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立端 作品数:26 被引量:184 H指数:8 供职机构: 承德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左卡尼汀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54例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收治入院的96例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左卡尼汀治疗,每天1次,每次3 g,治疗2周,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2,48和72 h血清H-FABP变化水平,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7,90 d的NIHSS评分和BI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均下降,应用左卡尼汀治疗后各时间点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血清H-FABP水平表达,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元细胞,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檀立端 高君武 耿永芝 陈治国关键词:左卡尼汀 静脉溶栓 脑功能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相关因素,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96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后经胸部CT检查确诊肺不张患者33例,按结果分为肺不张组(33例)和非肺不张组(63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机械通气原因、通气时间、镇静程度、吸氧浓度、机械通气模式、吸痰频次、潮气量和平台压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不张组与非肺不张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原因(χ~2=6.583,P=0.010)、机械通气时间(χ~2=6.310,P=0.012)、镇静程度(χ~2=9.393,P=0.009)、吸氧浓度(χ~2=7.003,P=0.008)、通气模式(χ~2=5.595,P=0.018)、吸痰频次(χ~2=4.269,P=0.039)、潮气量(χ~2=4.979,P=0.026)和平台压(χ~2=6.853,P=0.03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性别(χ~2=0.582,P=0.446)和年龄(χ~2=1.494,P=0.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镇静程度(OR=7.343,95%CI:1.701~31.694,P=0.008)、机械通气原因(OR=4.753,95%CI:1.322~16.952,P=0.016)、吸痰频次(OR=4.586,95%CI:1.243~16.925,P=0.022)、潮气量(OR=6.505,95%CI:1.820~23.257,P=0.004)和平台压(OR=4.999,95%CI:2.045~12.223,P<0.001)均为导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镇静程度、机械通气原因、吸痰频次、潮气量和平台压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肺不张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治国 檀立端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 肺不张 经皮二氧化碳监测评估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乳酸(Lac)等指标,探讨TcpCO2评估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质量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05—2018-08期间我院急诊科发生的心脏骤停患者85例为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心肺复苏,采用气管插管、有创动脉监测、经皮二氧化碳监测分别于复苏10、20、30min采集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随访记录患者的存活率,比较恢复自主循环(ROSC)及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间PetCO2、经皮氧分压(TcpO2)、TcpCO2、动脉血乳酸等指标的差异。结果:CPR复苏20、30min时,舒张压(dBP)、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TcpO2、TcpCO2、乳酸在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SC患者在复苏20、30 min时,各生命参数与复苏10min时相比较,dBP、PetCO2、PaO2、TcpO2明显升高,PaCO2、TcpCO2、Lac均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10、20、30min ROSC组的TcpCO2均低于失败组,且TcpCO2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ROSC中存活组复苏20、30min的TcpCO2均明显低于死亡组(t=2.359,P<0.05;t=3.103;P<0.01),且随复苏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TcpCO2、PetCO2和Lac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4、0.614和0.767,95%CI分别为0.638~0.950、0.420~0.808和0.618~0.917(P=0.005、0.280、0.011)。结论:TcpCO2可动态监测CPR的质量,提高CPR的成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檀立端 陈治国 高君武 耿永芝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Fetuin-A及Ap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及脂肪因子(Apel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throughput hemodialysis,HFHD)组、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dialysis and hemoperfusion,HD+HP)组,每组38例,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血清Fetuin-A、Apelin、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Kt/V、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HD+HP组Fetuin-A水平显著高于HFHD组并高于HDF组(F=48.814,P<0.001),Apelin水平显著低于HFHD组并低于HDF组(F=8.578,P<0.001);HD+HP组BUN水平低于HFHD组和HDF组(F=3.001,P=0.053),Scr水平高于HFHD组和HDF组(F=1.206,P=0.303),3组Kt/V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F=1.942,P=0.148);治疗后3组患者血磷、钙磷乘积比较差异显著(F值分别为14.144,11.590;P值分别为<0.001,<0.001),3组血钙水平无显著差异(F=0.045,P=0.956);HD+HP组β_(2)-MG水平显著低于HFHD组并低于HDF组(F=355.820,P<0.001),PTH水平显著低于HFHD组并低于HDF组(F=182.270,P<0.001);HD+HP组总有效率为92.11%,HFHD组总有效率为89.47%,HDF组总有效率为63.16%,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4.100,P<0.001)。结论HD+HP、HFHD以及HDF治疗尿毒症患者均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血清Fetuin-A水平并降低Apelin水平,但HD+HP血液透析效果较好,HFHD位列其次,而HDF稍弱。 孙建利 杜金龙 耿永芝 关亚男 李志军 檀立端关键词:血液净化 尿毒症 戴力新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PCI术后合并焦虑状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PCI术后合并焦虑状态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PCI术合并焦虑状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27例,B组37例,C组23例,D组33例。A组为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化治疗加心理疏导;B组对照组加用黛力新抗焦虑治疗;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心舒胶囊进行干预;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戴力新和益心舒胶囊,疗程均为4周,观察四组患者HAMA评分、心绞痛和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戴力新联合益心舒胶囊组HAMA评分低于戴力新组益心舒胶囊治疗组P<0.05,戴力新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症状的有效率为94.0%,高于戴力新组70.3%和益心舒胶囊治疗组78.3%,P<0.05。