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经文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镜
  • 2篇肾镜取石术
  • 2篇肾盂
  • 2篇肾盂内
  • 2篇肾盂内压
  • 2篇内压
  • 2篇取石
  • 2篇取石术
  • 2篇经皮肾镜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2篇经皮肾镜取石...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肾穿
  • 1篇肾穿刺
  • 1篇内压变化
  • 1篇利多卡因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杨经文
  • 2篇吴小伟
  • 2篇莫鉴锋
  • 2篇曾鹏
  • 2篇杨曦
  • 1篇曾健文
  • 1篇黄健
  • 1篇徐海燕
  • 1篇邵琳
  • 1篇黄立
  • 1篇刘卫华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单通道与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皮肾通道数目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46mL/min,平均灌注压196mmHg(1mmHg=0.133kPa),监测102例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一次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以及四通道下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1.25±6.52)、(17.51±3.66)、(16.28±3.92)及(14.33±2.71)cmH2O(1cmH2O=0.098kPa)。单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均高于多通道(P<0.001),而双通道、三通道和四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cmH2O)。单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高于多通道,而双通道和三通道、四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通道数目的选择取决于结石形状及位置,处理铸型结石采用多通道PCNL,可降低因肾盂内高压状态累积致使返流达到一定限度而引起菌血症的风险。
曾鹏吴小伟杨经文莫鉴锋黄立杨曦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肾盂内压
三种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体位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NL的患者91例;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仰卧位,32例;侧卧位,30例;斜仰卧位,29例)。将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37ml/min,平均灌注压176mmHg(1mmHg=0.133kPa);分别监测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三种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1次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0.53±4.79)、(31.76±3.55)、(18.33±2.71)cmH2O(1cmH20=0.098kPa)。俯卧位和侧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明显低于俯卧位与侧卧位(P〈0.01)。各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cmH2O)。斜仰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较低,而俯卧位与侧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
曾鹏黄健邵琳吴小伟莫鉴锋曾健文杨经文杨曦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肾盂内压
右美托咪定不同途径给药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EC_(50)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给药和硬膜外给药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EC_(50)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硬膜外麻醉的下肢及下腹部手术患者75例,年龄20~51岁,体重45~7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15 mL硬膜外注射,n=25),右美静脉组(利多卡因15 mL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外周静脉泵入,n=25),右美硬膜外组(利多卡因混合右美托咪定0.5μg/kg 15 mL硬膜外注射,n=25)。采用硬膜外麻醉,腰椎2/3间隙穿刺置管成功后,各组分别注入利多卡因或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混合液15 mL,采用序贯法测定各组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皮肤钳夹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观察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0 min和20 min 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利多卡因的EC_(50)及95%CI分别为1.39±0.12μg/mL(95%CI:1.29,1.49),1.35±0.14μg/mL(95%CI:1.23,1.47),0.79±0.05μg/mL(95%CI:0.75,0.84),右美硬膜外组与对照组和右美静脉组相比,EC_(5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静脉组与对照组相比EC_(50)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10 min、20 min右美静脉组与对照组和右美硬膜外组比较,Ramsay评分升高(P<0.05);在麻醉后10 min、20 min右美硬膜外组与对照组比较,Ramsay评分升高(P<0.05),但升高没有右美静脉组明显。三组MAP、H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硬膜外注射可降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的EC_(50),其可能通过脊神经局部阻滞起到镇痛作用。
包凯蓓杨经文刘卫华谭志敏李光婷徐海燕
关键词:利多卡因EC50给药途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