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长春

作品数:44 被引量:476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气候
  • 6篇环流
  • 5篇降水
  • 5篇大气环流
  • 4篇气候变化
  • 4篇气候带
  • 4篇气候特征
  • 4篇变暖
  • 3篇太阳活动
  • 3篇土壤
  • 3篇土壤湿度
  • 3篇气候变暖
  • 3篇气候区
  • 3篇气候区划
  • 3篇夏季
  • 2篇冻灾
  • 2篇玉米
  • 2篇玉米生长
  • 2篇玉米生长发育
  • 2篇生长发育

机构

  • 37篇云南省气象局
  • 13篇云南省气候中...
  • 7篇云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云...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云南省农业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云南省科学技...
  • 1篇云南省气象科...
  • 1篇普洱学院
  • 1篇昆明市官渡区...

作者

  • 43篇段长春
  • 19篇陶云
  • 15篇任菊章
  • 10篇段旭
  • 9篇陈艳
  • 5篇张万诚
  • 4篇何华
  • 4篇朱勇
  • 4篇段玮
  • 4篇尤卫红
  • 3篇张明达
  • 3篇姚愚
  • 3篇胡雪琼
  • 3篇邢冬
  • 2篇何群
  • 2篇尹继福
  • 2篇何大明
  • 2篇郑有飞
  • 2篇王鹏云
  • 2篇李蒙

