程及其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0年无锡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表现为负向响应特征,响应强度曲线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抛物线"变化趋势;经济非农化是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城市化以及2002年以来的经济外向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同时,乡村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转型也存在反馈约束作用,生态用地减少和环境质量下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因素。
- 周蕾杨山姜石良
- 关键词:经济社会转型
- 基于遥感分析的无锡市城乡过渡地域嬗变研究
- 基于无锡市近30年TM和MSS遥感数据为基础的分析表明,19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之前,无锡市城乡过渡地域景观主要以郊区农业形态存在,之后,郊区农业形态消失。
- 杨山
-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冷热点格局分析--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被引量:30
- 2016年
- 以苏锡常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体现区域多中心性的最小阻力模型对区域城市扩展进行模拟,并结合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定量揭示不同时期城市扩展的格局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扩展模拟反映出区域环境约束下区域城市扩展的空间态势,为区域城市发展政策调控提供了方向;未来城市扩展"热点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跃迁特征,在内生推力与空间阻力相互角力下,"热点区"聚簇形态由圈层式结构向组团、散布式结构转变。进一步分析表明,最小阻力情景下沪宁线、长江沿岸、沿沪地区、太湖沿岸轴线城市扩展具有完全不同的时空分异机理,未来为避免城市摊大饼式扩展,应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隔离带建设、构筑组团式空间结构,实现区域空间组织的有序安排和纵向聚合。
- 王钊杨山王玉娟Runlin Yang
-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被引量:28
- 2007年
-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城乡过渡地区即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取耦合度指标以反映整个系统演化状态以及系统内城市主关联系统与乡村主关联系统在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四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以此了解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演化规律性,为进一步深化科学规划和管理该地域的理论实践提供了借鉴。
- 张振杰杨山孙敏
- 关键词:非线性模型耦合度
- 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被引量:4
- 2009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如过度开发、重复建设以及城镇蔓延式扩张造成城镇空间压力等问题。空间管制作为城镇建设中资源配置以及开发模式的有效控制手段,日益成为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划定分区影响因素、空间属性分区、空间开发分区以及管制要求四个阶段出发,介绍并探讨空间管制分区方法,为小城镇制定空间管制策略提供相关的方法与思路。
- 王丰杨山段威
- 关键词:小城镇
- 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研究
- 城乡结合部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其土地利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借助遥感技术,基于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一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点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将城乡结合部土地分成农业用地、林地、草地、...
- 王静杨山何挺陆海英
-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多中心城市区域城市蔓延冷热点格局及演化——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被引量:38
- 2015年
-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蔓延严重。多中心城市区域(PUR,Polycentric Urban Region)由于城市间相互影响、资源共享、共同竞争,城市蔓延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时空变化。文章以苏锡常地区为案例,利用1991—2013年间5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借助蔓延特征指标、空间关联模型,对苏锡常地区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蔓延热点分析,揭示PUR城市蔓延的空间演化规律。结果表明:PUR城市蔓延空间自相关性较强,次热区与热点区同步演化;冷热点切换频繁,热点区空间结构复杂,蔓延方式多样。具体表现为"圈层扩展"—"分散蔓延"—"多点连片"的格局转变过程,从1995年以前的向城市四周均衡扩展,转向1995—2008年期间蛙跃区与轴状扩展区双重作用下的分散—碎化蔓延,再到2008年以后蔓延热点向中心城市与次中心城市之间填充连片。PUR城市冷热点格局变化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城市扩展的过程,可为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决策依据。
- 王钊杨山
- 关键词:城市蔓延
- 2001—2008年无锡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20
- 2012年
- 无锡市作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域,2000年实施新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化水平大幅上升,但对这一时期无锡市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无锡市2001—2008年间的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发现无锡市的土地利用变化速率较快,且递减最快的为耕地,而递增最快的为建设用地及园地;无锡市2000年之前景观格局基本构型以大斑块为主,景观格局较为单一,但2001—2008年该地区剧烈的人类活动使得这些大斑块发生破碎化,导致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各类用地所占比例的差异逐步减少。总体上看,无锡市的景观多样性在增加,景观优势度在减少。
- 柴宏博杨山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破碎化
- 碳中和目标下长三角碳源/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明确碳源/汇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对于区域实现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采用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评估了2005~2020年长三角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了长三角城市扩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碳源/汇的影响,并对城市实现碳中和的差距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长三角NEP贡献为69.13 Mt·a^(-1),城市扩张导致碳汇损失1.97 Mt.碳汇抵消的碳排放约为3%~6%.②高碳源区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中东部,高碳汇区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和安徽省南部.森林资源富集的黄山市和丽水市碳排放与碳汇差距较小,最有潜力实现碳中和.徐州和马鞍山等工业或资源型城市以及上海和苏州等发达城市实现碳中和则面临较大压力.③城市扩张、经济产业集聚、人口高密度分布和紧凑的城市形态是导致长三角碳排放与碳汇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生态空间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城市扩张和社会经济发展可以相互耦合,并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 杜海波杨山李振亚郭泽呈范擎宇
- 关键词:长三角
- 江苏海水利用的SWOT分析及产业发展战略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大背景下,海水利用已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发展海水利用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江苏省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应立足自身特色,以增长型战略为主,重点发展中小型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流冷却,培育海水综合利用产业链,注重海水利用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和特色"海水农业"基地建设。
- 王伟利杨山王丽椰
- 关键词: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