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小波

作品数:218 被引量:771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5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6篇肠癌
  • 105篇直肠
  • 95篇直肠癌
  • 86篇肿瘤
  • 50篇肠肿瘤
  • 47篇手术
  • 38篇直肠肿瘤
  • 35篇大肠
  • 34篇结直肠
  • 31篇大肠癌
  • 27篇结直肠癌
  • 26篇胃肠
  • 25篇乳腺
  • 25篇间质
  • 24篇间质瘤
  • 23篇腹腔
  • 23篇腹腔镜
  • 21篇术后
  • 20篇切除
  • 20篇基因

机构

  • 200篇山西省肿瘤医...
  • 36篇山西医科大学
  • 15篇山西医科大学...
  • 10篇山西省肿瘤研...
  • 5篇大同市第五人...
  • 3篇川北医学院附...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韶关学院
  • 2篇长治医学院附...
  • 2篇太原钢铁公司...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三门峡市中心...
  • 1篇山西煤炭中心...
  • 1篇韶关市疾病预...

作者

  • 214篇梁小波
  • 26篇白文启
  • 24篇侯生槐
  • 19篇李耀平
  • 17篇刘海义
  • 17篇李佩珍
  • 16篇高晋南
  • 14篇王毅
  • 13篇冯毅
  • 12篇马国龙
  • 11篇孙俊宁
  • 11篇江波
  • 11篇韩国晖
  • 10篇闫栋
  • 10篇张国琛
  • 10篇王立春
  • 10篇王文渊
  • 9篇刘东博
  • 9篇郭繁
  • 8篇王立平

