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星石

作品数:46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肿瘤
  • 21篇细胞
  • 14篇免疫
  • 13篇抗体
  • 12篇单克隆
  • 12篇单克隆抗体
  • 12篇淋巴
  • 12篇克隆
  • 10篇淋巴细胞
  • 9篇体外
  • 9篇肠癌
  • 7篇亚群
  • 7篇细胞亚群
  • 7篇抗原
  • 7篇肝癌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结肠
  • 6篇结肠癌
  • 5篇血清

机构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6篇林星石
  • 17篇袁玫
  • 15篇李力
  • 11篇焦顺昌
  • 11篇费丽华
  • 10篇张国庆
  • 9篇余征
  • 7篇张晓平
  • 7篇杨若佳
  • 7篇金婷
  • 5篇邢惠清
  • 5篇方永鑫
  • 5篇蒋彦永
  • 4篇王瑶
  • 4篇夏红天
  • 4篇宋琛
  • 4篇黄建华
  • 4篇吕海燕
  • 4篇李华
  • 3篇李瑾昱

传媒

  • 15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6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5篇1992
  • 1篇199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组抗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血清学诊断应用
1992年
本文报导一组用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及其粘液免疫BALB/C小鼠而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PS-1,PS-2,PS-3及PS-7。用ELISA双抗夹心法进行了抗体亚型分析,四株单抗均属IgM型。经SDS-PAGE,Western Blot测定抗原分子量,PS-1,PS-7分子量为300KD,PS-2>300kD。用物理、化学及酶方法分析抗原决定簇为碳水化合物,PS-1及PS-3并含有涎酸。
袁玫林星石费丽华李力李华于征毕宁韩冰
关键词:胰腺癌单克隆抗体
自体树突状细胞诱导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KATO3的体外杀伤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用冻融的自体胃癌抗原冲击树突状细胞 (DC)来诱导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TDLN)细胞对胃癌细胞系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胃癌患者外周血粘附细胞 (PBAC) ,经GM CSF、IL 4、TNF α诱导和自体肿瘤冻融抗原 (Ag)刺激诱生所获得的DC与TDLN细胞 1∶5 0比例共培养 3天 ,获得DC激活的TDLN ,即DC TDLN作效应细胞 ;分别以Ag和培液代替DC同样培养TDLN ,即Ag TDLN和TDLN作对照 ,对胃癌细胞系KATO3和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进行杀伤。结果 :DC TDLN、Ag TDLN、TDLN各组细胞对KATO3,均有显著杀伤活性 ,其中DC TDLN组的杀伤作用明显优于后两组 ,且效靶比 2 0∶1的杀伤率优于 10∶1,显示可能有量效关系 ;而TDLN各组不同效靶比对A375杀伤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自PBAC获得的DC ,经自身肿瘤Ag冲击并与自身TDLN共培养 ,可使后者对胃癌细胞系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林星石彭正李力张磊金婷张晓平杨若佳李荣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胃癌冻融抗原
血型抗原A、B、H、Le^a及Le^b在食道癌的表达被引量:1
1990年
血型抗原作为癌相关抗原,在大肠、胃、胰、膀胱、肺等癌组织中都有显著变化,而在食道癌中的变化规律则尚未见报道。本文对42例食道癌组织进行ABH和Lewis血型抗原的检测。
林星石袁玫余征
关键词:血型抗原食管癌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前后19种细胞表型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35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扩增培养后19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体外诱导扩增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扩增前后CD3+等19种不同表型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经体外扩增培养后,CD3+、CD3+CD8+、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45RO+细胞及其亚型CD8+CD45RO+、CD8+CD28-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明显增加(P<0.01);而CD19+、CD3+CD4+、CD3-CD16-CD56+、CD3-CD16+CD56-、CD3-CD16+CD56+,CD45RA+细胞及其亚型CD4+CD45RA+、CD8+CD45RA+,CD4+CD45RO+,CD28+细胞及其亚型CD8+CD28+细胞比例则明显的降低(P<0.01)。结论:培养扩增后细胞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张国庆焦顺昌林星石
关键词:免疫疗法免疫表型分型体外扩增
放射性碘标记CL-3体外肿瘤细胞结合及瘤内注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为评价瘤内注射(131)~I 标记单抗对提高肿瘤放射免疫治疗效果的作用,用(125)~I 标记抗人结肠癌单抗 CL-3,测定与人结肠癌细胞系 LS174T 及人胃印戒细胞癌细胞系 KATOⅢ的结合率。用34只 LS174T 荷瘤裸鼠,在瘤内注射(131)~I-CL-3后1、3、5、17天进行体内分布与放射免疫显像,以腹腔注射及(131)~I-正常鼠 IgG 瘤内注射组作对照。结果:(131)~I-CL-3与LS174T 及 KATOⅢ细胞结合率达73%;荷瘤裸鼠的瘤/非瘤比值瘤内注射组比腹腔内注射组大2~7倍;每克组织结合注入量的百分数瘤内注射组比腹腔内注射组大2倍多,比(131)~I-IgG 瘤内注射组大5~7倍,且放射免疫显像图清晰。故瘤内注射是提高放射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单抗标记物在瘤内的存留主要是免疫结合,而不是 IgG 的非特异结合。
