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斌 作品数:4 被引量:34 H指数:2 供职机构: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评价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30所公立医院的310名在职在岗麻醉医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进行测评。对与重度职业倦怠及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重度评级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为18例(5.81%)。职业倦怠3个维度重度评级发生率分别为134例(43.22%)、35例(11.29%)和128例(41.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职业倦怠危险因素为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学历(OR=4.695,95%CI 1.556~14.172)]。职业倦怠3个维度重度评级危险因素分别为每周工作时间[40~60 h(OR=4.420,95%CI 2.504~7.802);≥60 h(OR=7.469,95%CI 1.758~31.733)]和医院级别[三级(OR=1.847,95%CI 1.112~3.069)];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OR=2.306,95%CI 1.032~5.155)]、工作年限[6~15年(OR=0.358,95%CI 0.135~0.949)]和年麻醉例数[≥390例(OR=3.352,95%CI 1.301~8.639)];医院级别[二级(OR=1.717,95%CI 1.045~2.823)]。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及成就感低落。硕士以上学历麻醉医师更倾向于发生重度职业倦怠。 陈易 邱玉雪 王婷 李培姬 刘斌 吴茜萍 徐向钊 杨立斌 苗丽娜 蔚静芳 孟尽海关键词:麻醉医师 职业倦怠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观察并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拟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 I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30):喙突处锁骨下臂丛阻滞组(A组)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30 m L;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行超声引导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周围同时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15m L。记录各组麻醉操作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评价麻醉效果,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均延长(P均<0.05),各神经分支配区域痛觉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满意率较高(P<0.05);A组有3例发生Horner’s综合征,1例误入血管;B组无不良反应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合并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锁骨下臂丛阻滞虽然操作时间延长,但麻醉满意率高、阻滞时间长、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推广。 杨立斌 杨华 孙龙关键词:超声检查 臂丛 神经传导阻滞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顽固性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顽固性癌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2组均采用静脉泵持续泵入药物的方法镇痛。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芬太尼1 mg+氯胺酮1 000 mg+托烷司琼20 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 L),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芬太尼2 mg+托烷司琼20 mg+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 L),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芬太尼日用量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芬太尼日用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而Ramsay镇静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在顽固性癌痛中的临床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可控性好、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适合长期给药,适合于治疗晚期顽固性癌痛患者。 刘辉 杨立斌 董龙才关键词:癌痛 芬太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