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扬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西风
  • 4篇西风带
  • 4篇南半球
  • 3篇年际
  • 3篇年际变化
  • 3篇EOF
  • 2篇陆架
  • 2篇季节内变化
  • 2篇海表
  • 2篇海表面温度
  • 2篇SST
  • 2篇EKMAN
  • 1篇中国海
  • 1篇年际变化特征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率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通量
  • 1篇热含量
  • 1篇热通量

机构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武扬
  • 4篇王召民
  • 3篇程国胜
  • 3篇刘成彦
  • 3篇林霞
  • 1篇王东晓
  • 1篇韩桂军
  • 1篇舒业强
  • 1篇谢泽林
  • 1篇王发云

传媒

  • 1篇电声技术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预报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南海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1871—2008年SODA资料和月平均的Levitus资料计算了南海混合层深度(MLD)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资料分析表明:季风通过流场调整对南海MLD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显著的影响。南海MLD的距平变化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南海南部MLD的距平变化趋势和北部的有显著差异,特别在1955年后北部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南部呈上升趋势,二者的显著周期北部为2—3年,南部与整个区域平均的基本相似有2—6年的显著周期。SOI指数对滞后的南海各个区域有较好的相关性。EOF分析表明第一模态整体呈单极型最大变率分布在南海南部,由南往北逐渐减小显著周期2—3年变化为主;第二模态呈偶极子型,显著周期以2—5年变化为主。回归分析表明南海南部深水区域呈现增深的趋势,而吕宋海峡至南海北部陆架区呈变浅趋势,滑动t检验表明南海MLD有6个显著的突变年份。
武扬程国胜
关键词:混合层深度EOF分析
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
南极大陆架底层水温度变化通过影响冰架底部融化来影响南极冰架质量流失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本文利用高分辨率耦合模式MITgcm来探讨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并解释了其影响的机制.文章发现南极大陆架底层水变暖不仅仅...
林霞王召民武扬刘成彦
基于CORA资料的中国海海表面温度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基于1986—2008年的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再分析产品(CORA),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分析了海表面温度(SST)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并用相应的SODA、AVHRR以及Levitus资料对CORA做了对比评估。相比于AVHRR而言,CORA资料SST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小于SO-DA,相比Levitus资料而言CORA资料温度盐度的均方根误差随深度的变化皆小于SODA。CORA与SODA资料相比,两者前3个模态的时空分布大体一致,区别在于CORA资料能更好地反映参量的一些细微特征。结果表明,CORA资料能很好的刻画中国近海SST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尤其是黑潮流经区域SST的局地变化特征。季节EOF第二模态显示的是SST对由风引起的潜热释放的响应特征。第三模态刻画了冬夏转换季的分布特征,主要揭示了东北-西南走向的锋面特征。SST年际变化与ENSO密切相关,区域平均的南海SSTA与Nino指数的吻合程度CORA优于SODA。
武扬程国胜韩桂军舒业强王东晓
关键词:SSTEOF
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麻省理工学院海洋环流模式研究了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气候变率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对气候变化有显著的响应。在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正位相的年份,风应力输入到海洋中的能量的大值区北移且加强,主要由于暴风路径的北移和天气尺度大气扰动的加强导致;同样,在南半球环状模(Southern Annular Mode,SAM)正位相年份输入到南大洋的能量大值区南移并加强,且输入到南极大陆沿岸流中的能量也有显著增加。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分析结果表明:NAO主导了风应力输入到北大西洋区域的能量变化。SAM解释了南大洋区域风应力输入能量的第一模态,第二、三模态解释了受ENSO(El Niňo-Southern Oscillation)影响的情况。最近几十年,在南大洋区域,风应力及其输入能量的年代际变化都有所增强,而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区域有所下降。
谢泽林王召民武扬
关键词:风应力大气扰动气候变率
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
南极陆架底层水的温度变化是影响冰架底部融化的重要过程,冰架底部融化会影响南极冰盖质量平衡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文利用高分辨率耦合模式MITgcm 来探讨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
林霞王召民武扬刘成彦
南海上层海洋热力结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洋,其吸收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储存于表层海洋(混合层)中。这些能量输送给大气,驱动大气运动并影响气候的变化。海洋上层热结构的变动对气候和大气环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海洋热含量比海表面温度(S...
武扬
关键词:SST热含量MLD年际变化季节内变化EOF
文献传递
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
南极陆架底层水的温度变化是影响陆架底部融化的重要过程,陆架底部融化会影响南极冰盖质量平衡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沿岸水团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本文利用高分辨率耦合模式MITgcm来探讨南半球西风带变化对南极...
林霞王召民武扬刘成彦
南海海表面温度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2012年
基于TRMM/TMI卫星遥感海表面温度(SST)数据,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对南海SST的季节内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对声速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SST季节内空间分布的第一模态呈现南北负正反对称分布;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为以越南外海的负值为中心。分析相应的时间系数功率谱可知其显著周期为5、6、8、11、12周。分析表明SST的季节内振荡与纬向风分量、经向风应力有密切关系。探讨潜热通量可发现其显著周期为54~69天,存在显著的季节内变化;冬夏季变化的最大区域分别集中在越南外海和南海北部,且第一模态的时间函数与潜热通量的最大相关系数可达到40%,相关系数的大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越南上升流区域。南海海表声速较大但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与温度同相变化与盐度反相变化。
武扬程国胜王发云
关键词:季节内变化海表面温度EOF潜热通量
大尺度海洋环流对若干表面强迫变化的响应研究
本文围绕天气系统对海洋环流的影响、考虑海洋表层流速对海气界面通量和海洋环流的长期影响以及南大洋能量循环对西风带变化的响应等关键科学问题,利用耦合海冰的高分辨率全球海洋模式MITgcm-ECCO2,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揭示...
武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