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志武

作品数:33 被引量:79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乳腺
  • 16篇乳腺癌
  • 16篇腺癌
  • 11篇肿瘤
  • 9篇淋巴
  • 8篇淋巴结
  • 6篇手术
  • 5篇前哨
  • 5篇前哨淋巴结
  • 5篇疗效
  • 4篇前哨淋巴结活...
  • 4篇外科
  • 4篇淋巴结活检
  • 4篇化疗
  • 4篇活检
  • 4篇肠癌
  • 3篇蛋白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腋窝
  • 3篇直肠

机构

  • 31篇福建省立医院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林志武
  • 16篇陈晓耕
  • 6篇韩蕾
  • 4篇林彩玲
  • 4篇晋雯
  • 4篇林孟波
  • 4篇林镇和
  • 3篇王清水
  • 3篇叶松青
  • 3篇杨代兴
  • 3篇林肖鹰
  • 3篇高美钦
  • 2篇高世源
  • 2篇吴榕龙
  • 2篇江通淦
  • 2篇潘小杰
  • 2篇欧德彬
  • 1篇林志彬
  • 1篇苏璧泓
  • 1篇张辉

传媒

  • 9篇福建医药杂志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海峡药学
  • 1篇陕西肿瘤医学
  • 1篇浙江肿瘤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2001’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TN)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5例乳腺癌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分为3组:三阴组(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HR组(ER阳性或PR阳性、HER2阴性或阳性)、HER2组(ER阴性、PR阴性、HER2阳性)。分析各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三阴组与HR组、HER2组相比,患者年龄小、肿瘤较大、浸润性导管癌多见,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有统计学意义;三阴组复发时间较早(2.32年),复发率(23.91%)和死亡率(22.72%)均较高;患者复发风险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术后1~4年达到顶峰,之后下降。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小、原发肿瘤大、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5年内复发和死亡风险高。
陈晓耕林志武柳燕林镇和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7例诊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57例患者中乳头溢血或溢液37例,表现单发肿物42例,表现多发肿物5例。37例乳头溢血或溢液者均行细胞学涂片检查,47例体检触及肿物者行乳腺彩超、钼靶检查,42例行导管造影检查,22例行乳腺MRI检查。术后病理示51例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恶性;45例行免疫组化(肌上皮标志物SMMHC、p63、CK5/6)检查。6例恶变患者中2例行患侧乳腺改良根治术,4例行患侧乳房全切术;余51例良性患者均采用乳晕弧形切口行病变导管/肿物+局部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可通过乳头溢血或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彩超、MIR、乳腺钼靶及导管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提高术前诊断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合理的手术是治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韩蕾林志武陈晓耕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手术治疗
乳腺癌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在新TNM分期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乳腺癌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及在TNM分期中的地位。方法 总结乳腺癌根治术后锁骨下淋巴结转移病例 45例及对照组 70例的临床资料 ,比较二组的 5年生存率。结果 锁骨下淋巴结阳性组无论是ⅡB 期或ⅢA 期 ,还是整组病例均明显低于阴性组 ,经 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现行的UICC制定的TNM分期法未对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做出特殊分类 ,建议将出现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划入N3,属ⅢB 期 ,在行乳腺癌根治术时应常规将锁骨下淋巴结清扫干净 ,并单独送检 。
林志武陈晓耕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TNM分期
乳腺癌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在TNM分期中的意义
<正>进一步探讨乳腺癌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及在 TNM 分期中的地位。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后锁骨下淋巴结转移病例45例,另选取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肿瘤大小与之相类似的锁骨下淋巴结阴性病例70例作为对照...
林志武陈晓耕王玮叶松青
文献传递
新辅助化疗辅以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7年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辅以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50例乳腺癌患者经评估后采用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前、化疗2、4、6周期后的治疗效果、CTC阳性率。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31例(62%)、部分缓解5例(10%)、疾病稳定7例(14%)及疾病进展7例(14%),总有效率为72%。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4周期、6周期后CTC的阳性率呈逐渐下降状态,平均每7.5 ml外周血中的CTC个数也呈下降状态。结论新辅助化疗不仅能有效缩小乳腺癌原发灶,预示药敏,同时降低外周血CTC水平,减少肿瘤可能存在的转移及复发风险。
林彩玲林志武陈晓耕韩蕾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
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保腋窝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染料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腋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收治的11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常规行美蓝示踪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于术中未找到前哨淋巴结或前哨淋巴结冰冻病理阳性者,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18例患者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09例,检出率92.4%;共检出223枚,平均检出1.89枚/例;其中前哨淋巴结病理阳性39例,最终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48例。仅行SLNB的患者腋窝操作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4.3±2.5)min和(4.0±2.4)d,行ALND者相应时间分别为(15.7±5.8)min和(20.6±7.9)d,前者具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均未出现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水肿、麻木、疼痛等不适。结论美蓝染料法示踪前哨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乳腺癌保腋窝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林志武林彩玲韩蕾陈晓耕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乳腺癌美蓝
保乳术治疗30例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保乳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总结保乳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术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对其手术技巧、疗效及美容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30例保乳术患者预后良好,创伤小、出血少,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乳腺癌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行保乳手术,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方法 ,效果肯定,可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韩蕾林志武陈晓耕
关键词:保乳手术乳腺癌疗效
老年直肠癌外科治疗(附96例分析)
1998年
我院肿瘤外科自1977年7月至1995年7月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直肠癌96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96例中,男性62例,女性34例;年龄60~83岁,平均65.39岁,其中70岁以上17例,占17.7%。病史1个月~9年,6个月以内者55例,12...
陈峰林志武
关键词:直肠肿瘤老年人外科手术
探讨紫杉类药物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紫杉类药物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抽取112例于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坚持3个疗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经治疗,本组患者有14例CR,44例PR,总有效率为51.79%。(2)治疗中,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反应、消化道反应和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未见过敏反应,未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结论乳腺癌经紫杉类药物联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推广。
林志武
关键词:紫杉类药物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安全性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的乳腺浸润性癌病例,共纳入1002例,均为女性,腋窝清扫范围为腋中组或腋下组水平,收集临床病理因素及分子分型,采用χ^2检验筛选ALNM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得到相应的比值比(OR)。结果χ^2检验发现年龄、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是ALNM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大小(OR=1.900,P<0.05)与脉管侵犯(OR=3.390,P<0.05)是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分子分型间ALNM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的意义(χ^2=19.418,P<0.05)。管腔A型与三阴型肿瘤ALNM率较低(37.50%与35.24%),Her-2阳性型及管腔B(Her-2阳性)型与ALNM紧密相关(64.95%与60.50%),其中Her-2型肿瘤ALNM风险是管腔A的2.55倍(P<0.05)。结论不同特征的乳腺癌伴随不同的ALNM风险,术前充分评估ALNM风险,合理选择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腋窝清扫术,避免手术评估过度或不足。
林彩玲何毅辉林志武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