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峰

作品数:120 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宁德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心脏
  • 30篇手术
  • 27篇外科
  • 24篇动脉
  • 21篇心脏移植
  • 16篇心肌
  • 16篇细胞
  • 14篇外科治疗
  • 14篇瓣膜
  • 12篇先天性
  • 11篇移植术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脏瓣膜
  • 10篇心脏病
  • 10篇置换术
  • 9篇体外循环
  • 9篇外循环
  • 7篇动脉病变
  • 7篇旁路移植

机构

  • 120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东省胸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120篇林峰
  • 79篇陈道中
  • 66篇陈良万
  • 40篇王齐敏
  • 38篇黄忠耀
  • 34篇邱罕凡
  • 34篇黄雪珊
  • 26篇曹华
  • 25篇廖崇先
  • 18篇戴小福
  • 16篇吴锡阶
  • 15篇翁钦永
  • 9篇李增棋
  • 7篇张贵灿
  • 7篇王欣
  • 6篇李林立
  • 6篇叶韵斌
  • 5篇马金本
  • 5篇郑宇辉
  • 5篇林枫

传媒

  • 19篇福建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心血管病...
  • 7篇第八届华东六...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中国医药科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一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 1例心脏移植长期存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 对1例心脏移植术后存活 8年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 ,恢复正常工作 ;血液生化正常 ;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正常 ;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急性排斥反应征象 ;同位素心肌显像提示左室壁心肌放射性分布进行性减低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弥漫性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有一局限性严重狭窄 (>90 % )、远端为轻度弥漫性狭窄 ,行右冠状动脉近段成形和支架植入 ,同位素心肌显像示左室壁心肌放射性分布明显改善。结论 慢性排斥反应可能是导致移植心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原因 ;定期行同位素心肌显像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肌血液供应 ;严重的局限性冠状动脉病变可应用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予以治疗。
陈良万吴锡阶黄雪珊陈道中陈良龙林朝贵林峰王齐敏黄忠耀邱罕凡曹华戴小福
关键词:心脏移植长期存活冠状动脉疾病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旁路移植术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和术中处理方法。方法:连续217例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适量扩容、小剂量α受体兴奋剂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采用心脏稳定器控制局部心肌运动幅度,阻断冠状动...
陈良万陈道中林峰王齐敏黄忠耀邱罕凡
文献传递
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腔内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22例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2例患者经主动脉血管造影确诊,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接受腔内治疗。其中17例Stanford B型夹层,1例Stanford A型夹层,4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逆行剥离成Stanford A型夹层1例,脑梗死1例,肾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3例;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降低8例。结论:对有选择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腔内治疗是安全的;完全腔内修复和杂交手术作为腔内治疗的两种手段,扩大了腔内治疗的适应证,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
张振龙邱罕凡陈良万黄雪珊陈道中曹华林峰黄忠耀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杂交手术
体质量≤5kg婴儿心脏手术81例报告
2007年
王齐敏陈道中陈良万林峰黄忠耀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微创外科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除了常规的外科手术修补.导管介入闭合治疗以及微创外科封堵近些年也开展得越来越多。目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微创外科封堵术中不可或缺的监测手段,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应用于引导微创外科封堵术的报道较少。鉴于婴幼儿TTE剑突下切面图像清晰.本研究尝试应用TTE单独引导VSD微创外科封堵术,报告如下。
张贵灿陈良万曹华林峰王齐敏吴锡阶戴小福陈道中
关键词: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微创外科室间隔缺损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
热休克蛋白70与心脏移植被引量:1
2008年
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排斥反应,是造成心脏移植物早期的功能不良甚至失功及相关外科并发症如各种排斥反应、感染和血栓形成等的主要原因。目前,还不能确定热休克蛋白在上述反应过程中的直接作用的机制,了解热休克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有助于进行热休克蛋白与缺血/再灌注、移植排斥反应,以及热休克蛋白转基因治疗移植物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张志刚黄雪珊林峰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移植物血管病
二尖瓣病变患者围手术期BNP、NT-proBNP、NT-proBNP/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N末端脑尿钠肽原(N-termi-nal proBNP,NT-proBNP)及其比值(NT-proBNP/BNP)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5例二尖瓣狭窄(MS)组的患者和2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R)组患者,术前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标准分级,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2周、3周、4周测血浆BNP、NT-proBNP浓度,同时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析术前BNP、NT-proBNP、NT-proBNP/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AD、LVEDD等的关系,并比较它们在MR组与MS组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MS组患者术前BNP、NT-proBNP与NYHA、L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LAD无相关性,且BNP与NYHA、LVEDD的相关性较NT-proBNP、NT-proBNP/BNP更为密切;②术后出现房颤并发症的患者术前BNP、NT-proBNP高于未出现房颤患者,且随着房颤转复而降低;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术前NT-proBNP比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且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降低,;而NT-proBNP/BNP无此种变化;③术前MR组LVEDD、BNP、NT-proBNP均大于MS组,且随着LVEDD变化,BNP、NT-proBNP在两组间变得无显著差异,而NT-proBNP/BNP于术前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④二尖瓣患者围手术期BNP、NT-proBNP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BNP、NT-proBNP、LVEDD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主要发生在术后1、2、3周,而NT-proBNP/BNP的变化与BNP、NT-proBNP及LVEDD未发现明显规律性的联系。结论:BNP可以反映LVEDD的变化,可作为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心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而NT-proBNP/BNP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丁志威林峰陈道中黄雪珊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脑尿钠肽
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脱垂的外科治疗
1992年
我院自1988年1月~1991年7月共收治室间隔缺损168例,其中室缺伴主动脉瓣脱垂8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26岁,平均11.6±8.7岁。临床表现为胸骨左缘第2~4肋间收缩期杂音Ⅰ~Ⅳ级,其中5例伴舒张期杂音Ⅰ~Ⅲ级,脉压差5.5~11kPa。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扇超检查,3例伴有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1例同时作升主动脉造影。2例伴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有病例的室缺位置。
廖崇先林峰陈道中陈建平赖天杰王齐敏王欣陈良万李增棋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瓣脱垂
蛋白质谱技术预测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谱技术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方法建立颈部异位异种大鼠心脏移植模型。(1)急性排斥A和B组,供受体不作预处理。(2)治疗A和B组,受体术前1d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20mg/kg,术后每天10mg/kg。A和B组分别在术后5d和7d取血液标本及移植物(供心)标本。(3)空白组,取大鼠移植前血液及心肌组织作标本。应用蛋白质谱技术对各组的血清及心肌组织蛋白质样本进行质谱测定,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质,并比较分析差异蛋白质的峰强度。结果与空白组血清比较,急性排斥A组与之存在7个差异蛋白质峰,急性排斥B组与之存在11个差异蛋白质峰。急性排斥A组与治疗A组比较,有4个差异蛋白质峰,急性排斥B组与治疗B组比较,有6个差异蛋白质峰。与空白组心肌组织蛋白质比较,急性排斥A和B组与之分别存在7个和13个差异蛋白质峰。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与急性排斥反应后不同时相点血清及心肌组织中的蛋白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蛋白可能与急性排斥反应相关。
王广阔林峰叶韵斌陈慧菁黄雪珊陈道中
关键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
体外循环下体液因子紊乱及防治的系列临床研究
黄瑞健林峰陈良万瘳崇先陈道中
该项目主要探讨CPB下先心病伴PH的血浆ET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川芎嗪(TMP)能降低血浆ET的上升,减轻术后肺血管的反应性等;CPB下MMS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发现MMS与术 前心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有关,论证其临床意义;C...
关键词:
关键词:体外循环川芎嗪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