传媒

  • 40篇肿瘤研究与临...
  • 10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中国药物与临...
  • 5篇山西医药杂志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大肠肛门病外...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中华结直肠疾...
  • 3篇第七届全国大...
  • 3篇2000全国...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 2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2篇2010
  • 25篇2009
  • 13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16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 10篇2000
  • 4篇1999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87例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预知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预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查腋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
张渤张晓俊郭繁郑瑞林张国琛韩国晖高晋南梁小波
关键词: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
文献传递
医院在医疗纠纷中如何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过度维权被引量:5
2005年
近年来,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疗索赔也越涨越高,患者和家属的过度维权已经成为医院生存发展的难题之一。成因: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医疗服务不到位;媒体对医疗的报道有失偏颇。危害:其主要危害有影响社会及家庭的安定:加重了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医院合法经济权益;加重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影响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加重了人民法院的审判难度和工作负担等。防范与对策:(1)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教育是杜绝医疗纠纷的根本保证。(2)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3)换位思考,取得谅解。(4)尊重事实,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5)寻求法律帮助是重要的途径。
张进梁小波牛润桂陈绍兰
关键词:医疗纠纷过度维权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山西省2000年至2005年GIST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山西省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发现GIST181例,每年临床上新发病例数都在增加,患者均为汉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16 ̄80岁,中位年龄57岁,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太原、长治和晋中三地发病例数较多。城镇患者多见。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直肠和食管,发生在胃肠道的占76.83%,胃肠道外的占23.17%。常见症状与体征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部肿块和消瘦。组织学形态:梭形细胞型占70.30%,上皮细胞型占12.10%,混合细胞型占17.60%。核分裂象≤5个/50HPF,占49.50%,6 ̄10个/50HPF,占36.30%,≥10个/50HPF,占14.30%。免疫表达情况:表达CD117占80.20%,CD34占67.00%,MCK无阳性表达。结论GIS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在人群中散在分布。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好发部位依次为胃、小肠、结直肠和食管。GIST的临床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
梁小波于红宾王立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直肠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并评价低位直肠癌术前伊立替康(CPT-11)、5氟尿嘧啶(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后的病理学改变及疗效,为寻找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年4月至2009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4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行CPT-11、5-FU及联合短程放射治疗。伊立替康组18例,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改变,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显微镜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CT显示伊立替康组肿瘤与治疗前相比平均缩小33.1%(直径13.5mm比20.2mm),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肿瘤平均缩小34.4%(直径12.8mm比19.5mm)。按直肠癌消退分级(RCRG)伊立替康组和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的例数分别为:1级7例和18例,2级4例和3例,3级7例和2例(均P〈0.05)。两组3级癌细胞死亡、间质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的比例分别为:7例和17例,6例和17例,3例和14例(均P〈0.05)。伊立替康联合短程放疗组中有5例患者达到了病理学完全缓解。结论CPT-11、5-FU可以作为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药物,两种药物结合短程放射治疗疗效更好。
马峻杰梁小波范立陈明晓闫栋李超亿姜慧员胡学忠
关键词:坏死
凯途(CONTOUR)在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CONTOUR在双吻合器技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在低位直肠癌中应用的90例CONTOUR和219例XF进行双吻合器技术的比较。结果:CONTOUR组保肛率(57.8%)优于XF组(44.7%);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CONTOUR不增加并发症,能提高保肛率,是双吻合器技术中XF很好的替代产品。
白文启梁小波张鑫王立春
关键词:直肠肿瘤双吻合器技术
对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研究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应用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量表调查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3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 146例 ,Miles 75例 ,Dixon 71例。调查员由山西医科大学五年级实习生担任 ,统一培训 ,统一标准入户调查。统计学处理 SAS6 .11t检验。结果 :肠造口对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是严重的 ,不论是总体生存质量 ,还是躯体、心理、社会、肛门功能及症状各个维度方面与 Dixon手术后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肠造口对患者产生的生存质量负性影响要比 Dixon手术广泛、长期和严重。
梁小波苏文阎秀卿白文启李佩珍
关键词:直肠癌肠造口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正>直肠癌外科治疗的目地已从单纯追求手术的彻底性转向根治和生活质量兼顾。过去被认为是治疗直肠癌金标准的Mile’s手术被已降为直肠癌外科治疗中最后的一种选择的术式。保肛手术尤其是对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日趋风行,但随之而来的...
梁小波
文献传递
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被引量:2
2010年
近年来人们在腺瘤癌肿顺序理论指导下对大肠息肉进行积极处理,同时诊断技术的进步为直肠早期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有效工具,使早期直肠癌临床发现明显增多。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和直肠前切除术,在切除肿物的同时虽能对周围淋巴结清扫,但手术中出血、术后吻合口瘘、肠梗阻、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及病死率,生理或心理造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高达40%。
常文凯孙永红梁小波
关键词: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手术中出血直肠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经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总结患者基本特征、其病理学类型、影像学检查、外科手术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男53例,女50例,中位年龄44.5岁。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和腰背痛为主,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检出率均可达100%。本组病例中完整切除75例,肿瘤完全切除率72.81%,其中联合脏器切除22例。28例部分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完善的术前准备和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提肿瘤高完整切除率,对其诊治有重要意义。
杨君梁小波侯生槐闫栋张鑫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低位直肠癌术前加速放疗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 观察低位直肠癌术前放疗的临床病理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30例已行术前30 Gy(3Gy/次,2次/d,前后野交替,间隔6 h)生物效应等同于常规放疗40Gy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变化分析;直肠镜观察放疗前后直肠肿块的肉眼变化、放疗后手术标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放疗后直肠镜仅见小的病灶、肿块缩小和无明显变化者分别为7例(23.3%)、16例(53.3%)和7例(23.3%).放疗患者按直肠癌组织学退变的分级标准(RCRG)分为Ⅰ级8例(26.7%)、Ⅱ级15例(50.0%)、Ⅲ级6例(20.0%).结论 术前30 Gy加速放疗可使大多数直肠癌瘤体缩小,使癌组织坏死,癌组织和间质产生纤维变性,降低肿瘤分期,有利于肿瘤的切除;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具有积极的作用.
陈明晓范立梁小波王燕萍
关键词:直肠肿瘤放射疗法病理学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