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玲

作品数:5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玉米
  • 3篇春玉
  • 3篇春玉米
  • 2篇施肥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1篇定位施肥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生长
  • 1篇有机肥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方式
  • 1篇造林树种
  • 1篇蒸散
  • 1篇蒸渗仪
  • 1篇蒸腾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施肥措施
  • 1篇树种
  • 1篇水保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5篇杨玉玲
  • 4篇刘文兆
  • 3篇王俊
  • 3篇张益望
  • 1篇陈杰
  • 1篇张北赢
  • 1篇张勋昌
  • 1篇王兵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经济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定位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均能促进冬小麦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的增长,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均为:单施氮肥处理(N)高于不施肥处理(CK),氮磷配施处理(NP)显著高于CK和N处理,三个有机肥处理(M、NM和NPM)均较高。不同施肥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影响显著,NPM处理的光合速率在各个生育期均最高;其次分别为NM处理和NP处理,而M处理在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较快,N和CK处理均较低。不同施肥处理小麦产量:NPM>NM>M>NP>N>CK,不同施肥均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量为341~4388kg/hm2),除M和NM处理,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冬小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肥水平提高而增加,NPM和NP处理显著高于N和CK处理。表明在本试验年单施氮肥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较小,单施有机肥及不同肥料配施均能显著促进小麦生长及产量提高,有机肥的增产效应显著高于无机肥,其中NPM处理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
张益望刘文兆王俊杨玉玲
关键词:冬小麦长期定位施肥水分利用效率作物产量
轮作及不同施肥措施对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依托24a轮作与施肥长期定位试验,重点对2007年不同轮作方式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春玉米叶面积,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在相同施肥条件下,玉米连作(CT)处理的叶面积、生物量以及籽粒产量均高于玉米轮作处理;在轮作(RT)条件下,叶面积、生物量以及籽粒产量均为:RT—NPM>RT—NPK>RT—NP;不同处理间总生物量及籽粒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0—300cm土壤平均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先降低后升高,灌浆期降至最低,春玉米耗水量顺序为:CT—NPM>RT—NPM>RT—NPK>RT—NP;在相同施肥条件下,轮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连作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轮作不同施肥处理,RT—NPM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RT—NP和RT—NPK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
张益望刘文兆王俊杨玉玲
关键词:春玉米连作轮作耗水量
配施钾肥、有机肥对旱地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8
2009年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在施用氮磷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钾肥在灌浆前期降低了LAI、WUE、叶片水势、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但在灌浆后期提高了LAI、WUE、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合速率,且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这说明配施钾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可促进同化向籽粒的转移,使籽粒产量增加;但收获指数下降了3.2%。而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整个生育期的LAI、株高、SPAD、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WUE和水势除外)和产量,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与对照、钾肥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富含钾素的黄土塬区,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作用优于配施钾肥。
杨玉玲刘文兆王俊张益望
关键词:钾肥有机肥光合生理特性旱地春玉米
黄土塬区春玉米农田蒸散过程及其特征研究
农田蒸散由作物蒸腾与棵间蒸发组成,作物蒸腾既是作物生命节奏中的重要环节,又是土壤—植物—大气系统( SPAC)水循环与水平衡的重要组分。农田蒸散的研究是农田水资源评价、作物-水分关系分析、灌溉计划制定等的前提与基本内容,...
杨玉玲
关键词:农田蒸散蒸腾蒸渗仪茎流计黄土塬区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陈杰刘文兆张勋昌张北赢王兵杨玉玲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造林树种造林方式水保效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