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春
- 作品数:20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2000年
- 该课题从基础和临床对肝移植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建立了大鼠肝移植模型,探讨了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并从生化角度提出了无肝期下腔静脉阻断对机体组织的影响。在临床研究中采用PTCD+延期胆肠吻合治疗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梗阻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尤其是在对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
- 丁义涛林沛春谢敏
-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肝功能衰竭
- 十二指肠损伤10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十二指肠损伤仅占腹部损伤的2.5%~5%,但由于其本身及邻近脏器生理及解剖的特殊性,使其早期诊断困难。我院1987~1998年间共收治此类病10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就其临床诊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皆为男性。年龄17~39岁,平均年龄27岁。损伤原因:撞击伤7例,高处坠落伤1例,挤压伤1例,普通伤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最短伤后1小时,最长40小时(由外院转来),平均5小时。 1.2
- 顾逸飞林沛春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2002年
- 目的:报告本院1996年12月~2002年1月施行的17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治体会,探讨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终末期肝病合并症肝功能衰竭(部分合并肾功能衰竭)17例。男∶女,8∶9;年龄32~65岁;原发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6例,肝炎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一例,Wilson's病2例,多囊肝合并多囊肾2例,原发性肝癌一例,遗传性毛细血管增生症一例;肝功能状态:均为Child C。结果:17例病人中14例获得长期存活,生活质量良好,3例术后短期生存。2例术后发生胆道梗阻并发症,均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胆道造影等影像学方法。针对病因,确保胆道系统的血供,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在治疗上应视具体情况,争取切除梗阻部位、重建胆流通道。
- 丁义涛孙喜太周建新仇毓东林沛春谢敏张炜炜
-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 半离体切肝术的临床应用
- 1994年
- 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最好的方法仍为肝切除术。肝癌分为外周型及中央型两类。前者大都能得到较好地处理,而中央型尤其是第二、三肝门区肿瘤的处理却极为困难。如肿瘤已侵及主肝静脉、下腔静脉,往往难以获得根治性切除。仅采用控制入肝血流,如肝门部血管结扎,间歇性肝门阻断等常规方法,在预防和处理主肝静脉、肝后段腔静脉的出血和气体栓塞是无效的。常温下,低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术,为施行上述的肝切除术,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然而,此两种方法皆系肝脏原位操作,肝脏后方显露困难,对侵及主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及肝后段腔静脉包绕性病灶,难以得到根治性切除。
- 丁义涛刘仁庆吴亚夫林沛春李坡金遵禹
- 关键词:肝切除半离体
- CT在乳房肿块诊断方面的应用
- 1998年
- 1990年~1993年,我院对30例乳房肿块的患者采用GE9800 CT机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淋巴结有无转移,特别是临床不能触及的内乳淋巴结有无转移,乳腺组织内、外肿块的鉴别,皮肤及乳腺后间隙有无改变,能提示明显影像学诊断依据,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现结合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 林沛春李坡孙喜太
- 关键词:CT乳房肿块
- 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移植治疗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报告 3例危重肝功能衰竭 (ChildC)患者的肝移植治疗经验。探讨影响该类患者肝移植效果的诸多因素及其解决办法。方法 3例患者均行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治疗。结果 例 1、2分别已存活 32个月、11个月余 ,生活质量良好 ;例 3术后亦已 1月余 ;例 1、2术后曾发生胆道梗阻并发症 ,均经再次手术将胆管端 端吻合改为胆肠Roux en Y吻合后痊愈。结论 (1)采用有效的方法尽快改善患者的术前状况 ,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是保证肝移植疗效的基础 ;(2 )正确的术式选择 ,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完善的麻醉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3)严密的术后观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 ,尤其是胆道并发症的治疗 ,是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环节。
- 丁义涛孙喜太林沛春谢敏周建新
-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并发症
- 胰腺分段血运阻断法行胰岛素瘤术中定位——附6例报告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胰腺分段血运阻断法在胰岛素瘤手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对6例胰岛素瘤进行11例次胰腺部分血运阻断,分析每次血运阻断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对胰岛素瘤的位置进行判断。结果 当胰岛素瘤位于阻断范围内时,血糖快速上升;当胰岛素瘤位于阻断范围外时,血糖无变化;当胰岛素瘤位于阻断处时,血糖快速下降。结论 胰腺分段血运阻断法对手术中胰岛素瘤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可避免多发性肿瘤时的残留、胰腺组织的盲目切除和胰腺切除量的不足,又不增加手术风险。
- 谢敏周建新李强林沛春田成功
- 关键词:手术方式胰岛素瘤术中定位
- 3例肝移植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初步体会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根据 3例肝移植的经验 ,总结努力提高肝移植病人长期生存率的体会。方法 3例病人病因分别为遗传性毛细血管增生症、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术式均为同种异体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治疗。例 1、2术后发生了胆道梗阻并发症 ,均经再次手术将胆管端 端吻合改为胆肠Roux en Y吻合后痊愈。结果 例 1、2、3分别已存活 40个月、2 0个月、10个月 ,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提高肝移植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应是目前开展肝移植工作的主要目标 ,要从保证供肝质量、把握手术环节、提高术后并发症处理水平等多方面着手 。
- 丁义涛孙喜太林沛春谢敏周建新
- 关键词:肝移植生存率术后并发症
- 双刃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 1998年
- 作者近2年来应用双刃刀施行乳癌根治术30例,对防范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双刃刀应用观察组共30例,符合国际分期Ⅰ、Ⅱ期及部分Ⅲ期能施行根治性手术的乳癌病人。均为女性,年龄33~67岁,中位年龄45岁。经病理确诊后。
- 郑黎明丁义涛周建新谢敏袁毅路张凯尹卫民林沛春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联合治疗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被引量:1
- 1998年
- 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由于受病人全身情况的影响及供体来源等条件的限制。一般不宜行肝移植治疗。本文报道一例酒精性肝硬化、肝性脑病,术前经人工肝支持治疗,病人意识状况明显改善,黄疽减轻,腹水减少,行背驮式肝移植成功;提出:人工肝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该类病人的全身状况,使之度过急性期。人工肝支持系统、肝移植联合治疗扩大了肝移植的适应症,为终末期肝病合并肝性脑病病人带来了生机。
- 丁义涛孙喜太林沛春谢敏周建新
- 关键词:酒精性肝性脑病人工肝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