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本丹

作品数:124 被引量:833H指数:15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2篇骨折
  • 43篇手术
  • 24篇关节
  • 23篇腰椎
  • 18篇股骨
  • 16篇内固定
  • 14篇外科
  • 13篇胸腰椎
  • 13篇髋关节
  • 11篇后路
  • 10篇手术治疗
  • 10篇髓内
  • 10篇前路
  • 10篇前路手术
  • 10篇椎体
  • 10篇疗效
  • 8篇置换术
  • 8篇入路
  • 8篇全髋
  • 8篇全髋关节

机构

  • 112篇汕头市中心医...
  • 16篇中山大学
  • 12篇华侨医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潮州市中心医...
  • 3篇揭阳市人民医...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汕头大学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喀什地区第一...
  • 1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23篇林本丹
  • 53篇胡奕山
  • 47篇钟志刚
  • 44篇邱雪立
  • 27篇蔡植英
  • 17篇张育锋
  • 16篇林慰光
  • 14篇郭予立
  • 13篇郑干轩
  • 12篇周来喜
  • 11篇谢扬
  • 11篇罗勤瑜
  • 10篇陈春雷
  • 8篇林允雄
  • 6篇刘伟军
  • 5篇陈鸿达
  • 5篇洪笃开
  • 5篇杨扬震
  • 4篇赵卫东
  • 4篇沈晖扬

传媒

  • 2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2篇广东医学
  • 14篇中华创伤杂志
  • 9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第八届全国脊...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3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弹性棒腰椎后路动态固定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分析单侧弹性棒腰椎后路动态固定在腰椎下关节突不同切除范围时的作用。方法采用8根新鲜成年家猪L3~L6段椎体为材料,测定L4~5运动范围及脊柱前柱应力分布情况。将每个标本依次制成如下7种状态组:A组(完整正常标本)、B组(切除左侧L4下关节突内侧1/2+开窗髓核摘除术)、C组(B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弹性棒)、D组(B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刚性棒)、E组(切除左侧L4下关节突)、F组(E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弹性棒)、G组(E组+同侧L4、L5椎弓根钉+刚性棒)。A组为正常组,B组与E组为损伤组,C组与F组为弹性棒组,D组与G组为刚性棒组。结果切除左侧1/2或左侧全部下关节突时,弹性棒组在屈曲、伸张、侧弯、左旋转的运动范围均小于损伤组(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转大于正常组(P<0.05)。脊柱前柱应力:在屈曲和侧弯时弹性棒组较刚性棒组增加了6%~13%;弹性棒组内,下关节突切除1/2或全部切除时C组和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弹性棒固定能在绝大部分运动方向上保证脊柱稳定性,并且通过减少应力遮挡,可减缓邻近节段退变。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郑干轩罗勤瑜林本丹
关键词:腰椎后路生物力学实验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40例,年龄70~90岁,采用腰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20例,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照组20例,术后不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患者于麻醉开始前、术毕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经中心静脉抽取静脉血,测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硬膜外镇痛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VAS<2分。镇痛组患者血浆多巴胺在术后6 h和24 h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应时段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在术后24 h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应时段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显著减少老年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的含量,能显著减轻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
郝国明杨宏生王奕忠林本丹张舟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应激反应儿茶酚胺髋关节置换术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的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是否有必要行前路手术。[方法]14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病人均行前路手术,采用左侧经胸膜后,腹膜后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压迫物,内植物植入加钢板内固定。术后定期严密随访每4个月1次,包括详细的症状体征记录,X线片检查,部分病人行CT检查。与既往胸腰段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7例(资料完整)行历史对照。[结果]14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肋缘下至腹股沟束榨感及腰背痛全部消失,感觉平面下降8~18cm3例,而且分别在术后4、8、12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全组病人双下肢肌力无恢复,8例于3个月之后出现不同程度肌张力升高。对照组7例术后腰间榨感及腰背痛完全消失仅1例,感觉平面全部无下降,1例于术后8个月恢复部分排尿功能。双下肢肌力均无恢复,肌张力均明显升高。[结论]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并完全性瘫痪行前路手术对缓解术前腰背痛及腰间束榨,减轻肌张力增高及稳定脊柱有一定效果,但感觉平面的下降及下肢肌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林本丹胡奕山张育峰钟志刚邱雪立
关键词:胸椎前路手术骨折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瘫痪病人肌张力增高椎弓根钉内固定
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7例)、对照A组(采用传统髓核摘除术,30例)、对照B组(采用孔镜或椎板镜下髓核摘除术,12例)和对照C组(采用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23例)。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年。术后3个月JOA评分:4组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A、B、C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随访期间X线片显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且无腰椎不稳,MRI提示神经根无明显受压,且邻近节段无明显椎间盘突出病变;对照A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照B组出现1例出血、1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复发;对照C组出现1例神经系统损伤、1例切口感染。结论腰间盘髓核摘除术联合单侧弹性棒弹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
林慰光胡奕山姚迦勒郑干轩罗勤瑜林本丹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15例骨盆骨折合并伤的误漏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钟志刚林本丹邱雪立蔡植英
关键词:骨盆骨折合并伤漏诊病例分析
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原因分析与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2我院治疗的34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包括20例术中骨折及14例术后骨折.按Vancouver分型,AG型骨折4例,...
郭予立林本丹胡奕山
关键词:假体周围骨折股骨关节成形术
上肢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23例报告被引量:2
1996年
上肢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23例报告钟杰刚,蔡植英,林本丹,邱雪立上肢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是指上肢三大神经沿解剖途径,在某一部位受压,而出现一系列神经症状与体征,kopell[1]首先称之为嵌压性神经病。部分患者可用局部封闭、理疗等治疗,但症状明显者需行手...
钟杰刚蔡植英林本丹邱雪立
关键词:上肢综合征外科手术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2
2004年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 方法 取 12具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髌骨横断骨折模型 ,分 2组各 6个膝关节 ,分别用双股“薇乔”1- 0可吸收线和直径 0 .8mm钢丝做张力带固定 ,将标本安置在MTS试验机上 ,行拉力试验和疲劳试验 ,测量各种试验前后的骨折端分离程度。 结果 在 0~ 30 0N之间可吸收线张力带比钢丝张力带抗疲劳性能强 ,在 30 0~ 5 0 0N之间两者效果相当 ;可吸收线张力带比钢丝张力带固定具有更好的弹性。 结论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钢丝张力带好 ,完全可替代钢丝应用于临床。
谢扬郑佳坤林本丹杨扬震李松端
关键词:可吸收线张力带髌骨骨折生物力学内固定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作为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将骨折类型及其他条件相近、数量相等的髌骨骨折随机分为可吸收线张力带组 (A组 )和钢丝张力带组 (B组 ) ,每组各 2 5例。A组采用“微乔”可吸收线及克氏针固定 ;B组采用钢丝及克氏针固定。结果 :B组术后出现 1例钢丝断裂 ;1例松脱 ;8例出现皮肤红肿、疼痛、膝关节活动幅度不能早期恢复 ,远期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只达到 82 .6 % ,骨折愈合后须原位大切口取出钢丝克氏针 ;A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幅度早期全部得到恢复 ,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优于B组 ,骨折愈合后只须局麻下小切口拔出克氏针。结论 :可吸收线张力带替代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力学结构合理 ,疗效好 。
谢扬郑佳坤林本丹杨扬震李松端
关键词:髌骨骨折
应用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998年
研究新型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效果,经临床应用26例,效果令人满意。文中对该新型支架的特点、手术要点等进行了讨论。
喻爱喜陈振光余国荣林本丹谭金海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开放性骨折胫腓骨骨折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