传媒

  • 6篇高原气象
  • 5篇云南大学学报...
  • 3篇气象科学
  • 3篇气象
  • 3篇灾害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1999
  • 2篇1998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纵向岭谷地区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被引量:48
2005年
以云南纵向岭谷地区历年逐月径流量观测数据和云南的逐月雨量和气温场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分析和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年际气候变化及其对国际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论为由于云南纵向岭谷区的特殊下垫面作用,云南月降水量场变化与云南国际河流月径流量变化的高相关区中心的纬度差异不显著,但经度差异却十分显著;澜沧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大于其东部的李仙江和元江气候区的年降水量,其年降水量的偏差则明显小于它们;元江气候区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其西部的李仙江和澜沧江气候区的年平均气温,其年平均气温的偏差也明显小于它们;与云南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年降水量变化特征相对应,元江的年径流量偏差也明显大于其西部的李仙江和澜沧江的年径流量偏差;云南纵向岭谷对西南季风的阻隔作用较大,而对东北季风的阻隔作用相对较小;云南纵向岭谷作用下的年降水量变化主要表现在较小的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尺度的增大其作用变小;云南纵向岭谷对于年气温变化的作用比年降水量变化的作用要小;近几年来,各气候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偏多趋势,受其影响,云南国际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也主要表现为偏大趋势;近十几年来,各气候区的年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显著偏高。
尤卫红何大明段长春
关键词:气候变化河流径流量水资源多时间尺度特征
云南2009—2012年4年连旱的气候成因研究被引量:25
2014年
利用云南124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全球海表面温度(SST)资料以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云南2009—2012年连续4年干旱的气候特征,并从异常大气环流、海温、局地对流等方面分析了4年连续夏季干旱发生的成因.结果表明:1云南2009—2012年干旱是一次持续时间长,跨越春、夏、秋、冬四季、影响范围广的全省性严重干旱,最严重的区域主要是滇中及滇东南.并且是发生在云南降水减少的气候背景下.22009—2012年夏季500 h Pa欧亚地区高、中、低纬度的高度场分布不是很相似,但4年的环流配置形势表明东亚冷空气路径偏东,影响中国西南地区的冷空气偏弱,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云南.另外2009年和2010年副高位置偏西偏强,云南在其控制之下,不利于降水;而2011年和2012年副高位置偏北偏东,其外围的水汽不易输送到云南.32009—2012年云南大部地区及其南侧的孟加拉湾地区高度场持续偏高,孟加拉湾附近的印缅槽不活跃或偏弱,也不利于南方水汽向云南界内输送.4El Nino事件发展期、La Nina事件衰弱期以及印度洋海温偏暖时都有利于云南干旱的发生和发展.52009—2012年夏季云南局地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基本维持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垂直散度场配置,不利于上升运动的生成和发展.孟加拉湾及南海一带基本为西北或偏东气流控制,向北输送的水汽较常年偏弱,是造成云南连续4年夏季干旱少雨异常气候的直接原因之一.62009—2012年连续4年夏季云南局地对流相对常年偏弱,这也是云南降水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陶云张万诚段长春陈艳任菊章邢冬何群
关键词:连续干旱气候特征大气环流海表面温度
2021/2022年云南冬季异常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3年
基于云南省124个站点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21/2022年冬季云南气候异常的成因,得到(1)2021/2022年冬季,中低纬度地区维持北非槽、阿拉伯半岛脊、孟加拉湾槽的波列,有利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向云南境内输送,造成云南整个冬季降水偏多。(2)前(后)冬中高纬度的环流变化是造成冬季气温前暖后冷的直接原因。从前冬到后冬中高纬度欧洲大陆槽明显减弱北抬,西西伯利亚附近的脊增强,易形成阻塞高压;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增强,东亚冬季风也明显增强。相应地冷空气从少而弱到频发并偏强,气温从明显偏高到显著偏低。(3)2021年12月到2022年2月东亚副热带急流从偏弱逐渐变为偏强,而极锋急流从偏强逐渐变为偏弱,导致冬季风逐渐增强,影响南下冷空气,致使云南冬季气温发生了前暖后冷的季节内异常变化。(4)云南上空整个冬季皆存在异常水汽辐合,水汽辐合抬升有利于降水生成。两个主要水汽输送通道一个是从阿拉伯海经孟加拉湾进入云南;另一个是从西太平洋海域经南海、中南半岛和孟加拉湾进入云南。
任菊章陶云陶云姚愚邢冬陈艳姚愚
关键词:气候异常季节内变化大气环流水汽输送
普洱市宜居气候适宜性分析被引量:22
2018年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发展和人类居住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基于1981 2010年普洱市10个县区气象站的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等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季节划分、气温极值和平均气温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舒适度指数(包括温湿指数、风寒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研究了普洱市的宜居气候舒适性。结果表明:普洱市夏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为20~24℃,仅有东部和中部少数河谷地带超过24℃;冬季90%的区域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冬半年全市最低气温低于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1天,夏半年全市最高气温高于35.0℃的年平均日数不足4天。因此普洱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有6~9个月的春秋宜人气候,是典型的全年"人体感觉舒适"的宜居气候区,尤以夏半年最为舒适。近10年普洱市快速增长的旅游总人数和完成的GDP进一步说明普洱市的宜居和旅游的气候适宜性。
朱涯杨鹏武段长春李蒙
关键词:气候人体舒适度适宜性
基于MaxEnt模型的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被引量:11
2020年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技术,提出一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利用美国本土274个种植点,结合美国本土和中国云南省1981—2010年气候数据开展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3—5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4一5月日照时数为影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美国本土种植点构建的MaxEnt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高精度,但将模型直接外推用于中国云南省可靠性不足。因此,利用模拟区域和训练样本气候因子值域的偏离程度改进气候适宜性指数,并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于热量资源丰富、日照相对充足并具备较好冬季低温条件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边缘。受云南省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区划结果呈现出破碎化分布。
程晋昕段长春闫生杰
关键词:气候适宜性最大熵模型薄壳山核桃
