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崇正

作品数:62 被引量:702H指数:15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皮瓣
  • 20篇缺损
  • 15篇外科
  • 13篇营养血管
  • 12篇神经营养
  • 12篇神经营养血管
  • 10篇组织缺损
  • 9篇动脉
  • 9篇血管皮瓣
  • 9篇营养血管皮瓣
  • 9篇软组织
  • 9篇软组织缺损
  • 9篇神经营养血管...
  • 9篇皮神经
  • 9篇外科皮瓣
  • 9篇穿支
  • 8篇蒂皮瓣
  • 8篇再植
  • 8篇手术
  • 8篇皮神经营养血...

机构

  • 62篇海南省人民医...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安县中医院

作者

  • 62篇林崇正
  • 45篇柴益民
  • 42篇马心赤
  • 40篇陈彦堃
  • 33篇陈汉东
  • 32篇邱勋永
  • 27篇王和驹
  • 24篇王快胜
  • 21篇张燕翔
  • 9篇王清
  • 7篇曾德斌
  • 4篇吕国坤
  • 4篇潘云川
  • 2篇王书成
  • 2篇吴开丘
  • 2篇陈鹏
  • 1篇陈彦
  • 1篇陈世强
  • 1篇卢传新
  • 1篇周钢

传媒

  • 18篇中华显微外科...
  • 14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实用手外...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09
  • 7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7篇2002
  • 8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皮缺损颅骨外露的修复被引量:15
1995年
我科1980~1991年收治外伤性或颅面部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颅骨外露9例,分别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大网膜结合中厚皮片移植、游离皮瓣或轴型皮瓣转位结合皮片移植修复。讨论了修复时机、修复方法以及手术注意事项。认为双侧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是修复全头皮缺损颅骨外露的可取方法,而吻合血管的游离大网膜移植修复颅骨外露的方法应尽量避免。
陈彦堃卢传新马心赤王和驹王清林崇正
关键词:头皮缺损颅骨外露大网膜皮瓣修复术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2002年
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26例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陈汉东邱勋永
关键词:岛状皮瓣皮神经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2000年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989年以来采用18种方法如传统带蒂皮瓣、原位带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前臂带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游离皮瓣和“瓦合皮瓣”等修复手部创面239例。结果 5例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有瘀血,表皮水泡形成; v—y皮瓣和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各1例血循障碍坏死再次植皮修复;168例经术后6~12个月随访复查.效果尚满意。结论以18种不同的修复方法处理239例手部创面,对不同部位不同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认为传统带蒂皮瓣因操作简单.安全实用仍是基层医院主要的修复方法。“瓦合皮瓣”在全手套脱伤的修复中具有明显优点,值得推广应用。在有较优良显微外科操作技巧的医院,可适当增加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比例.以期一次完成创面修复和功能重建及外观美容。
陈彦堃柴益民马心赤林崇正王和驹王快胜
关键词:手损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外科皮瓣
21例小儿电击伤治疗体会
2003年
王快胜陈彦堃柴益民马心赤王和驹林崇正潘云川张燕翔
关键词:小儿电击伤皮瓣移植
腕掌侧切割伤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2005年
目的:总结腕掌侧切割伤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腕掌侧切割伤中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全部采取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8个月~2年的随访,手指屈曲活动功能优良率达84%,手部的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术中清创彻底,对所有损伤组织进行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陈汉东王和驹马心赤林崇正
关键词:腕损伤显微外科
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缺损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报道应用足内侧皮瓣修复前足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足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6例前足部皮肤缺损,切取面积最大10cm×7cm。结果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外观与功能都比较满意。结论足内侧皮瓣是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马心赤柴益民林崇正邱勋永
关键词:足部皮肤缺损足内侧皮瓣吻合血管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游离
掌指动脉指蹼穿支蒂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报道应用改进手术方法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以不同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位修复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皮瓣面积为2.5×1.5 cm^6.0 cm×3.5 cm。结果临床应用15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掌指动脉指蹼穿支蒂手背皮神经营养皮瓣手术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瓣缺损的理想皮瓣。
邱勋永柴益民林崇正陈彦堃陈汉东马心赤
关键词:皮神经营养血管手背穿支指蹼
足底内侧动脉分支蒂皮瓣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2
2005年
目的探讨以足底内侧动脉分支为蒂皮瓣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解剖基础上以足底内侧动脉及其分支为血管蒂,设计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联合皮瓣及双叶皮瓣顺、逆行转位或游离移植修复53例手足部皮肤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53例,51例皮瓣完全成活。45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手、足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该类皮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厚薄适中,外形佳,是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双叶皮瓣及逆行皮瓣为临床提供了实用性的新方法。
柴益民马心赤陈世强林崇正王快胜陈汉东陈彦堃
关键词:外科皮瓣显微外科
青少年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报道青少年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83例臀肌挛缩症患者,选择沿大转子弧形切口,单纯松解挛缩组织,慎重处理臀中、小肌挛缩,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73例获得随访1~9年,72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本手术方法能满足各种程度的臀肌挛缩的松解,且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可靠。
马心赤柴益民陈彦堃林崇正
关键词:青少年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
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至2012年3月)、EMBASE(1966年至2012年3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1月)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至2011年12月),并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跟腱断裂治疗后的再断裂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进行评价。结果分析显示:(1)再断裂率:开放手术显著低于保守治疗,开放手术与经皮缝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并发症发生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功能治疗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保守石膏固定与保守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伤口感染率:保守治疗与经皮缝合显著低于开放手术,术后石膏固定与术后功能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放手术再断裂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和伤口感染率高于经皮缝合与保守治疗。术后功能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石膏固定。但因研究质量的局限性,经皮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熊小龙王和驹马心赤邱勋永林崇正王快胜张燕翔陈汉东曾德斌周钢
关键词:急性跟腱断裂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