方永鑫张海鹰余征袁玫林星石费丽华李力李华田嘉禾黄靖香檀华蒋彦永
关键词:放射免疫显像单克隆抗体碘标记
一种高效体外扩增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方法
目的:探索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高效扩增淋巴细胞的方法。 方法:取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BMCs,每例患者重复3次,在GMP实验室体系下,经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体外诱导扩增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
张国庆焦顺昌林星石
关键词:恶性肿瘤过继免疫治疗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扩增生物安全性
文献传递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高效体外扩增的方法
2009年
探讨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高效扩增淋巴细胞的方法,取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BMCs,每例患者重复3次,在GMP实验室体系下,经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体外诱导扩增淋巴细胞和观察扩增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扩增前后总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CD3-CD16+56+(NK细胞)、CD3+CD16+56+(NKT细胞)以及CD4+和CD8+T细胞比值的变化,分析培养前后各淋巴细胞亚群的扩增情况和重复性,同时观察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回输患者的生物安全性。结果表明,CD3+、CD3+CD8+、CD3+CD16+56+细胞比例较培养前明显增加(P<0.01),而CD3+CD4+、CD3-CD16+56+细胞比例、CD4+和CD8+T细胞比值则明显的降低(P<0.01)。CD3+、CD3+CD8+、CD3+CD16+56+细胞增殖倍数的中位数分别为487.9、832.5和2540.6;而CD3+CD4+和CD3-CD16+56+则分别为159.6和155.5。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前后亚型和扩增倍数的重复性较差,在本研究中只有CD3+T细胞在体外培养前后、CD3+CD16+56+细胞在培养后的CV值在10%以内。培养扩增后淋巴细胞细菌、真菌、支原体、外来病毒及内毒素检查后无阳性发现,所有患者细胞回输治疗后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在本研究体系下体外诱导扩增培养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NK细胞及致敏淋巴细胞效率较高,细胞毒性细胞比例增高较大,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为恶性肿瘤患者应用NK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扩增NK细胞的方法。
杨博张国庆焦顺昌戴为民林星石
关键词:恶性肿瘤淋巴细胞亚群体外扩增过继性免疫治疗流式细胞术
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及其片段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动态分布
2000年
贾宝庆方永鑫余征费丽华袁玫林星石李力蒋彦永
关键词:片段荷瘤裸鼠
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后T细胞亚群及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周围神经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进一步的免疫学实验依据。方法128只BALB/C小鼠分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和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每组32只。对各实验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手术。分别在术后3、7、14、28d将各组8只小鼠脾淋巴细胞进行分离,特异性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用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在各时间点中,化学去细胞神异体经移植组CD3^+、CD4^+、CD8^+、CD25^+阳性细胞率以及IL-2、IFN-1、TNF-α阳性细胞率与假手术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去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的免疫源性等于或接近于自体神经,明显低于新鲜同种异体神经。
李威衷鸿宾林星石侯树勋吴闻文阮狄克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移植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NK、T混合淋巴细胞与顺铂联合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体外杀伤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法及MTT法,观察人NK、T混合淋巴细胞(NKTm)体外杀伤MDA-MB-231肿瘤株的效果。方法:应用CFSE/PI染色法及MTT法标记人乳腺癌MDA-MB-231肿瘤株,观察NKT细胞联合顺铂在各种时序下对乳腺癌MDA-MB-231肿瘤株的杀伤效果。结果:CFSE染色条件下,人NKTm细胞体外对MDA-MB-231细胞效靶比E/T=25:1时较E/T=12.5:1时杀伤率明显升高;E/T=12.5:1时杀伤率略低于顺铂;先加入NKTm各组随与顺铂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杀伤率升高(以上P均<0.05)。结论:NKTm细胞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强,同顺铂联用时要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应先给予NKTm细胞后应用顺铂。
游俊浩杨俊兰焦顺昌林星石吴亮亮王刚
关键词:杀伤细胞细胞CFSE顺铂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