云南省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质量控制被引量:8
2016年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自动气象站观测是获取地表土壤湿度的主要手段。地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因此,开展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4年云南省37个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以观测值及其Savitzky-Golay二次导数的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率等统计量为判据,筛选剔除了观测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异常峰值和异常平稳值。结果表明:云南省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均有缺测,两种异常值中,异常平稳值占绝大部分。与降水时间序列对比发现,不同降水强度下各层土壤湿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砂质土站点对降水的响应最为明显,黏质土站点雨后土壤湿度变化幅度最小。
蓝盈郑有飞段长春尹继福吴荣军黄图南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
1961—2014年云南冬季寒潮活动规律及其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8
2021年
利用云南122个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云南冬季寒潮的活动规律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14年(近50 a)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强度)呈减少(减弱)趋势,1984年为寒潮频次(强度)由多(强)转少(弱)的一个转折点.云南冬季寒潮存在8 a左右的显著性变化周期;②云南冬季寒潮与气温、降水存在较好的协同变化.当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时,云南气温偏低(高),降水量偏多(少);③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年际变异与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海平面气压场,冬季北极涛动为正(负)位相、西伯利亚高压偏强(弱)以及东亚冬季风偏强(弱)时,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在500 hPa高度场,当极涡偏强(弱)、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弱)、东亚大槽和南支槽偏强(弱)时,有利于云南冬季寒潮频次偏多(少);④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的急流变化是影响云南寒潮频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可能通过影响冷涌向南爆发的频次进而影响云南寒潮的发生频次.
陶云陈艳任菊章段长春
关键词:大气环流异常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1年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测站逐月冰雹资料,分析了近50年云南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云南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冰雹日数从云南西北到东南大致呈多—少—多—少相间隔的区域分布特征;夏季与秋季分布相似,滇西北偏多,滇西南偏少;春季与冬季分布相似,滇西北及滇东北偏少,从西北到东南有增加的趋势。(2)云南冰雹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特征,云南全年各月都有冰雹发生,主要集中于2~4月,最多的月份是4月。从季节分布来看,云南属典型的春雹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来看,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春季冰雹发生区,最大月是4月;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雹发生区,最大月是7月。(3)近50年来云南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呈减少趋势,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近50年总的变化趋势也呈减少趋势。(4)云南年及四季冰雹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滇中及以西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滇东南大部分冰雹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即偏暖时期,冰雹频次偏少,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陶云陶云段长春段旭
关键词:气候变暖气候带
云南寒潮与昆明准静止锋的气候关联性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利用云南122个气象测站1961-2014年1-12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及1961-2010年云贵高原地面逐日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云南寒潮与昆明准静止锋间气候关联性。结果表明:(1)云南寒潮频次偏多区域主要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多年平均位置的东侧(即锋后)。(2)云南寒潮频次与昆明准静止锋频次的年代际变化基本是相反的,近50年寒潮频次减少,在1985年附近,寒潮频数由偏多期转为了偏少期;昆明准静止锋频次近50年为增加,在2002年,静止锋频数由偏少期转为了偏多期。年际变化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冬季,即寒潮爆发偏多(少)时,昆明准静止锋也偏多(少),这种关系在静止锋的东侧(锋后)更为密切。(3)云南寒潮频次与昆明准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近50年寒潮频次减少,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略偏西。年际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寒潮爆发偏多(少)时,昆明准静止锋平均经向位置偏西(东),这种关系在静止锋西侧(锋前)比东侧(锋后)更为密切。(4)寒潮移动与静止锋的移动有着密切联系,即影响云南寒潮位置偏西时,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相应偏西,反之,偏东。影响云南寒潮强度与静止锋位置存在正相关,即变温(或温度距平)越大(小),静止锋越偏东(西)。
陶云段旭姚愚段长春任菊章陈艳何华
关键词:寒潮气候特征
云南省细网格气候区划及气候代表站选取被引量:32
2011年
利用1961—2008年云南省124站气温观测资料,经过地形订正后,形成1km×1km的细网格点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云南省细网格气候区划及气候代表站选取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可划分为高原气候带、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等6个气候带,所占面积分别为3.32×104、3.65×104、15.65×104、6.82×104、8.66×104和1.31×104km2;高原气候带分布在滇西北3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温带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北海拔高度为2200~3000m的地区,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滇中、滇西、滇南高海拔地区和滇北低海拔地区,中亚热带主要分布在滇中、滇东南和滇西南海拔较高的地区,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河谷地区,北热带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各气候带分布与地形和纬度相关联,地形因素比行政区域更能体现气候特征;通过站点序列与气候带序列趋势变化一致性和偏离程度的统计分析,所选气候代表站与相应气候带序列变化非常一致,能够较好地代表云南各气候带变化特征。
段旭陶云段长春
关键词:气候区划细网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