结论:戴力新联合益心舒胶囊可有效治疗PCI术后焦虑状态的躯体症状,改善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张金艳 尹育华 檀立端关键词:黛力新 益心舒胶囊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状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肺复苏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心肺复苏术(CPR)后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5月承德市中心医院经急诊院前、院内行CPR的心搏骤停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入重症监护室(ICU)后予以CBP联合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1)及治疗后24 h(T2)、48 h(T3)及72 h(T4)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及72 h存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不同时间PT、APTT、TT、F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治疗组与对照组PT、APTT、TT、F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治疗组与对照组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治疗组F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PT、APTT和TT在T2、T3、T4时较T1时降低,T3、T4时较T2时降低,T4时较T3时降低(P<0.05);治疗组Fg水平T3、T4时较T1时升高,T4时较T2、T3时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72 h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CBP可使CPR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短期内临床获益,CBP是治疗CPR后凝血功能障碍、防治MODS和改善预后的一种有效手段。 孙建利 檀立端 陈治国 王久吉 周大鹏 王海珠 程瑞年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连续性血液净化 凝血酶原时间 精细化时间管理联合组织化卒中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精细化时间管理联合组织化卒中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8年4月我院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5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IS)的临床资料,以2015年10月为分界点,我院在此分界点前后脑卒中静脉溶栓实施两种管理模式,分别为组织化卒中管理组(对照组)及精细化时间管理联合组织化卒中管理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19例,观察组28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溶栓24h疗效、溶栓流程各环节时间及其达标率、临床结局参数、溶栓治疗后评价静脉溶栓24h、出院时及随访出院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24 h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各环节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血转化率、6个月死亡率及6个月再入院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24h、出院及出院6个月的无功能障碍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溶栓24h中、重度功能障碍患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时间管理联合组织化卒中管理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 高君武 刘海洋 陈治国 檀立端 关亚男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时间管理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42例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心搏骤停具有突发性,预后差,且发生人群有年轻化趋势的特点。经复苏后自主循环的建立仅是心肺复苏术后复杂而漫长的治疗过程的开始,虽然呼吸与循环支持、脑复苏治疗等方面进展迅速,但最终仍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存活出院^[1]。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导致复苏后的高死亡率,有研究指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炎症反应、凝血活化、纤溶抑制相互作用形成的级联反应过程^[2]。因此凝血功能障碍是影响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原因之一。 孙建利 陈治国 关亚男 姜润东 檀立端 杜金龙 刘海洋 付丽君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 醒脑静注射液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炎症因子 微小RNA-181d-5p靶向转导素β1X连锁受体蛋白1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81d-5p是否通过靶向转导素β1X连锁受体蛋白1(TBL1XR1)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方法选取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miR对照组(A组),缺氧+miR-181d-5p组(B组),缺氧+小干扰RNA对照组(C组),缺氧+TBL1XR1小干扰RNA组(D组),转染miR阴性对照组(E组),miR-181d-5p组(F组),转染miR抗体阴性对照组(G组),转染miR-181d-5p抗体组(H组),缺氧+miR-181d-5p+pcDNA对照组(I组),缺氧+miR-181d-5p+pcDNA-TBL1XR1组(J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蛋白3(Caspase-3)、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组H9C2心肌细胞中miR-181d-5p(0.38±0.03 vs 1.00±0.11)下调,TBL1XR1 mRNA(2.17±0.17 vs 1.01±0.09)和TBL1XR1蛋白(0.89±0.08 vs 0.42±0.04)上调(P=0.000)。B组较A组及D组较C组H9C2细胞中CyclinD1蛋白、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活化的Caspase-3蛋白、细胞凋亡率、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F组较E组及H组较G组TBL1XR1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J组CyclinD1、细胞存活率明显减少,TBL1XR1、活化的Caspase-3、细胞凋亡率、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81d-5p通过靶向TBL1XR1,促进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存活,并抑制其凋亡和炎性因子分泌,从而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杜金龙 耿永芝 关亚男 李志军 石彪 姜润东 檀立端 段云鹏 孙建利关键词:微RNAS 细胞周期蛋白D1 川陈皮素对急性肾损伤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XO3a)通路介导的自噬对急性肾损伤(AKI)大鼠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顺铂(20 mg/kg)的方法构建AKI大鼠模型。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AKI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NOB组(NOB-L组,200 mg/kg)、高剂量NOB组(NOB-H组,400 mg/kg)和高剂量NOB+SIRT-1抑制剂EX527组(NOB-H+EX527组,400 mg/kg NOB+5 mg/kg EX527),每组12只。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含量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肾小管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和FOXO3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FOXO3a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严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NAG、尿β2-MG、血BUN、血Scr、肾小管损伤评分、肾脏MDA水平、细胞凋亡率升高,肾脏SOD水平、SIRT1/FOXO3a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NOB-L组和NOB-H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NAG、尿β2-MG、血BUN、血Scr、肾小管损伤评分、肾脏MDA水平、细胞凋亡率降低,肾脏SOD水平、SIRT1/FOXO3a通路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NOB可能通过激活SIRT-1/FOXO3a通路,促进自噬,进而改善大鼠的AKI。 耿永芝 杨利 李国伟 张金涛 程晓磊 檀立端关键词:川陈皮素 急性肾损伤 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